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十大女性改革新聞人物也是海門人,「走訪」陸亞萍的創業蝶變之路

是十大女性改革新闻人物也是海门人,“走访”陆亚萍的创业蝶变之路

點擊上方“海門發佈”關注

是十大女性改革新闻人物也是海门人,“走访”陆亚萍的创业蝶变之路
是十大女性改革新闻人物也是海门人,“走访”陆亚萍的创业蝶变之路

沉香“沉”得淡定內斂的品質和千年修煉而來的“香”氣,可以喚醒人們找到生命的本真。我喜歡沉香的迷人品質,但應該讓更多的人來分享。

搶救保護沉香文化資源的同時,我也在改變自己的財富觀,積小善為大善,將這個產業做成傳承文化、利國利民的好事善事。

——陸亞萍

是十大女性改革新闻人物也是海门人,“走访”陆亚萍的创业蝶变之路

狼山腳下,濱江水岸,江蘇亞萍國際藝術館並不顯山露水。但是,作為中國沉香藝術的新地標之一,此地引得國內外眾多賓客聞香而來,走進館藏珍品所透出的氤氳香氛之中。

“2017年,就有26萬人次踏訪亞萍沉香藝術館。要知道,我們的藝術館還沒有正式對外開放。”

陸亞萍對於她一手締造的這方藝術寶庫自信滿滿,“看過我這裡藏品的人,都會被震撼。”

陸亞萍還是那個陸亞萍。當年的風風火火依稀可見,如今又多了一分淡泊從容。在南通本土知名企業中,最富個人色彩的,可能當屬亞萍集團。她白手起家打造的商業奇蹟,是人們耳熟能詳的勵志故事。

她曾是亞洲最大的輕紡市場裡領跑萬商的“花布大王”,如今是享譽國內沉香藝術界的領軍人物,更是連續履職三屆的全國人大代表。這些耀眼的光環並沒有讓她忘記初心。

在陸亞萍獲得的數十個榮譽中,比起中國十大女傑等響亮的稱號,更令她難忘的是“改革開放30年十大女性改革新聞人物”。

陸亞萍記得,那是2008年的11月28日,她在改革開放30年婦女發展論壇上獲得此項殊榮。同臺領獎者是這樣一批光芒四射的巾幗英傑:李谷一、郭鳳蓮、宋魚水、于丹……她們在各個領域共同譜寫了改革開放的女性讚歌,陸亞萍是全國民營企業的唯一代表。

當時的《中國青年報》記錄下陸亞萍獲獎之時的感言:“民營企業家的財富既是自己的,也是社會的。有了錢要目光遠大,胸懷寬廣,承擔社會責任。”

又一個十年過去了。陸亞萍的感言,變成了她精彩的實踐。在轉型中提升自己,在擔當中完善自己,從改革開放之初一路走來的她,在新時代綻放出更美的自我。

是十大女性改革新闻人物也是海门人,“走访”陆亚萍的创业蝶变之路

尋香記:

與沉香結緣27年,花布換來新天地

陸亞萍的創業之路, 從一把剪刀、一根尺子起步。

1978年末,在中國改革開放大幕開啟之時,在江蘇南通,海門麒麟鄉,23歲的農村姑娘陸亞萍經過徹夜難眠的煎熬,作出了人生的第一次抉擇。

高中畢業返鄉後,陸亞萍的夢想是當一名鄉村女幹部。改革開放的春風拂過希望的田野,陸亞萍萌生出新的念頭,如果能通過經商賺錢,人生會不會是另一種模樣?

靠一雙磨出了老繭的巧手、一副累不誇的腳板,她用一輛舊自行車馱著親手縫製的服裝走村串巷,一路坎坷,一路奮進,經過數十年的打拼,江蘇亞萍集團已成為集布業、服裝、家紡、百貨、文化產業等產業於一體的大型民營企業集團。

在外界看來,主營現代家紡的亞萍集團對產業進行了最大化的前延後伸,其商業佈局已經完成;互聯網經濟崛起之時,人們關注著亞萍集團還有什麼後手應對。

陸亞萍再度實現了精彩蝶變。作為江蘇最大的文化產業項目之一,亞萍國際藝術館群悄然崛起,形成了完整的沉香藝術及文創衍生品產業鏈。

許多人都不明白,陸亞萍是何時完成這一華麗轉身,如何“變”出這滿堂奇珍?

