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做了半年少兒編程教育培訓班後,放棄三個理由

為什麼做了半年少兒編程教育培訓班後,放棄三個理由

先介紹一下我自己,我是南京大學電子學院的碩士畢業生,16 年 4 月決定試一下少兒編程興趣班這個項目,16 年 6月 畢業後全職創業做,到 17 年 1 月由於個人原因結束項目運營,這是我做少兒編程興趣班半年多的一些經歷和思考。本文屬於一家之言,今年少兒編程教育風正吹,如果你也有在這個領域做點事的想法,希望對你有一些啟發。

16 年 4 月份,我瞭解到少兒編程教育這個概念,當時接觸到 Scratch 軟件,並且在 Scratch 官網上看到了小孩子創作的作品後,覺得這個軟件真是太棒了,不僅把學編程的門檻降低了,還大大提高了學習的趣味性,由於在研一時我參與過一個科學活動興趣班的創建,有了一點經驗,因此萌生了在少兒編程這個領域試一下的想法。

為什麼做了半年少兒編程教育培訓班後,放棄三個理由

有了想法之後,先是花了一個禮拜仔細地調研了少兒編程教育整體的發展情況,方法無非是百度搜索和微信搜索(有一些小機構百度不到)相關的關鍵詞,比如“少兒編程”、“Scratch編程”、“編程教育”等等,也在芥末堆上研讀了關於少兒編程教育的所有文章,此時對國內外該領域的發展有了一定的認識。這篇文章分享之前我還是要推薦下我自己的JAVA裙:472052538,不管你是小白還是大牛,小編我都挺歡迎,不定期分享乾貨,包括我自己整理的一份2017最新JAVA資料和零基礎入門教程!,歡迎初學和進階中的小夥伴

概括來說,可以認為國外發展如火如荼,國內方興未艾。國外不僅在政府層面上大力鼓勵,相關的公司也五花八門,不僅有一些線上學習社區(Scratch、tynker),還有眾多的硬件開發商,形勢一片大好。國內又可以分為,一線城市逐步開展,其他城市接近市場空白(現在已經一二線甚至一些三線城市都已經全面開花)。當時北上廣深一線城市都出現了一些有點影響力的機構,比如北京的阿爾法營做了五六年了,上海有喵爪星球,深圳有編完邊學和編程貓,而我所在的城市南京——一個教育資源豐富、家長極其重視教育的城市,只有一家小機構15 年 11 月開始做。經過一番調研,我認為少兒編程教育在一線慢慢開展後,二線城市肯定要跟上,此時在南京開始項目會有一定的先發優勢,天時地利,這個項目值得一試。

決定開始幹之後,我先找了以前一個做科學活動興趣班的小夥伴負責招生,還找了一個計算機系的同學一起研發課程,組成了一個小團隊,此時已經 4 月中旬了,如果是學科輔導機構,已經都開始招生了,所以時間可說是相當緊張。不過,路還得一步步走,急不得。

我們先花 2 個禮拜研發了一節編程體驗課程,主要內容是向家長介紹少兒編程的相關發展情況,為什麼孩子要學習少兒編程,還有一個“神奇的海底世界”的編程實例讓孩子現場操作。同時我們在學校找到一個場地用來舉辦體驗課。接下來就是最關鍵的一環了,怎麼招來家長參加我們的體驗課。

由於之前做過一個科學活動的培訓班,因此在這方面踩過一些坑,也積累了一些經驗。當時,我們嘗試過在校門口擺攤送小禮物讓小朋友填寫家長號碼然後打電話邀請家長參加,和小機構合作分成讓他們幫忙推廣等方法都不理想,最後奏效的是一個比較巧妙的方法,因此我們這次照貓畫虎,直接採用了這個辦法。

具體方法是:我們冒充家長在家長 qq 群裡和家長論壇裡發活動消息,話術類似於“ x x大學裡有一堂少兒編程的免費體驗課,有沒有一起去參加的?”,然後幾個號一起把話題聊起來,最後把報名電話發到群裡,我們第一批的體驗課家長就是這樣招起來的。這裡還有一個小技巧,當我們接到家長電話時,會請他幫忙,跟他說“我們這個體驗課要 6 個人才能開起來,您能不能找您周圍熟悉的家長一起來”,這種方法大部分時候都能有效果,尤其遇到一些家長裡的意見領袖,效果更是出奇的好。

