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進博會,上海準備好了

夜幕降臨,鐘聲在浦江沿岸迴盪。

一陣悅耳的曲調打破了平靜,江堤上的藍色燈光與萬國建築博覽群的黃色景觀燈同時亮起,蔚為壯觀。承載著上海這座城市無數過往的27幢歷史建築,在溫暖的燈光下顯得靜謐而優雅,不動聲色地展示著海派文化,也淋漓盡致地訴說著新故事。

從中山東一路的延安東路至外白渡橋段,總長約1.2公里的老外灘換上了新裝。這只是此次黃浦江兩岸景觀燈光升級改造的一部分,像這樣的變化,上海還有很多。

迎接进博会,上海准备好了

上海外灘 柏可林 攝

11月5日至11月10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行,盛況空前,2800多家參展企業覆蓋G20全部成員,覆蓋超過50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全球44個最不發達國家中也將有超過30個前來參會。

自2017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論壇上釋放出中國將從2018年起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消息以來,上海,這座中國開放的地標城市,便全力以赴投入準備工作。500多個日夜,風雨兼程,申城要用最美的姿態和最真誠的服務向世界張開雙臂,展現市場潛力,歡迎各國參與和分享中國發展的新機遇。

雖然此次參展企業中,房企的身影並不多,這個更多紮根本土市場的行業也不是本次會議的重要領域,然而,它們依然默默開展了很多工作,渴望為進博會添磚加瓦。

這些行動和努力,也讓來自世界各地的賓客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溫度、活力和魅力。

老城廂新面貌

“遊客明顯多了。”

隨著進博會腳步的臨近,這是王靜(化名)最直觀的感受。在豫園商城辦公的她,形容起這個滬上著名的打卡勝地,只覺之前工作日的上午通常11點左右才會攢起的規模人流,而現在,9、10點便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了。

托馬斯便是王靜口中近來“新增的遊客”之一。隨著10號線豫園站的到站,托馬斯一邊示意妻子下車,一邊打開地圖,他帶領妻子往豫園方向走去,盡力扮演好“導遊”的角色。

今年42歲的托馬斯來自德國,他笑稱“中國是自己的第二故鄉”,因為他所供職的企業參加了此次進博會,托馬斯得以有機會再度踏上這片故土

大學期間,托馬斯曾有機會來北京交流一年,這段經歷也為他工作後被派駐中國2年埋下了伏筆,他笑稱,自己的中文得益於這段時間的“實操”而突飛猛進,說著還不忘秀了句帶著兒化音的京腔“您吃了嗎”。

城隍廟和豫園是托馬斯此次帶妻子游覽上海的首站,他說,上海的朋友告訴他這兒是瞭解上海的第一面窗口,可以全面領略到上海的歷史、建築、文化、風情、傳統,品嚐到地道的上海小吃。

廟外步行街上行人往來,小吃店玲琅滿目,一邊逛街一邊品嚐美食成了大多數遊客的標準動作。

其實,為了迎接進博會,豫園商城已經悄然升級改造。

這個上海文化的發祥地以及老字號品牌的集聚地,試圖打造“最上海、最中國、最世界”的城市文化名片。在進博會召開之際,豫園透過匯聚起滬上老字號,彰顯上海特色,弘揚海派文化。

其實這一行動起於2017年,一期主要圍繞商圈管理整合改革展開,物理空間上的場景重塑圍繞著“豫園故里”、“豫園漫步”和“空中豫園”三大主題展開。“豫園漫步”聚焦遊覽動線的優化和娛樂業態的調整;“空中豫園”嘗試向市民開放高區景觀空間;“豫園故里”則側重於文昌路、九曲橋廣場核心區域的老字號品牌提升和傳統街區打造。

在進博會召開之際,豫園商城內的“豫園故里”片區升級改造加速推進。

開在豫園商城九曲橋畔、榮獲米其林推薦的上海“南翔饅頭店”,距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一年365天,不論嚴寒酷暑,門前總能形成一條蜿蜒的長隊。但今年3月,這家老店暫時閉門,啟動了開店一百多年來最大規模的裝修。

