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文字的起源,中國人的這個說法更有深意

作為一箇中國人,你對你正在使用的漢字有多少了解?

你知道漢字是如何誕生的嗎?

不同於市面上低幼向的漢字科普讀物,

也不是正經八百的教材型漢字\書法史,

從今天起,一笑將會以最輕鬆有趣的方式,給你講述漢字的故事。

關於文字的起源,中國人的這個說法更有深意

漢字是怎麼產生的?這有個很酷的傳說——

倉頡造字,天雨粟鬼夜哭

關於文字的起源,中國人的這個說法更有深意

話說咱們華夏族的老祖先黃帝曾與蚩尤交戰。

蚩尤一族銅頭鐵臂、驍勇無比,

從武力值上來說妥妥的壓制黃帝一族。

但黃帝走的是技術流,尤其是科技樹滿點。

比如為了應付戰場的霧霾發明了指南車,

為了遠程攻擊發明瞭弓箭,

為了彌補單人作戰能力不足創造了陣法

……

陣法都出現了,那怎麼調度和指揮就是個大問題了。

當時流行的是結繩記事、刻木為號,

可兩軍交戰之時,指揮部還在忙著綁繩子、刻木頭怎麼來得及?

於是黃帝就把部落裡最有文化的倉頡給叫來了,問他怎麼辦。

倉頡想了想,說:“最好是制訂一套簡潔的符號,讓所有人一看就能明白是什麼意思,那就方便了。”

黃帝一聽,覺得很有道理,便說:“好吧,今後這事兒就交給你吧!”

領導一句話,下屬累成狗。

方向是定了,但制訂一套能讓人一看就明白的符號哪那麼容易?

倉頡被這事難住了,時間一天天過去,眼看已到冬天,倉頡還沒有想出辦法來。

一天夜裡,下了一場大雪。

倉頡為了換換腦子,也為了補充能量,一早起來到山上去打獵。

突然從樹林裡竄出來兩隻山雞,在雪地上留下了兩行長長的爪印。

接著,又有兩隻小鹿也竄出樹林,雪地上又留下了小鹿的蹄印。

倉頡把山雞的爪印和小鹿的蹄印一對比,發現形狀不一樣。

於是他想:把雞爪印畫出來就叫雞,把鹿蹄印畫出來就叫鹿……

這樣任何東西,只要把它的形狀概括一下,形成標準再畫出來不就成了嗎?

想到這裡,倉頡心花怒放,立馬回去把這個想法向黃帝報告。

黃帝聽後笑看說:“你這想法不錯!你就把世間萬物都概括成符號,再規定好含義,我來頒佈天下。”

從這以後,倉頡不捨晝夜,

仰望天空星宿的分佈、俯瞰大地山川的脈絡,

觀察鳥獸蟲魚的痕跡、描摹草木器具的形狀,

概括出種種不同的符號,定下了每個符號所代表的意義。

他還嘗試著把一些符號組合起來,表示新的含義。

倉頡把這些符號拿出去略作解說,別人一聽一看便明白了,

再也不用繁瑣的結繩和刻木了,這些符號隨手拿個木炭就能描畫出來了。

倉頡把這種符號命名為"文",後來又有了專門指代它的“字”,合稱“文字”。

倉頡造字成功的那一天,發生了怪事——

白天,無數粟米就像下雨一樣,從天而降;

晚上,無數鬼魂就像遭災一般,嚎啕大哭。

天雨粟,是上天慶賀人類終於可以用文字來表達意思、記載事務,將文化和知識流傳下去;

鬼夜哭,是先祖有感,憂慮有了文字後民智漸開,欺偽狡詐也由此而生,天下從此永無太平日子,連鬼也不得安寧。

關於文字的起源,中國人的這個說法更有深意

——世界上關於文字創造的故事有很多,但賦予如此高深意義的,唯我中華一家。

在古代,寫過字的紙都不能隨便亂扔,由專人收集,再在專門的磚爐裡焚化,燒完後再倒入溪流河海等潔淨的活水中迴歸天地——這就是“敬惜字紙”的傳統風俗。

餘秋雨在《筆墨歷史》中記載:“哪一季節,如果發心要到遠海打魚,船主一定會步行幾里地,找到一個讀書人,用一籃雞蛋、一捆魚乾,換得一疊字紙。他們相信,天下最重的,是這些黑森森的毛筆字。只有把一疊字紙壓在船艙中間底部,才敢破浪遠航。那些在路上撿字紙的農夫,以及把字紙壓在船艙的漁民,都不識字。不識字的人尊重文字,就像我們崇拜從未謀面的神明,是為世間之禮、天地之敬。”

尊重文字,能深刻認識到文字的作用,能看到它所承載的意義。

這,也許就是中華文化、漢字能夠延綿不絕的原因之一吧!


(未完待續,點關注,看連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