事實上,陸亞萍進軍文化產業的時間,比人們想象得要久遠得多。

“我與沉香藝術品結緣,算起來已經27年。”陸亞萍回憶,1991年,當時她還在南通城最熱鬧的人民路商圈承包新世界輕紡城等三個門店,開創“亞萍服飾”的牌子。在前往浙江柯橋考察市場的過程中,陸亞萍聽臺商談起沉香及沉香木。一寸沉香一寸金,一根木頭可以讓人一輩子衣食無憂。聽者有心,陸亞萍開始關注沉香。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陸亞萍帶著辛苦打拼攢下的200萬元家底,率領15名員工進軍浙江柯橋,在中國輕紡城這個亞洲最大的紡織品批發市場安營紮寨。

陸亞萍是第一個進駐柯橋市場的江蘇人,第一年產值就達到9500萬元,第二年1.5億,第三年2.7億,一躍成了中國輕紡城的頭號布商。小小花布成了連接世界的大舞臺,陸亞萍設計、生產的“亞萍”牌花布成了外商搶手的爆款,以每天50萬米、5個集裝箱的規模,銷往16個國家和地區。

柯橋歲月,正是陸亞萍收藏沉香的黃金時期。陸亞萍收購的手法也很簡單:以物易物,用布換木。當時,東南亞等地對花布需求量巨大,卻缺少資金,外商提出用沉香木等木材來換。深知沉香價值的陸亞萍認為,這是大自然給人類的饋贈,對於這一瀕臨消亡的珍貴物種的保護,是不分國界的。

機不可失,一場新的發展路徑沿著“海上絲綢之路”綿延展開。

每天5個集裝箱的華麗花布,換回了一堆灰撲撲的木頭,這讓身邊許多人都不能理解。然而,陸亞萍嗅到了沉香裡與眾不同的香氣。

沉香,自古位列四大名香之首,被譽為木中舍利、“植物中的鑽石”,因自然界極為稀少而一香難求。

沉香是什麼?在很多人眼中,可能就是一塊不起眼的枯樹朽木,而在陸亞萍心中,卻是深山老林中數百年以上的香木吸天地日月的靈氣精華,經過歲月的侵蝕、沉澱凝結而成。它外表質樸無華,但本質淡泊沉靜,任憑千百年風吹雨打,潛心修煉,終成正果。

陸亞萍看中的,不僅是沉香不菲的價值和增值的潛力,更是其“一味蓋萬香”的獨特氣質,是打造文化產業的優質載體——既是傳統香道文化的傳承,又可以引領健康生活新時尚。“當年,我從這根根木頭、片片沉香裡,看到了亞萍集團的未來。”

如同螞蟻搬家一樣,陸亞萍將換購來的沉香木、金絲楠木等珍貴木材收藏到一處處倉庫中。至於眾香之王的沉香,更是她打造香道文化的首選藏品。

20多年的潛心收藏,累積成令人歎為觀止的一大寶庫:千年沉香樹500多根,沉香藝術珍品4000多件,沉香片、沉香粉、檀香粉數十噸。這些,還只是創建沉香藝術館時的初步統計。

不知不覺中,陸亞萍幾乎成了國內擁有沉香資源最多的人。

是十大女性改革新闻人物也是海门人,“走访”陆亚萍的创业蝶变之路

網絡圖

築夢者:

創立5個藝術館,匠心再造新空間

2018年8月,位於南通開發區的江蘇亞萍藝術館5號館開門迎賓。沒有熱鬧的開館儀式,就像位於長江畔、濠河邊的另外幾座亞萍藝術館一樣,靜悄悄地向國內外賓客敞開懷抱。

這是陸亞萍自2013年以來創立的第5座沉香文化主題藝術館。新館陳列的是一批大型木類藝術精品,其中,最大的一件作品是32米的香樟木雕長卷《長城》。

“目前的幾個館整合起來,將是一座獨一無二的沉香藝術博物館。”陸亞萍的心中已經有了未來的藍圖,“我的博物館之夢,已經做了很久。這些年的工作都是在準備。”

博物館是一座城市的氣質擔當。南通的環濠河博物館群之所以聞名遐邇,是因為南通博物苑的存在。清末狀元、愛國實業家張謇於1905年創辦的南通博物苑,是中國人獨立創辦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館,此處也被視為中國博物館事業的發祥地。“設為庠序學校以教,多識鳥獸草木之名。”張謇先生所撰的這一博物苑之聯,成為多年以後一位小同鄉的孜孜追求。

張謇的故里在海門常樂,這裡正是陸亞萍婚後定居的夫家。陸亞萍開始做服裝、布料生意,從常樂老鎮到大生三廠,踏著狀元公的足跡前行。狀元故里的文化薰陶,讓陸亞萍養成了文化自覺。她因商業合作踏訪了國內外不少城市,每到一地,總是去看那裡的博物館。

“看到那些精美絕倫的博物館,我就夢想有一天,做一個不一樣的博物館。”陸亞萍在尋夢,也開始築夢。

沉香藝術品的積累讓陸亞萍的夢想照進了現實。巨資收購而來的這些珍品、孤品,是藏在深閨秘不示人,還是讓其在藝術殿堂大放異彩?是原汁原味地保存下來,還是經過藝術的洗禮,以工匠精神營造出更完美的形神?

