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榜樣|永定縣金麗:昔日貧困戶 今日扶貧人

扶贫榜样|永定县金丽:昔日贫困户 今日扶贫人

金麗,一個外省遠嫁而來的姑娘,幾年前她也像其他外出務工者一樣,懷揣著致富夢,奔波在各大城市之間,家裡經濟依然未見很好,且家人老的老、病的病、小的小。有一天,喜歡刷朋友圈的她偶然發現養殖竹鼠的商機,於是和丈夫商量遠道去廣西學習養殖竹鼠的技術,然後回鄉創業。

扶贫榜样|永定县金丽:昔日贫困户 今日扶贫人

說到做到。2015年學完技術,再在網上搜索了相關知識,他們毅然雙雙辭職回到家鄉—閩西永定區湖山鄉。湖山鄉地處偏遠,距離永定城區約65公里左右。剛回來,他們就遇到了難題,沒有很多的啟動資金,沒有完善的技術支撐,甚至沒有很多親人看好,但他們依然不放棄。2016年初,她經村民推薦及鄉里審核為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她得到了政府很多的幫助:生產啟動資金、小額貼息貸款、科技幫扶、農業站幹部親自上門輔導、“婦聯+貧困戶”支持……她,終於放開手腳幹起來了。

“剛開始養殖竹鼠時,鄉農業技術幹部給我送來了很多養殖竹鼠科技讀本,同時通過農村黨員遠程教育也學了不少實用知識。”要如何選種、何時性成熟要配種、怎樣調控溫度光線寧靜潔淨等環境……在兩年不斷實踐與摸索中,總結出瞭如何精選種鼠當作商品鼠,並用後備種鼠替代等一整套技術方法,解決保證了竹鼠養殖高產的數量和質量等各種難題。通過剛開始的“小試牛刀”,到現在200多平方米規模“大顯身手”的竹鼠養殖場,從而順利實現了脫貧摘帽。 “今年,我養了150多對種鼠,商品鼠市場價100元左右一斤,預計可以收入10萬元以上”,金麗笑眯眯地說。如今,她的竹鼠已供不應求,往往一有商品鼠,就馬上被客戶訂單買走,有很多客戶為了能買到竹鼠,還專程到她的竹鼠養殖場裡搶購,她說由於規模還不夠大、量不是很多,很多商家都是她通過微信聯繫的,往往都要提前預約。她說,眼下最想的就是通過自己的經驗帶動別的貧困戶,從而形成合作社,大家一起富起來。

扶贫榜样|永定县金丽:昔日贫困户 今日扶贫人

如今,金麗不僅僅是成功脫貧的昔日“打工族”,還是湖山脫貧攻堅隊伍的一名骨幹,成為湖山鄉扶貧辦臨聘工作人員。在這偏遠山鄉,早年中專畢業的她,電腦技術嫻熟。更加難得的是,她心地善良、心繫他人,平時工作遭遇很多貧困戶的冷嘲熱諷和怨言,她始終笑眯眯的化解,用真心幫助感化他們,軟化一些“等靠要”的貧困戶。金麗做好扶貧內業,也時常穿梭在貧困戶家中,看到身邊還有一些貧困戶為生活而憂慮,作為曾經貧困戶的她,飲水思源,深深同情著他們,她想把自己的經驗帶到身邊貧困戶去,想帶動一些貧困戶致富。鄰村唐某戶就是一個例子,提到金麗,話匣子就關不上了,他說,“你可不知道,因為養竹鼠,我還罵過她呢。”原來,當初金麗和扶貧幹部找到唐某,勸說他養殖竹鼠,唐某知道金麗養竹鼠脫貧了,心動了,同意養殖竹鼠。可唐某的竹鼠生第一窩崽的時候,沒有一個活下來,養竹鼠的錢還是借的,見這情況唐某氣急敗壞找到金麗,說是金麗忽悠他養竹鼠,現在養不成要金麗賠償損失。金麗面對唐某的埋怨沒有惱怒,而是忍辱負重地說:“當初是我建議你的,但是咱們先去找出原因來好嗎?如果是我指導不到位,我拿自己的竹鼠賠給你。”經過金麗仔細查找原因發現,是唐某溫度計懸掛位置不對,沒有靠近竹鼠窩,顯示的溫度沒有代表竹鼠窩的真實溫度。那年竹鼠生崽的時候是冬天,湖山鄉本來溫度就低。發現溫度計的情況後,金麗又仔細尋找,發現唐某搭建的竹鼠窩漏風,就把自己家的毛毯拿來給他的竹鼠墊窩,還把自己的一隻待產母鼠送給他,自己整晚待在棚裡,隔半個小時就看下溫度,熬了一宿,一直等到母鼠產下4只幼鼠才回家睡了一會。吃過早飯,又去唐某家守了整整一天,確保剛產下的幼鼠沒事才放心離開。“人家金麗以德報怨,我當初那樣子對她真是羞愧啊”,唐某說到。

扶贫榜样|永定县金丽:昔日贫困户 今日扶贫人

有人問起金麗為何不去享受生活,幹嘛去搞扶貧?金麗說,“黨和政府幫助我脫貧,咱得感恩不是?俗話說,一花獨放不是春。我帶動大家致富,大家再在竹鼠產業上抱團發展,我們的道路會越走越寬。”

金麗給我們算了一筆賬,“一對竹鼠一年可以生3至4胎,一胎一般是2至5只。如果是有100對種苗可以繁殖的話,則一年可以銷售它200只至300只左右,帶來的收入大致可達到6至8萬元左右。

目前,金麗已經帶動周邊5戶貧困戶發展竹鼠養殖,藉助豐富的資源優勢,計劃用3-5年帶動周邊50戶貧困戶養殖竹鼠,力爭將竹鼠養殖打造成湖山鄉一項特色養殖品牌,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扶贫榜样|永定县金丽:昔日贫困户 今日扶贫人

閩西姐姐

凝聚婦女,服務婦女

巾幗心向黨·建功新時代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