為什麼做了半年少兒編程教育培訓班後,放棄三個理由

就這樣,我們在五一之後開始了每週的體驗課,每次體驗課之後我們會反思還有哪些地方可以改進,不斷迭代,爭取把我們的體驗課做到更好,只有這樣才能讓家長幫我們進行傳播,我們後續的體驗課都是家長參加完後覺得不錯介紹其他家長過來的。體驗課不僅讓我們對各個年齡段的小孩子的接受水平有了一些瞭解,也讓我們和家長有了直接的接觸,可以瞭解他們對少兒編程的接受程度和付費意願。

在 6 月份左右,我們開始了暑假的招生,由於暑假週期長,我們的暑假課程總共 4 期,一期有 10 節課,每節課 2 小時,定價 200,一期價格在 2000 左右,這個價格在南京本地算中等水平。暑假開始上課之前,參加過體驗課的孩子有七八十個,有 15 個小孩子報名,這個結果基本符合我們的期望,當時我們並不希望報名的孩子太多,因為我們暑假的最大任務就是把我們的編程課程打磨好,而不是追求招生規模。

此時我也從學校畢業了,正式步入社會,項目到現在進展良好,因此我決定畢業後先全職做這個項目。暑假期間,我們的教學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我們也根據每一期孩子的實際上課情況和反饋不斷去優化課程。讓我們驚喜的是,小孩子非常喜歡編程的課程。有一個小孩住得遠,每天地鐵 3 小時來回來上課,還有小孩下課了都捨不得走,讓我印象很深的是,有個小男孩跟我說“老師,我第一次這麼不喜歡下課”(這都得感謝 scratch 的魅力)。這些,讓作為主講老師的我,產生了很大的成就感。由於暑假上課效果不錯,產生了一些家長轉介紹,到暑假結束後,共有 23 個小孩參加了我們的課程。起步還不錯,讓我對這個項目有了一些信心。但創業往往是,一個項目你做的過程中沒碰到問題,說明你對這個項目還沒足夠的瞭解。

原來看創業相關書籍時,看到一條曲線,非常形象地說明了創業會經歷的心理過程。項目初期,只看到項目的廣闊前景和小問題,此時處在第一階段 “不知情的樂觀”;等到項目深入下去,經歷了一個項目完整的週期,就會發現之前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而且這些困難短期內都難以解決,此時就轉變為 “知情的悲觀”;走到這個節點,項目也開始出現了危機,有些人選擇熬下去,不斷尋找解決方案,有些人可能在巨大的心理壓力下就選擇了放棄,那些堅持下去並且找到解決方案的人就會跨越悲觀的階段走入“知情的樂觀”,此時項目才算真正走入發展的陽光大道。對於我來說,很不幸,走到第二階段時我選擇了放棄,下面會說明我們放棄的具體理由。

為什麼做了半年少兒編程教育培訓班後,放棄三個理由

對於少兒編程這個項目來說,真正的問題在秋季學期招生時開始浮現。暑假時我們就陸續開始了秋季的招生工作,不過一開始反響平平,我們也沒過多在意,直到 8 月份,我們有點著急了,此時我們去和上過課的家長溝通,讓他們續報秋季課程,有不少家長會無奈地和我們說“小孩子很喜歡,我也支持,不過秋季我們實在排不開時間,等寒假開班了通知我”。當時我們意識到,這個項目天然的非剛需屬性將會給我們的招生工作帶來很大的挑戰。

項目之初,我們對少兒編程的非剛需屬性也有一些顧慮,擔心家長不會為此買單,導致項目流產。但沒想到的是,暑期招生情況還不錯,讓我們對此放鬆了警惕,秋季的招生活動有點鬆懈了。仔細分析來看,暑期週期長達兩個月,家長容易在時間安排上騰出一段時間來嘗試新的教育產品,這也是我們暑期招生的客觀有利原因,但等到小孩上課了,時間上就顯得格外緊張,家長需要在課外的教育產品上做必要的取捨。大多數家長的決策優依據為:學科輔導班優先,興趣才藝類次之,像少兒編程這樣的嚐鮮產品只能排在最末了。

從剛需角度分析,這種決策依據再合理不夠。學科輔導的剛需是提分,這個無需多講,再開明的家長也不敢在這方面完全無視,一線城市和不少像南京這樣的二線城市小孩報學科輔導班的比率超過了 90%,而且有不少孩子同時報了幾個輔導班;興趣才藝類經過多年的市場培育和體系搭建,形成了另一個剛需,即特長。家長總希望小孩子在某一方面有特長,比如鋼琴、象棋、書法等等,而經過多年發展,這些才藝也都衍生出了一個專業的評級體系,使原先單純的興趣轉變成可以展示和量化的特長,興趣才藝類機構也因為可以幫助小孩拿到相應的證書得以不斷髮展。

