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美麗小島,曾是日本人最想得到的地方,卻成爲國人的傷心地


來山東旅遊必來威海,來威海必上劉公島。這裡不僅有美麗的海島風光,更有讓國人無法忘卻,又不堪回首的一段歷史“甲午戰爭”。1895年2月17日上午,日本聯合艦隊攻入威海灣,佔領劉公島北洋海軍的基地,降下了中國旗,升起了日本的旭日旗。曾經一度威震遠東、號稱“亞洲第一艦隊”的北洋艦隊,就這樣全軍覆滅了,這也成為中華民族一段難以抹去的恥辱歷史。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這是對旗頂山炮臺最生動的寫照。該炮臺位於劉公島上海拔153.5米的最高峰旗頂山上,居高臨下,火力覆蓋到劉公島周圍海面,是北洋水師炮臺中海拔最高的一座,成為威海灣的一道重要屏障。

從劉公島碼頭出發約一個小時山路便可上旗頂山,當然你也可以坐纜車上山。登上山頂,這裡植被茂盛,極目遠眺,東面是浩瀚大海,西面是現代化的威海城市,風景迷人,美不勝收。

站在旗頂山炮臺,陣陣海風從耳邊呼嘯而過,我彷彿聆聽到了當年那炮火連天、浴血廝殺的場面。我彷彿在歷史與現實之間,找到了一個最佳座標點。

1888年,北洋海軍在劉公島上成軍,整個基礎設施相繼建成。在島上共築有6座炮臺,駐守清軍2000人。其中規模最大的是旗頂山炮臺,居高臨下,易守難攻。

旗頂山炮臺由北洋海軍總教習、德國人漢納根負責設計,施工嚴謹、結構巧妙、堅固實用。炮臺於1890年建成使用,成為劉公島乃至威海灣最堅固的屏障。

旗頂山炮臺配備有最強悍的火力。4門240毫米口徑的平射炮,由德國克虜伯製造,有效射程6000米,口徑大、射程遠、殺傷力強,是當時先進的後膛來復線海防大炮。其360度環射火力可支援島上其它炮臺,並與南北炮臺配合封鎖威海灣南北兩個海口。

兵舍、彈藥庫、掩體位於炮臺南側底部。倚山崖而建,十分隱蔽。兵舍用石塊砌成,通風系統完好。彈藥庫位於大炮下方,由內直送炮臺。另外環炮臺還建有防護牆,這些建築至今保存完整。

威力強勁的大炮、固若金湯的炮臺、還有亞洲第一的海上艦隊,然而我們最終以慘敗收場,割地和鉅額的賠償,讓處於水深火熱的中國人更是雪上加霜。回顧歷史、牢記教訓,時間在這裡沉澱。我們只有努力奮鬥,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者簡介:寒殘一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