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失去泥土,那要从何处仰望星空?

如果我们失去泥土,那要从何处仰望星空?

人类文明的故事,写在泥土里

农业文明初期,98%的人口进行耕作,以支持掌控着食物与资源分配的统治阶级;在今天的美国,不到1%的人口进行耕作以养活其他人。

在荒凉的南太平洋复活节岛上,为什么会出现巨大的石像? 这并不奇怪。这里曾经因为有着适宜生存的生态环境而产生过繁荣的文明,最终却因为水土流失,高度发展的社会退化成为野蛮民族。

如果我们失去泥土,那要从何处仰望星空?

许多文明的历史遵循着一种共同的故事情节:文明始于谷底肥沃的土壤,人口持续增长,谷底农业无法继续满足需求。于是人们迁移至坡地,清除植被,进行耕作。裸露的坡地遭到侵蚀,作物产量下降,又无新的土地可供耕种,生存危机出现。最终,土壤退化达到了农业生产力不足以支持不断增长的人口的临界点,并诱发整个文明的崩溃。

这样的历史剧本既适用于那些小而孤立的岛屿社会,又适用于那些跨区域的庞大帝国,这也证明了泥土在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一旦土壤侵蚀的速度超过土壤形成的速度,该文明就会走向灭亡。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也并非瞬间崩塌

古罗马的农人们,从很早就熟练地掌握了开垦、耕种、灌溉、育肥等方面的农业知识和技巧,并且学会了因地制宜地建立不同的耕作制度;周期性地让田地休耕,在上面种植豆类作物,或是合适的覆被植物;还有每年进行反复的耕犁,以使土壤通气性能良好,并借此抑制杂草生长。可以说,古罗马的农业体系,即使是从现代的眼光来看,也称得上是成熟而完备的。此外,随着古罗马后来的扩张,其农业体系也随之传播到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广大地区,例如当时的北非地区,就在罗马人的经营下成为了帝国的粮仓。

如果我们失去泥土,那要从何处仰望星空?

然而,即便如此用心经营农耕,罗马人还是未能摆脱土壤侵蚀的阴影。随着人口持续增加,农业活动的规模和力度也不断加大,无节制的耕种造成了土壤肥力的急剧衰退。土壤退化最先出现在罗马腹地,随后蔓延到帝国各个边疆行省。到了帝国后期,粮食歉收和饥民暴动成为某种常态,不断冲击着摇摇欲坠的罗马社会,并最终触发了它的崩溃。

将罗马帝国的衰败归因于土壤侵蚀的观点把历史过于简单化,但不可否认,逐渐退化的土地面临着养活不断增加的人口的压力,古罗马文明并非瞬间破碎崩塌,而是在土壤侵蚀造成生产力减弱的情况下被逐渐消磨殆尽。当阿拉伯人在7世纪占领拜占庭的北非殖民地时,曾经作为罗马帝国粮仓的该地区,早已土地荒芜,繁华不再。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是因为滥砍滥伐?也不全对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它在秦汉时期仍然草木葱茏,充满生机;文明的摇篮今天却已成为缺乏肥沃表土层的穷乡僻壤。植被的破坏通常被视为这一切的肇始,许多地方后来也的确将“植树造林、保护植被”作为黄河治理的重点工作。

如果我们失去泥土,那要从何处仰望星空?

土壤的肥力和土壤的侵蚀塑造人类历史进程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对待土壤的方式,决定了文明的寿命。

强化土壤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是我国在新时期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全人类来说,土壤应该是被共同珍视的遗产,无论地理位置,无论意识形态;而土壤资源一旦短缺,经济、政治或军事的争端将无可避免。

今天,虽然我们热切地相信科技能够改善我们的生活,但是科技也无法应对资源消耗速度大于资源再生速度的困境,更无法改变这样的事实:覆盖地球表面的那层薄薄的土壤,那层由风化的岩石、死去的植物、真菌和微生物组成的物质,始终并终将永远扮演赋予地球万物生命的“母亲”的角色。

如果我们失去泥土,那要从何处仰望星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