迎接进博会,上海准备好了

經過半年的努力,裝修一新的南翔饅頭旗艦店在10月底正式開門迎客,重新開業之後的南翔饅頭旗艦店門前人潮湧動,一如昨昔。除了硬件升級以外,南翔饅頭還醞釀推出家庭手作體驗、展示餐飲文化、研發伴手禮新品等方面的服務,此外還新設了外賣空間,將堂食與外賣分開,方便顧客快速享受到各自所需。

托馬斯念念不忘南翔饅頭店的蟹粉灌湯包,他頗為熟稔地指導妻子輕提、慢移,再用吸管吸湯汁,最後連皮帶餡一起吃。托馬斯坦言,最愛中國的美食,他驚歎於中國地大物博,美食之多,且每個都口味極佳。他託著湯包感慨道,回到德國後,最想念的就是這些味道。

在推進南翔饅頭店升級改造的同時,豫園一些老字號的更新工作也提上日程,老城隍廟食品商店以經典老上海風情的裝修風格嶄新亮相,上海南市喬家柵旗下曾經的著名品牌喬老爺鬆糕店在豫園文化創意製造所的努力下,也攜古法制作的鬆糕,重新迴歸大眾視野。木製的意境十足的門店裡,新出爐的鬆糕一一擺放在櫃檯上,精緻到令人不忍下口。

此外,“豫園故里”還引入了杏花樓集團旗下的上海著名品牌杏花樓、德大西餐、功德林、沈大成、大壺春、鮮得來等餐飲品牌,這些上海人耳熟能詳的餐飲名店,與豫園商城中的南翔饅頭店、綠波廊、松運樓等諸多餐飲老店一起,構築一個海派餐飲文化體驗區,為進博會期間的八方來賓,展示經典上海味道的魅力。托馬斯徜徉在美食的世界裡,目不暇接。

醞釀已久的“文昌路”改造工作已於八月中旬開始進行。南北延伸的“文昌路”是一條穿越豫園商城核心區域的動脈,本次改造對其進行以文化為主題的整體規劃升級,同時也引入了更多能代表上海品質,承載海派文化基因的優質商戶。

因為地處核心地段,規劃中的二期在物理空間上從豫園商城向西延伸,鏈接新天地淮海路區域,屆時將與外灘金融中心、復星藝術中心共同構成一個融合文化、藝術、娛樂、消費、金融、商業和自然景觀的綜合功能片區。

這個綜合功能區最大的特色在於:傳統與現代一步之遙。

出則高樓大廈直插雲霄,現代繁華盡收眼底,入則一磚一瓦訴風霜,海派文化歷歷在目。一出一入間,上海的過去與現代有機結合,無縫呈現。

海派文化魅力四射

四個多小時,在收穫了“絲巾”、“木梳”等戰利品後,托馬斯和妻子滿載而歸,他們沿著來時的路線鑽進了地鐵口。

除了打卡上海經典景點,托馬斯對自己此番暫住的酒店也讚不絕口。

他口中這家“有趣而不同”的酒店是坐落於上海市閔行區甬虹路上的虹橋英迪格,選擇它的原因是距離會展中心近,提前知曉進博會期間要限行後,托馬斯選擇酒店最大的訴求便是方便。和托馬斯一樣,進博會期間選擇在此下榻的賓客不在少數,以致於距離進博會尚有些時日,酒店的房間便早已被訂滿了。

這是一家除了門口略有些禪意的景觀之外,外形看起來並無多大差異的酒店,然而進去後才發現別有洞天。

托馬斯最喜歡的中國導演是“鬼才”姜文,他認為姜文的電影有趣卻又讓你琢磨不透,《一步之遙》也是一部讓他琢磨不透的電影。

英迪格精美亙古的設計讓他猶如置身於那個燈紅酒綠的十里洋場,他笑稱,好像住進了電影《一步之遙》裡的那個世界。

磚紅色、大紅色充斥在公共區域,金色與薄荷綠裝點著房間。大堂裡展示著各色老上海的“玩意兒”,縫紉機、掛鐘、海鷗牌的相機和煤油燈,每一件都讓托馬斯覺得很新奇。

拱門式的電梯、候車室樣的用餐區、客房的牆上沒有常見的掛畫,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巨大的羅盤,羅盤的周圍鑲嵌著密密麻麻的上世紀30年代的衣物小標識,除了男士的禮帽、禮服、領結,女士的旗袍外,還有薩克斯、留聲機。每一個細節都昭示了這個城市過往的歷史與繁華、文化與風俗。

