小學科學課程資源現狀調查研究:研究工具

小學科學課程資源現狀調查研究:研究工具

本課題在研究過程中選取了文獻法、德爾菲專家問詢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等研究方法。通過梳理專家學者們的相關文獻,為本研究提供理論依據和事實依據,在文獻綜述的基礎上,通過德爾菲法確立問卷的調查維度,藉助問卷調查收集研究對象的第一手資料,立足訪談進一步挖掘更深層次的原因。

調查問卷的設計,以教育部《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和《湖北省義務教育課程實施計劃(試行)》為依據,經專家徵詢之後,確定調查指標體系,並進行具體指標體系的概念化與操作化,最終形成一套以定類問題和定距問題為主的問卷體系,同時結合訪談內容對此展開調查。

國務院《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年)》和教育部《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對小學科學課程資源的建設和應用已作出相關規定。結合上文論述,本次調查從教材、科學實驗室、信息化資源、校園資源和校外資源等五個維度對小學科學課程資源現狀展開調查,設置了10道問卷題目和5道訪談題目。

本研究於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開展調查,根據湖北省16個市(州)的在職專任教師數確定各地區抽樣人數,在每個市(州)隨機抽取若干個縣,每個縣隨機抽取3~5所學校開展調研。調研以“課題團隊-市縣區教研員-樣本學校”三級聯動的工作方式,組織調研組分赴39個縣進行田野調查,通過問卷調查、校區走訪、課堂觀察、教師座談、個別訪談等形式獲取調研資料,共計走訪了102所學校,組織座談84場,訪談了228位科學教研員、科學教師、小學校長,回收問卷672份(經過回收、統計、篩選,得到一個容量為412的樣本)。

來源:節選自《科學教育藍皮書:中國科學教育發展報告(2017)》(主編:王康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小學科學篇《小學科學課程資源現狀調查研究——以湖北省為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