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八里:婆婆只想要孫女 稀缺即珍貴

婆婆只想要孫女 稀缺即珍貴

在網絡上看到一則新聞,題目蠻有意思的,關注度也還挺高。於是,筆者點進去看了一下。其實只要看標題,不用去看內容,大家肯定都會和筆者一樣,已經明白了,這個新聞中的婆婆一定是自己沒有女兒。

這是一則2018年10月25日晚間由 重慶晨報上游新聞(重慶)發佈的新聞,題目是:“女子連生兩兒子遭嫌棄 婆婆給5萬讓流產再領養女兒”。

看了內容,果然不出所料,新聞中這個兒媳婦所說的婆婆只有四個兒子,沒有女兒。更讓她婆婆不開心的是,四個兒媳婦也個個都生的是兒子。這才有了新聞當中,報料的這個兒媳婦,已經生了兩個兒子,第三次懷孕的時候,婆婆想當然地就認為這個小三子也一定是孫子而不是孫女。所以,婆婆寧願去給這個兒媳婦5萬元讓她流產,然後再領養一個孫女,也不想讓她再生了。


楊八里:婆婆只想要孫女 稀缺即珍貴


這則新聞告訴了我們一個非常平常的生活經驗,那就是物以稀為貴。普通人家也是這樣,有男孩的,希望二胎可以是個女孩,有女孩的,希望二胎可以是個男孩。如果可以兒女雙全,那對大家來說,就是最理想的狀態了。

中國人講究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在全面實施計劃生育政策之前,沒有兒子的中國人都表現得非常糾結。即使後來實行了那麼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還是有很多人沒有兒子很失落。像當年黃宏宋丹丹的小品超生游擊隊所表現的那樣:“實在不行了,男女都一樣。”

想要一個孫女不想再多一個孫子,表面看起來似乎是難以理解的,實際上卻非常正常。因為新聞中的這一家人,人口結構比較特別,不但是上一代婆婆,只生男孩,一生就生了四個,這一代四個兒媳婦也只生男孩。女孩子在這一家早已經成了稀缺資源,焉得不討人喜歡?所以,只要是女孩子,哪怕是領養的,婆婆也願意接受。

筆者小的時候,有一個鄰居小夥伴兒小青,她家的情況也是類似新聞中的一家人。小青的媽媽生她的時候,已經有四十好幾了,當時她媽媽已經不想再生了,但是,因為沒有女兒,還是想冒險賭一把:這回一定會生女兒。據說,當小青生下來的時候,一看真的是個女孩子,她媽媽當時就高興得哭了。小青最小的哥哥比她大七歲,而小青在家排行老七,上面有六個哥哥。她這個小七,理所當然地被父母和哥哥們寵上了天。

在這條新聞下面跟帖的一個網友:“235436 [浙江省麗水]”也說:“有個溫州朋友,家裡有3個叔叔,她爸老大;她是家族第一個孩子,她出生的時候她爺爺臉都綠了……後來,她的叔叔們接連生了6個堂弟……後來,她成了她爺爺最寶貝的孩子”。

新聞中的婆婆想要一個孫女,這個想法本身沒有問題,但是,她想要通過兒媳婦領養的方式,就必須要得到兒媳婦的贊同才能實現。而且,她的兒媳婦已經有了兩個兒子,是不是符合領養條件呢?如果兒媳婦既贊同婆婆的想法,又符合領養條件,當然是皆大歡喜。不然的話,兒媳婦肚子裡的孩子流產了,還是領養不了孫女,婆婆的失望可能又更大了。


楊八里:婆婆只想要孫女 稀缺即珍貴


當一個人有了一個願望,總是希望可以得到實現的。不管這個願意在其他人看來是不是荒唐,對當事人來說,能夠實現自己的願望,就是人生最大的樂趣。

人生啊,很多事情是難以平衡的。除了大多數人普通平凡以外,即使是那些在某一方面特別突出的人,其他方面可能又會相對弱了。身體非常強壯的人可能智商不是特別高,智商特別高的人可能身體不是太好。比如說科學家霍金,應該說他的成就、他的影響世人皆知。可是,在他21歲於劍橋大學求學期間,就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盧伽雷氏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雖然,病痛沒有打倒他,他其後還是為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生過病的人都知道,身體即使只是生一個最小的毛病,比如一般的受涼感冒,整天眼淚鼻涕一大把的感冒症狀,都會讓人產生痛苦不堪的感覺。得了霍金這樣的毛病,如果是普通人,就是光發愁,也早就愁死了。

稀缺的就必然成為珍貴的,鑽石也是因為稀缺,才引得人們爭相購買,最後還被商人弄成了“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成了愛情的代名詞。

身體好了,還希望自己有才華,進而還希望自己有財富。不管到了什麼時候,人類的慾望總是永遠在路上。

而具體到這則新聞中的一家人,筆者當然最希望,這家人因為這個兒媳婦這次生了個女孩子,大家心生歡喜,解決了這次的家庭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