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後山西人多了一個假期!每年15天,與父母有關……

今后山西人多了一个假期!每年15天,与父母有关……

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公佈《關於開展老年人照顧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我省將立足老年人法定權益保障和服務需求,拓展服務內容,創新服務方式,提升服務質量,讓老年人享受到更多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今后山西人多了一个假期!每年15天,与父母有关……

家庭養老

每年不超過15天照料假

老年人隨贍養人異地居住的,可自願隨子女遷移戶口,依法依規享受遷入地基本公共服務。

對於父母年滿60週歲的計劃生育家庭,父母患病住院期間,用人單位應當支持子女照料陪護,並給予每年不超過15天的照料假,其間工資福利待遇不變。

社會保障

符合條件者全部納入低保等範圍

我省將全面建立針對經濟困難高齡、失能老年人的補貼制度,並做好與長期護理保險的銜接。對符合條件的老年人要全部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等社會救助保障範圍,並逐步提高保障和救助水平。

同時,完善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一次性獎勵金、特別扶助金以及獎勵扶助金政策,逐步提高獨生子女父母年老及計劃生育特殊家庭保障力度。

養老設施

人均用地不少於0.1平方米

我省建設老年宜居社區、老年友好城市,按人均用地不少於0.1平方米的標準,分區分級規劃設置養老服務設施。優先推進與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共設施改造,適當配備老年人出行輔助器具。加強社區、家庭的適老化設施改造,優先支持老年人居住比例高的住宅加裝電梯。

逐步健全居家養老服務平臺和網絡,為居家老年人特別是高齡、空巢、獨居、半失能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務、精神慰藉、護理保健、緊急救援等專業化服務。

今后山西人多了一个假期!每年15天,与父母有关……

法律援助

放寬經濟困難標準和受案範圍

建立涉老法律服務、法律援助綠色通道。對老年人申請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的案件,實行優先受理、優先審查、優先指派、優先辦理。加強基層老年人法律援助站點建設,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申請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務事項實行電話預約、上門服務。進一步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降低法律援助門檻,放寬老年人申請法律援助的經濟困難標準和受案範圍。鼓勵律師事務所、基層法律服務所等對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但確有經濟困難的老年人提供免費或優惠服務。

公證機構要在辦證場所配備適老用品,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為老年人提供免費公證家事法律顧問服務;針對孤寡獨居老人探索建立資金託管服務;建立公證機構與養老服務機構的長效聯繫機制,定期為老年人提供公證諮詢及公證服務;鼓勵公證機構對80週歲以上老年人遺囑公證免收公證費,並逐步降低老年人免收遺囑公證費年齡門檻。

醫療健康

符合轉診規定的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

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為老年人就診、化驗、檢查、交費、取藥、住院提供優先服務。鼓勵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減免老年人普通門診診察費,提倡為老年人義診。到2020年,80%以上的三級綜合醫院、50%以上的二級綜合醫院開設老年病科。

推進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實現符合轉診規定的老年人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對已納入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和最低生活保障範圍的老年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繳費部分,按照醫療救助政策給予全額或定額資助;符合條件的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繳費部分,由政府給予適當補貼。

文化娛樂

推動多種設施向老年人免費開放

老年教育資源向老年人公平有序開放,減免貧困老年人進入老年大學 (學校)學習費用。積極將老年教育資 源向基層社區輻射,到2020年,確保實現縣級老年大學全覆蓋,半數的鄉鎮 (街道)建有老年學校。充分利用互聯 網技術大力發展老年遠程教育,在基層社區、農村普遍建立老年教育收視點、學習點,擴大老年教育覆蓋面。

支持老年人開展文體娛樂、精神慰藉、互幫互助等活動。推動公園、美術館、圖書館、文化館(站、中心)、科技館、博物館、紀念館、公共體育設施、愛國主義示範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等向老年人免費開放。引導有條件的公共圖書館開設老年閱覽區域,提供大字閱讀設備、觸屏讀報系統等。

今后山西人多了一个假期!每年15天,与父母有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