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念佛是誰」這個話頭,是個假蛋

現在“唸佛是誰”這個話頭,是個假蛋

“菩薩趣於一切智”,“一切智”我們剛才講的,化對立為統一時候就“趣於一切智”。我們在過程當中,在整理你的思緒,我們一定會假設出一個問題來,那個問題的產生,是很麻煩的,這是另外一個修行的下手處。

我們這個時候再跟各位提一下。我們中國佛教在世界上最值得炫耀的就是禪宗,但禪宗流傳到現在它已經有很多意識形態了,不再像以前那麼純。譬如說現在來講參話頭,唸佛是誰,這大家都知道。其實你參話頭,參唸佛是誰,為什麼很難成就?因為念佛是誰這個話頭,是個假的蛋,我們把它叫做石頭的蛋,不是真的蛋。因此你一直在那邊孵這個蛋,你一直沒有辦法孵出小雞來。但是你假如自己能夠去發掘你自己疑情,為什麼我們一再告訴各位,疑情要你自己找,不要人家給你的,人家給你的是假蛋,不是真蛋。現在問題是你沒有蛋,所以你不會孵。

我記得小時候養雞的時候,要它在那邊孵蛋,你會弄幾個假蛋給它孵,因為沒有蛋母雞就亂跑,有幾個蛋在那裡,它以為是它的,它就會一個直孵,雖然只有一顆,它好會孵,一個真的其他都是假的,那個真的它孵得出來。你都沒有蛋叫它怎麼會在那邊孵呢?不可能。同樣的,我們現在也一樣,你自己要去生個蛋出來,那個疑情、那個話頭,你要能夠找得出來。你找不出那個東西來,根本沒有辦法參下去,你就不可能趣向一切智。

當你知道,當你疑情產生的時候,你就假設了一個問題出來。問題出來,是不是產生我們剛才講的情況,你對立了;好,你在要尋求這個對立答案的時候,你一定有一天會到達三昧的境界。你只要守得住三昧的境界,就是禪宗術語「保衽聖胎」。你保衽聖胎到因緣到的時候,不管是雷光電影,或者石頭砸到你的腳,或者是什麼樣一個外緣,你都有機會大徹大悟。假如你什麼都沒有,一切免談。我們現在為什麼孵了那麼久孵不出東西來?就是你都是假蛋。

你要透過假蛋,變成真的。唸佛是誰,現在對你來講根本不能當作疑情,你只是一種意識形態說它叫疑情,根本你不知道它哪裡疑起。你把“唸佛是誰”四個字這一句話,要變成疑情,大概花四五年的功夫,要很用心的投入,你才會突然間發覺。你假如能夠在整個修學的過程當中,就發覺到的話,那個時候疑情一產生,你就開始“趨向一切智”了。因為對立起來以後,你開始會用種種的方法,不管是知性的,精神層面的,我們剛才講的,你到最後會完全沒有答案,而你江郎才盡;所有能夠使用的技巧與方法,你都投入了,而沒有答案,那麼那個時候你會一直鑽到牛角尖裡面,然後就像死寂一樣停在那個地方,這個時候你要能夠帶有覺性的話,你自己要開悟就很快,外緣一到,你就開悟了;你要沒有覺性,你就沒有辦法。

所以,那個修行那個要領非常重要。這是每一個修行人在要進行的。我們上一次講的,你不能夠錯過第一步,這個第一步錯過,你將全部錯過。我們現在修了好多,因為你沒有第一步,後面琳琅滿目,但是都是無根。

擷自《世界成就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