而少兒編程作為新事物,還沒有權威、統一的評價體系,家長認知也不多(今年隨著媒體報道和國家政策,會加速市場的教育,但也只是加速,而不會一蹴而就),因此在和學科輔導班、興趣特長班搶佔秋季孩子寶貴的業餘時間時自然落於下風。所以,對於少兒編程項目來說,寒暑假應該是經營狀態較好的時候,也就是俗稱的旺季,可以賺到錢,但到了春季和秋季學期,很遺憾,淡季來臨,同時一些固定成本(場地成本、設備成本、老師成本)卻沒有顯著的下降,此時可能會面臨較大的壓力。這篇文章分享之前我還是要推薦下我自己的JAVA裙:472052538,不管你是小白還是大牛,小編我都挺歡迎,不定期分享乾貨,包括我自己整理的一份2017最新JAVA資料和零基礎入門教程!,歡迎初學和進階中的小夥伴

問題存在,招生工作還得繼續,經過 8 月份後期連續不斷地舉辦體驗課,以及一些促銷活動,到 9 月份時,新生老生加在一起,我們招收了 25 名學生,此時我們在學校申請的較便宜的場地不能使用了,只能在學校周邊租房子上課。5 個月的週期,25 名學生,明顯是要虧損了。不過,好在學生的上課反響都還不錯,給了我們一絲安慰。

在上課之餘,我們的課程體系打造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我們的課程均基於 Scratch 圖形化編程軟件開發,暑假時我們開發了第一階段的課程“小小動畫家”和“小小遊戲師”,總共 20節課,再往下開發時,由於課程難度上升,我們做了不少調整,開發了“進階遊戲師”、“小小算法家”等課程,使得總課程數達到了 50 節課,我們的課程體系已基本成型,但此時另一個問題也隨之浮現 —— 課程的延續性不足。

從我們的課程開發來看,一個小孩子在學完我們的 50 節課總共 100 小時的課程後,對圖形化編程的掌握基本已經差不多了,可以邁入下一階段,而如果僅僅教這些內容,按照我們之前的定價(100 塊/時)從一個學生身上最多的收入是 1 萬塊錢,這顯然不足以支撐招生成本和後續發展的,因此必須往後開闢更多相關的學習內容(僅僅是衝著 scratch 的前景的朋友們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 scratch 只是入門),主要有兩個方向可以考慮,一是硬件編程,比如機器人編程,或ardiuno編程、樹莓派等開源硬件;另一個方向是信息競賽或代碼類編程。而這兩個方向都存在一些競爭上和家長決策上的問題,並沒那麼容易開展。

寫到這兒,稍微做下總結,少兒編程項目存在非剛需和延續性不足的問題,非剛需讓家長每當春季秋季學期來臨都面臨一次“要不要報?”的兩難決策,延續性不足讓家長在圖形化編程的課程上完後面臨後續的其他課程又要做一次“要不要報?”的決策,所以這兩個時間點機構的續報率會有一個比較明顯的下降,招生工作也充滿較大的挑戰。前者導致春秋季面臨明顯的淡季,後者對機構後續發展壯大埋下了一道不容易邁過的坎。

當然,現在無論政策和市場都對少兒編程是比較大的利好,隨著市場不斷成熟,家長對少兒編程的認知不斷加深,少兒編程的剛需屬性將得到加強,但這還需要時間。因此,綜合考慮,最後我們在秋季班結束時(17年1月)放棄了繼續全職創業做這個項目,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我的機會成本和經濟壓力都比較大,所以這個決策是由於我個人特殊情況造成的,並不是說少兒編程項目在這個時點無法開展。

以上就是我們做少兒編程培訓班半年多來的一些經歷和思考,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少兒編程教育目前整體還處在市場培育的階段,當然各個城市發展節奏不一樣,在這個階段進入會具備一定的先發優勢,但也要承受教育市場的責任,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如果本身實力較弱或者經濟壓力較大、機會成本較高,很可能會在中途就放棄。因此想要進入這個領域的朋友們要想清楚了,少兒編程前景廣闊,但道路也並非一帆風順,直接進入創業的話風險並不小。

我個人放棄了少兒編程培訓班後,來到了深圳,先是加入 makeblock 公司做了一名課程設計師,負責設計少兒編程相關的課程,後來有幸結識了一個優秀的少兒編程創業團隊,加入了她們,現在還一直在這個行業裡積累,後續會更新更多的行業、專業上的思考。希望和大家一起推動少兒編程教育的發展,為更好的教育盡一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