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不離場!民營企業稅負、融資等將獲進一步政策支持

说好不离场!民营企业税负、融资等将获进一步政策支持

習近平在座談會上說:“所有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完全可以吃下定心丸、安心謀發展!”

據新華社消息,11月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強調了“三個沒有變”,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沒有變,我們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沒有變,我們致力於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政策沒有變。

新華社於1日晚間發佈習近平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講話,全文接近7000字,內容包括三個部分,充分肯定我國民營經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正確認識當前民營經濟發展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其中,第三部分佔到一半篇幅,從減輕稅費負擔、解決融資難題等六個方面提出支持民企發展的政策舉措。

專家認為,這場座談會給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吃了一顆“最大的定心丸”,不僅表達了對民營企業的重視,還澄清了此前的一些誤解,提出了務實的舉措。這意味著,民營企業將從稅負、融資等多個方面,獲得更進一步政策支持。

10月31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促進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研究解決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本次民企座談會的召開,傳達出中央支持民企發展的信號進一步加碼。

近兩月來高層密集發聲助力經濟

11月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這是繼10月份的金融委、一行兩會、滬深交易所、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先後發聲助力市場之後,高層關於經濟的又一次信號釋放。

這是十八大以來,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召開的第一次民營經濟座談會。人民日報公眾號《俠客島》文章評論認為,“這麼高層面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並不多見。”

從新華社的報道中看,此次座談會陣容強大,除總書記主持會議外,三位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中央書記處書記王滬寧、國務院副總理韓正也參加了座談會;丁薛祥、劉鶴、胡春華、黃坤明、尤權、何立峰也在參會之列。

除高層領導的級別夠高之外,這次參加座談的民營企業家代表也均是在各自領域中具有影響力的人物,如李彥宏、馬化騰、雷軍等。劉積仁、魯偉鼎、王小蘭、孫飄揚等十位企業家作為代表在會上發言。企業家就新形勢下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

定調民營經濟“只能壯大 不能弱化”

“民營經濟是我國經濟制度的內在要素,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這是習近平對於民營經濟重要地位的總結。並且,我國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不僅不能“離場”,而且要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

習近平在座談會上表示,我國公有制經濟是長期以來在國家發展歷程中形成的,積累了大量財富,這是全體人民的共同財富,必須保管好、使用好、發展好。我們強調把公有制經濟鞏固好、發展好,同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不是對立的,而是有機統一的。公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應該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

同時,習近平對此前一些引發較大爭議的言論進行了澄清。他提出,一段時間以來,社會上有的人發表了一些否定、懷疑民營經濟的言論。比如,有的人提出所謂“民營經濟離場論”,說民營經濟已經完成使命,要退出歷史舞臺;有的人提出所謂“新公私合營論”,把現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曲解為新一輪“公私合營”;有的人說加強企業黨建和工會工作是要對民營企業進行控制,等等。這些說法是完全錯誤的,不符合黨的大政方針。

今年9月12日,自稱“資深金融人士”的吳小平發表《中國私營經濟已完成協助公有經濟發展的任務,應逐漸離場》文章,引發各方駁斥。

習近平強調,“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寫入了憲法、黨章,這是不會變的,也是不能變的。任何否定、懷疑、動搖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言行都不符合黨和國家方針政策,都不要聽、不要信!所有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完全可以吃下定心丸、安心謀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何海峰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從講話全文來看,其中的一個重點就是強調民營經濟同等重要,民營企業要有平等地位。公有制企業需要發揮主力軍的作用,也要提高效率,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要兩手抓,都是中國經濟發展穩定,建設現代化經濟強國的最重要的力量。

“前段時間,民企之所以出現信心不穩、預期不明,雖然有融資環境改變與貿易衝突等市場因素,但更重要的是輿論場的混亂擾亂了人心,而一些錯誤說法未得到及時澄清,更加劇了民企的不安情緒。”中國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長劉勝軍稱。

劉勝軍表示,因此對民企與國企的關係進行合理界定,也成為此次座談會的主要指向。“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這一表態是新的突破,這意味著民企不僅不能退場,而且會變得更加重要、更加強大。由於民企具有效率和創新的優勢,這一趨勢是符合經濟規律的,也有利於實現高質量發展。

關注融資難等民企具體困境

對於當前民營企業在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習近平表示,成因是多方面的,是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等多重矛盾問題碰頭的結果。一是國際經濟環境變化的結果,二是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結果,三是政策落實不到位的結果,另外還有一部分民營企業自身經營粗放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習近平指出了前期政策執行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存在政策偏差,並舉了金融機構對民營企業惜貸、抽貸斷貸的例子。

習近平表示,近年來,我們出臺的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很多,但不少落實不好、效果不彰。有些部門和地方對黨和國家鼓勵、支持、引導民營企業發展的大政方針認識不到位,工作中存在不應該有的政策偏差,在平等保護產權、平等參與市場競爭、平等使用生產要素等方面還有很大差距。有些政策制定過程中前期調研不夠,沒有充分聽取企業意見,對政策實際影響考慮不周,沒有給企業留出必要的適應調整期。有些政策相互不協調,政策效應同向疊加,或者是工作方式簡單,導致一些初衷是好的政策產生了相反的作用。

