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滬深300ETF將向持有人分紅10億元

A股震盪行情中,基金分紅熱情不減。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10月31日,今年共有1167只基金實施了分紅,分紅次數達1940次,分紅總額為756.21億元。從參與分紅的基金類型來看,債券型基金與混合型基金佔據多數。近期,股票型基金中的ETF產品也加入到分紅之列。華夏基金近日公告,旗下華夏滬深300ETF將於11月13日派發分紅,此次分紅將以10月26日為基準日,擬每十份基金派發1.633元,按該基金當日份額計算,預計本次將派發超過10.42億元紅利。

第三方基金研究人士指出,為提高交易的便利性,股票型ETF在首次上市前通常要進行份額折算,一般以折算日標的指數收盤價的千分之一作為ETF折算日的基金單位淨值,而且股票型ETF一般會選擇價格指數作為標的指數,當標的指數成分股分紅逐漸積累時,ETF的單位淨值較標的指數的千分之一會逐漸產生正偏離,為更好確保基金跟蹤指數效果,基金管理人往往會選擇現金分紅的方式使基金淨值儘量接近於標的指數價格的千分之一。以華夏滬深300ETF為例,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該基金成立近六年來,之前已進行4次分紅,累計分紅金額超6.75億元。

除分紅外,在年初至今A股震盪尋底的持續演繹中,ETF因規模保持逆勢增長而格外顯眼。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10月31日,剔除貨幣型ETF,市場上成立滿1年的場內ETF共計130只,合計規模去年年末為2206.64億元,今年三季度末躍升至2703.28億元。10月份以來,受益於A股市場的低估值優勢,權益類ETF持續受到資金青睞。以華夏滬深300ETF為例,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31日,該基金已連續16個交易日實現淨申購,10月累計成交額接近65億元,最近一個月累計淨申購12.38億份,當前份額達66.63億份,創下近三年以來的新高。

市場分析人士表示,當前ETF的增量主要來自於一些藍籌、寬基類品種,隨著股市不斷下跌,抄底資金則不斷增加,很多機構正在用資金買入股票換購ETF。對機構而言,逆市加倉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目前估值較低。從中長期來看,當前無論是大盤、小盤還是創業板,整體市盈率都處於歷史底部,尤其是滬深300ETF追蹤的滬深300指數,目前10倍上下的PE,可謂已在底部區域。

除當前的估值優勢以外,從指數成分構成來看,滬深300本身質地優良,橫跨滬深兩市,同時涵蓋滬市、深市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能全面反映整體A股市場情況,具備很強的代表性。此外,由於ETF的指數化投資由於能夠平滑成分股之間表現的優劣,取得更穩的收益水平,長期投資價值更為顯著。以華夏滬深300ETF為例,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31日,該基金過去五年回報率達47.83%,年化收益率為6.8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