陸亞萍用重金、更用真情,邀請國內外工藝美術大師出山,根據這些珍稀木料的紋理、形狀,精雕細琢成一件件傳世傑作,賦予其新的生命力。陸亞萍說,既然沉香資源這麼稀缺,就要格外珍視它,哪怕一塊邊角餘料,也要打磨成藝術精品,將其價值挖掘到極限。

陸亞萍先後請來25位木雕老藝人施展絕技。他們當中年齡最小的68歲,最年長的是來自臺灣的大師,已經95歲。如今,其中的4位老人已經作古。

時不我待。陸亞萍說,這些可敬的老人,是最珍貴的“活寶”。搶救瀕臨失傳的非物質遺產,遠比單純的收藏更有意義。正因為有了這樣的堅持,多項絕世技藝得以再現和傳承。

目前,亞萍國際藝術館館藏數千件藝術珍品,涵蓋了木雕、根雕、鑄雕等多種門類,大的有兩層樓高,小的可放掌中,每一件作品背後都有精彩故事,每一個細節都凝結著創作者的心血結晶。鎮館之寶《老子出關》等先後獲得中國第三屆藝術品博覽會金獎。“敦煌樂女”、“萬馬奔騰”、“千手觀音”、“八十七神仙卷”等,件件都是國寶級珍品 。

讓神秘的沉香走近消費者,則是陸亞萍的務實追求。她說,沉香具有廣泛的藝術價值和藥理價值,不能使之侷限於小眾,成為貴族的遊戲,應該讓她走向大眾,飛入尋常百姓家。

亞萍集團利用豐厚的沉香資源,研發如何“為當下所用”,創新開發出沉檀香文創、消費衍生品,包括飾品手串、香皂精油、薰香禮器、文房四寶、原木傢俱等30多個種類,形成了完整的亞萍香道文化產業鏈。亞萍集團在南方專門開闢了數千畝的沉香木種植基地,為沉香衍生品的可持續發展打下根基。在亞萍藝術館小憩,你不但可以品到古法工藝製作的沉香茶,也可以在餐廳點一份飄香的沉香飯。沉香的魅力,在這裡已經融進了生活的各種細節之中。

陸亞萍收藏、開發沉香的經歷,本身就是沉澱凝香的過程。香道即是悟道,陸亞萍靜下心來便有了這樣的思索:

“企業家做到最後該給社會留點什麼?不應該僅僅是物質財富,更應該留文化、留精神。進軍文化產業,更多的應作為企業家的一種社會責任、文化擔當。同時,我的財富觀也隨之一新,現代企業必須突破陳腐思維的鎖定,嘗試改變財富的存在方式,為國家、社會和百姓多做實事好事。”

下一個發力點在哪裡?是打造一個集中華香道文化大成的沉香藝術博物館,還是開闢一座讓遊客流連忘返的沉香小鎮?陸亞萍仍在思索。但可以肯定的是,踩著國家鼓勵民營資本進軍文化產業的新鼓點,亞萍集團會給人們帶來新的驚喜。

是十大女性改革新闻人物也是海门人,“走访”陆亚萍的创业蝶变之路

網絡圖

商情錄:

安置數千下崗職工,勇於擔當新使命

“情節,打造奇蹟的一串串珍珠;細節,決定成敗的一滴滴水珠;大節,鑄就價值的一顆顆龍珠…… ”

這是亞萍集團彙編成冊的《商情日記》的目錄提要。已經在亞萍集團推出了十多年的《商情日記》,是陸亞萍凝聚企業精神的一門絕招,曾獲評企業全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色品牌,也是亞萍企業文化立身的閃光點。

陸亞萍要求不同崗位的員工將每天工作中的熱點難點、意見建議,包括所思、所獲、所感,都記錄到商情日記中。陸亞萍將此作為與員工心靈溝通的“連心橋”,她每到下屬的單位部門,第一件事就是將商情日記收上來看。工作再忙,她都會抽時間批閱點評商情日記。

