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掀起了又一波的熱潮,STO成爲區塊鏈新「網紅」

STO,全稱Security Token Offering,即證券型通證發行。STO是一種以Token為載體的證券發行,這種Token可以用來代替股票、債券、貸款等資產標的。

區塊鏈掀起了又一波的熱潮,STO成為區塊鏈新“網紅”


在 10 月 22 日的 Chainsights 大會上,陳偉星表示 STO 是趨勢,未來將是 Security Token 的天下。中國電子商會區塊鏈專委會陳副秘書長也曾表示,ICO 也是金融行業的一部分,只要想讓金融產品面相大眾市場,必然要走合規的流程才能吸引更多「投資者」。ICO 已經入土了,STO 可能是幣圈唯一的趨勢。

STO 的出現一定會給市場帶來影響變化,引起諸多變動:

1、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

2、自動合規和快速清算(Programmable &Automated Compliance andRapid Settlement);

3、所有權分割(Fractional Ownership);

4、風險投資的民主化(Democratize RiskInvestment);

5、資產互通性(Asset Interoperability);

6、增加流動性和市場深度(Increase liquidityand market depth)。


區塊鏈掀起了又一波的熱潮,STO成為區塊鏈新“網紅”


在不少專業人士口中,STO 解讀為「在合法合規的監管框架下,在區塊鏈上以 Token 為載體的證券發行,與有形資產掛鉤」。它最大的特徵就是被美國 SEC 認定為是證券,因此 STO 比 ICO 更合規化,與傳統的證券相比,又提供了更強的流動性,且「消除中間商、擴大可交易資產範圍、更快的交易速度」。看起來好像是炒幣合法化了,STO 彷彿給融資界和整個幣圈都帶來了光明的未來,可是真的會有如此完美的融資方式存在嗎?陳副秘書長如是說。

理論上講,STO 確實比 ICO 更安全,風險更小,投資者做出投資決策的時候更安心。因為 STO 受到更多的監管,有公司有形資產背書。ICO 風險的確太大,根據 ICO 諮詢公司 Satis Group LLC 的數據,81% 的 ICO 都是騙局。

1CO 熱潮已經褪去


區塊鏈掀起了又一波的熱潮,STO成為區塊鏈新“網紅”


在美國,STO是一個合法合規的1CO。STO的核心是符合SEC的監管要求,這裡有幾個核心概念:1、合格投資人;2、反貪汙、洗錢等用途的投資⼈盡職調查(KYC及AML);3、信息披露;4、投資人鎖定期限。

如果ICO可以簡化成“白皮書+交易所”的架構,STO則是“資產+資產化平臺+交易所”的架構。如果通過Reg A+面向公眾融資,整個時間週期要走2年。和ICO相比,2年蠻長的,故週期問題也是STO即將面臨與採取應對措施的重要問題。

區塊鏈掀起了又一波的熱潮,STO成為區塊鏈新“網紅”


STO既然合法合規,那麼投資者最早可以在什麼時候買到 STO?

在 1CO 時期,投資者可以使用虛假的身份信息購買 Token,可以使用虛假的信息在交易所進行買賣交易,從買入到賣出,全程都可以匿名進行,只有最後套現的時候才能看到真人。而在 STO 時代,投資者試圖隱藏身份的做法將不再可行。

首先是購買 STO 的投資者必須要提供身份信息,一方面是因為項目方要防止惡意炒家買入或者投資者買入後囤積證券,另一方面是向監管部門報備時必須提供投資者信息。

身份驗證不再是提供身份證件那麼簡單,以美國投資者為例,合格投資者必須滿足如下兩個條件之一:(1)過去兩年收入 20 萬美元,或(2)淨資產超過 100 萬美元(不含住所)。針對海外投資者,需要將資金打入相應的銀行賬戶並凍結 3 個月,在得到銀行對資金來源的合法證明便可以投資 STO。

另一方面,在進行市場交易的時候,交易所需要對所有投資者進行身份審核,這是因為監管部門指定了證券型通證的交易所,想要獲得這個名額就必須要提供真實完備的投資者信息,其中也包括在進入全面流通階段時的非合格投資人。


區塊鏈掀起了又一波的熱潮,STO成為區塊鏈新“網紅”


不過我們現在看到也已經出現了二級市場解決方案提供商,相信很快就會有更多途徑可以讓非合格投資者可以在全面流通階段之前就可以進行市場交易。但是從募資到上交易所交易,這個過可能可能會很漫長,投資者需要耐心等待,可能要等待很長時間才能擁有流動性。不過,這都只是一個猜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