比如,在防範化解金融風險過程中,有的金融機構對民營企業惜貸不敢貸甚至直接抽貸斷貸,造成企業流動性困難甚至停業;在“營改增”過程中,沒有充分考慮規範徵管給一些要求抵扣的小微企業帶來的稅負增加;在完善社保繳費徵收過程中,沒有充分考慮徵管機制變化過程中企業的適應程度和帶來的預期緊縮效應。對這些問題,要根據實際情況加以解決,為民營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劉勝軍說,這段話顯示,中央對政策執行中的問題看得很清楚,講得很具體;同時,這也意味著中央對“有關部門”提出了嚴厲批評。

六大“藥方”為民營經濟紓困

習近平提出,要抓好6個方面政策舉措落實,為民營經濟營造更好發展環境,幫助民營經濟解決發展中的困難,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

第一,減輕企業稅費負擔。要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成本行動各項工作,實質性降低企業負擔。要加大減稅力度。推進增值稅等實質性減稅,而且要簡明易行好操作,增強企業獲得感。對小微企業、科技型初創企業可以實施普惠性稅收免除。要根據實際情況,降低社保繳費名義費率。要進一步清理、精簡涉及民間投資管理的行政審批事項和涉企收費。

第二,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要改革和完善金融機構監管考核和內部激勵機制,把銀行業績考核同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掛鉤,解決不敢貸、不願貸的問題。要擴大金融市場準入,拓寬民營企業融資途徑,發揮民營銀行、小額貸款公司、風險投資、股權和債券等融資渠道作用。對有股權質押平倉風險的民營企業,有關方面和地方要抓緊研究採取特殊措施,幫助企業渡過難關,避免發生企業所有權轉移等問題。對地方政府加以引導,對符合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方向、有前景的民營企業進行必要財務救助。省級政府和計劃單列市可以自籌資金組建政策性救助基金,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在嚴格防止違規舉債、嚴格防範國有資產流失前提下,幫助區域內產業龍頭、就業大戶、戰略新興行業等關鍵重點民營企業紓困。要高度重視三角債問題,糾正一些政府部門、大企業利用優勢地位以大欺小、拖欠民營企業款項的行為。

第三,營造公平競爭環境。要打破各種各樣的“捲簾門”“玻璃門”“旋轉門”,在市場準入、審批許可、經營運行、招投標、軍民融合等方面,為民營企業打造公平競爭環境,給民營企業發展創造充足市場空間。要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要推進產業政策由差異化、選擇性向普惠化、功能性轉變,清理違反公平、開放、透明市場規則的政策文件,推進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執法。

第四,完善政策執行方式。各地區各部門要從實際出發,提高工作藝術和管理水平,加強政策協調性,細化、量化政策措施,制定相關配套舉措,推動各項政策落地、落細、落實,讓民營企業從政策中增強獲得感。去產能、去槓桿要對各類所有制企業執行同樣標準,不能戴著有色眼鏡落實政策,不能不問青紅皂白對民營企業斷貸抽貸。要提高政府部門履職水平,按照國家宏觀調控方向,在安監、環保等領域微觀執法過程中避免簡單化,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執行政策不能搞“一刀切”。

第五,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的要求落到實處,把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作為一項重要任務,花更多時間和精力關心民營企業發展、民營企業家成長,不能成為掛在嘴邊的口號。各相關部門和地方的主要負責同志要經常聽取民營企業反映和訴求,特別是在民營企業遇到困難和問題情況下更要積極作為、靠前服務,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對支持和引導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克服困難、創新發展方面的工作情況,要納入幹部考核考察範圍。

第六,保護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紀檢監察機關在履行職責過程中,有時需要企業經營者協助調查,這種情況下,要查清問題,也要保障其合法的人身和財產權益,保障企業合法經營。對一些民營企業歷史上曾經有過的一些不規範行為,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按照罪刑法定、疑罪從無的原則處理,讓企業家卸下思想包袱,輕裝前進。

何海峰表示,這些舉措中,與以往有所不同的是更加強調了保護。“我們知道我們過去一直用的三個詞是‘鼓勵、支持和引導’,這三點還是在繼續,這次的講話傳遞出更進一步的信息,就是保護。”習近平在第六條舉措中明確指向,要保護民營企業家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另外其他舉措也反映出要保護企業家精神,保護產權,保護創新創業。因此,這是對民營企業更大的支持。

劉勝軍稱,融資問題被列為第二位,足見其重要性,還特別提出“糾正一些政府部門、大企業利用優勢地位以大欺小、拖欠民營企業款項的行為”。一些民企不是不行了,而是資金鍊被不合理因素擠壓導致斷裂。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進一步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題,需要綜合施策,實現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和產業政策的統籌協調。

董希淼說,首先,財稅政策要進一步發力,落實好減稅降費政策,減輕企業負擔,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其次,穩健貨幣政策要保持鬆緊適度,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繼續優化流動性的投向和結構,注重貨幣政策的傳導和疏通,在資本充足率、不良貸款率、合意信貸規模和流行性方面給予一定政策優惠,引導商業銀行扶持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

“最後,進一步推進放管服改革,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營商環境,切實保護民營企業的合法權益。從商業銀行的角度來說,應改革內部考核和服務機制,提升對小微信貸的供給意願和能力。”董希淼說。

新京報記者 顧志娟 編輯 王宇 校對 吳興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