“商情日記”,言“商”,是商場工作所需;重“情”,則是企業文化的體現。有人說,亞萍力推的“商情日記”,其實也是“情商日記”,在傾情交流中,讓員工參與企業管理的情商得到有效提升。陸亞萍將這些年的《商情日記》精編成厚厚的3大本,引導員工通過閱讀對企業發展有更深入的認知。

緊隨互聯網時代的腳步,陸亞萍在堅持推動手寫的商情日記同時,運用微信群與員工們緊密對接。她給自己安排了“群主”的新角色,有77個高管成員的“江蘇亞萍國際藝術館”微信群,作為一個交流工作的網絡平臺,沒有一個人無故缺席。員工在裡邊的活躍度,每月都會統計考核。陸亞萍每天早晚都在朋友圈發佈“亞萍感言”,與大家一起分享她的商道策略與人生感悟。“小小微信可遠看一個人的人生”,她對移動互聯時代的企業文化有了新的思考與體認。

如果說敢為人先的闖勁是陸亞萍事業發展的基石,以人為本的理念,就是亞萍集團不斷壯大的法寶。在企業轉型做強文化產業鏈的同時,自身的企業文化也增添了更多亮色。陸亞萍喜歡到一線與員工面對面交流。每週一的大早,只要有時間,她都會出現在商場的晨會現場,講的內容更多是為人處世的道理。

陸亞萍曾對員工們說,“企業的‘企’字,是人下面一個止。沒有了人,企業就將止步。這個‘人’,就是你和我,我們公司的每一名員工。”

亞萍集團現有員工5000多人,其中60%以上是實現再就業的下崗職工。陸亞萍努力在企業營造家庭般溫馨和諧的氛圍,公司開到哪裡,免費食堂就辦到哪裡。平時,她與員工同吃、同住、同勞動。大夥都由衷地說:“亞萍董事長,她是我們的師傅,更像我們的大姐!”

回望亞萍集團的發展軌跡,也是陸亞萍踐行企業家必須承擔社會責任這一諾言的歷程。進入新世紀以來,儘管集團開拓國內外市場連創佳績,陸亞萍始終沒有忘記哺育她的江海大地。她先後斥資數億元,收購了海門、如東、南通多座門店,讓數千名下崗待業人員重新走上了崗位。

在對社會、特別對家鄉作出貢獻的同時,也鍛造出一支富有競爭力、戰鬥力的職工隊伍及運營團隊。

2018年3月,連續3屆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陸亞萍赴京出席盛會。擔任全國人大代表11年以來,陸亞萍提交議案或建議60餘條,始終將為民代言作為“我當代表為人民”的莊嚴承諾。崇海大橋建設、農民工技能培訓、關愛失獨老人、保護生態環境等等,陸亞萍提交的議案和建議,都是很接地氣的話題。

“我每次發言,講的都是一些實實在在的東西。”陸亞萍的自信,源自她的務實。

陸亞萍將安置下崗女職工、女大學生就業作為承擔社會責任的重要抓手。在全國兩會上,陸亞萍提交了《關於全社會都要關注女大學生就業創業的議案》,引起了與會者關注。“自己走過的路太艱辛了,現在,要盡我的能力,讓努力向上的年輕人獲得成功。”亞萍集團成立了“女大學生創業實踐基地”,陸亞萍作為創業導師言傳身教,激勵了一批批女大學生投身到創業創新的實踐中。

一位女大學生畢業在亞萍國際就業後,覺得站櫃檯很丟人。陸亞萍看到後找她談心,說起當年自己首次擺攤所受的磨難,鼓勵年輕人從基層做起,為夢想而拼搏。她的這些肺腑之言,讓不少大學生深深受益。許多學子都慕名來尋訪陸亞萍,請她為今後的發展指點迷津。

陸亞萍數十年不改布衣本色。辦起“亞萍兒童慈善基金”“亞萍春蕾班”,先後捐款捐物近上億元,榮獲江蘇道德模範、省慈善之星等稱號。

“我的名字,我的品牌,我的企業,我的人生”,陸亞萍以她數十年的親力親為,成為亞萍集團的最佳代言人。

走進新時代的陸亞萍,回味著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時聆聽到的時代強音,立足江海大地,滿懷豪情繪製新的發展藍圖。

她的夢,已經融匯到美麗的中國夢之中。(張堅)

是十大女性改革新闻人物也是海门人,“走访”陆亚萍的创业蝶变之路

審核:鄒然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