托馬斯不知道的是,虹橋英迪格酒店的開業也是上海龍湖對進博會的獻禮。這個上海龍湖於2012年斥資拿下的地塊,之前相繼呈現了虹橋天街和7座商務樓。如今,規劃中的英迪格酒店在經過一個月的試運營後,也終於在9月19日正式營業。為了更好地服務進博會,《國際金融報》記者看到,每間客房的電視上都在循環播放進博會的宣傳視頻,茶几上陳列著各色衣食住行的介紹。此外,為了滿足各國參展人員的需求,酒店餐廳除了日常的中西餐之外,還將提供日料、東南亞菜、意大利菜等多種口味。往返方面,考慮到參展人員的便利性,酒店也特地增設了高頻次的短駁車。

這些細緻的服務讓托馬斯讚不絕口,在其看來,現代化舒適的酒店各地都有,但能將歷史文化融入且輸出優質服務的實屬難得。

各地美食皆可尋

這次來中國,托馬斯除了感慨中國高速發展,更加先進外,也意識到它的開放與包容滲透進了每一個角落

在德國長大的托馬斯愛喝啤酒,大學來交流那會兒,托馬斯要喝家鄉的啤酒並不容易,如今卻隨處可尋。他笑稱,不管是奧丁格還是慕尼黑都可以買到,和在德國時一樣。

將更多國外優質商品引進來是很多國內企業正在努力的事兒,綠地也是其中之一。

自2014年開啟大消費戰略,全面進入消費零售領域以來,這家老牌地產巨頭的佈局卓有成效,以進口商品銷售為主營的G-Super綠地全球商品直銷中心,已在全國開業47家,其中上海門店達到19家。據綠地商貿集團綜合管理部總監助理凌怡申介紹,2017年,綠地進口商品採購規模已近20億元。

迎接进博会,上海准备好了

今年6月舉行的“食力無界——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食品及農產品展區展商客商展前供需對接會”上,綠地已經和不少展商擦出火花。

此次進口博覽會,食品、農產品、電子產品、生活日用品等和百姓息息相關的消費品類展品,將成為綠地買手們“尋寶”的重點。

據悉,食品方面,綠地將關注包括酒水飲料、餅乾糖果、衝調飲品等食品,以及鱈魚、三文魚、生蠔等海鮮商品,冰鮮肉品採購量預計也不小。水果方面,近年深受國內消費者青睞的橙子、車釐子、奇異果、榴蓮、椰青等進口水果,也將成為其採購重點。

綠地格外看重此次進博會搭建起的橋樑,也認為這一盛會對於採購商、零售商包括平臺服務商而言,可謂是一個巨大的機遇。

這一採購計劃與合作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7月26日,綠地已與國際知名肉類廠商JBS USA FOOD COMPANY、全球著名酒業集團富邑葡萄酒集團、澳大利亞知名零售批發商METCASH ASIA LIMITED、挪威知名三文魚養殖集團OCEAN QUALITY A.S等外商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為後續商品採購及市場合作打下堅實基礎。

作為進博會上海交易團四大采購商聯盟(大型零售採購商聯盟)的成員,綠地期待立足進博會平臺,依託自身在國際貿易、零售渠道、物流及供應鏈方面的佈局優勢,發現和引進更多的全球新品、潮品,與更多的海外知名品牌和廠商合作;也將利用正在打造的“6天+365天”進口商品展示交易服務平臺——“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幫助更多的外商企業進入中國。

會後,綠地除了在貿易港內定期舉辦大型供需對接會,還將依託自身在零售渠道、物流及供應鏈方面的佈局優勢,分批邀約進駐貿易港的企業赴西南等地區,與國內供應商開展采購對接。

看似細小卻溫暖,它彰顯了這座城市和它的市民對於進博會的支持與歡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迎接進博會,上海準備好了!

迎接进博会,上海准备好了

歡迎掃碼入群,讓地產大咖教你買房

迎接进博会,上海准备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