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移動生態豹變:扛AI大旗後,舉起搜索「熊掌」

百度移動生態豹變:扛AI大旗後,舉起搜索“熊掌”

在2017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熊掌號正式發佈。熊掌號定位為內容和服務提供者入駐百度生態的認證賬號,幫助內容和服務提供者便捷、高效地連接全網用戶,並充分利用百度生態開放的優勢,獲取流量、沉澱用戶、塑造品牌,實現自身價值的快速增長。

百度的熊掌號8月開始內側,之前其實已經低調上線,這一次百度世界大會,向海龍“雙擎驅動、生態共贏”的演講,也說明了熊掌號在百度頂層設計中的戰略地位。百家號是服務內容創作者的平臺,而熊掌號是用來服務移動搜索的。

百家號之於百度,是加碼內容生態的一個佈局,無論從用戶粘性還是商業化上來看,百家號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就。熊掌號是百度在移動搜索時代的再次搶先卡位。“移動搜索+信息流”雙引擎驅動,更大的意義在於,連接內容、服務和用戶,甚至連接一切。百度搜索公司總裁向海龍在內容生態分論壇上強調,百度正通過“搜索+信息流”雙引擎與“百家號+熊掌號”雙品牌內容平臺,賦能內容與服務提供者,打造全新的信息分發模式,引領智能時代的內容生態共贏。

從美食這個媒介,理解百家號和熊掌號

在向海龍看來,美食也是一種媒介,精緻的生活態度是開往春暖花開的地鐵。如果我們先從美食入手,便很容易理解百家號和熊掌號。向海龍講了一個美食博主的例子。“鑫雨霏霏”,背後的作者是一位50歲的女士。

她的烘焙之路來的比常人要晚,三十多歲的時候還是廚房小白。後來她為了女兒放棄了工作,成為一名家庭主婦,一個把照顧家庭當作是職業來用心呵護的主婦。為了給女兒做最棒的料理,她看過各種教程、買書、參加培訓課,漸漸成為了烹飪達人。

她不但親自制作美味的菜品,而且非常用心把製作過程用文字和精緻的圖片記錄下來,發在百家號上分享給網友。前段時間,她參加百家號舉辦的“記憶香港活動”,特意飛到香港去探店,18家店鋪、138張圖,每一張圖都精心修過。她以一種難得的匠人精神,用美食慢慢把生活烘焙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百家號以其技術算法能力和推薦機制,賦予了內容創作者創作動力,也正因此,我們才能看到諸如鑫雨霏霏這樣的生活方式得到充分展現。如果說百家號是給內容創作者做菜的地方,那麼熊掌號則是用來打通天下盛宴,並且精準推薦給目標用戶。

例如你以前搜索“辣椒炒肉”,看到的可能僅僅只是一個菜譜,但是現在你看到的就是“辣椒炒肉做法大全-精選菜譜44例”,每一例都配有精美的圖片和做法簡介。而且,你還能知道內容的提供者來自哪裡,比如香哈菜譜、下廚房、美食天下等等。

百度移動生態豹變:扛AI大旗後,舉起搜索“熊掌”

如果你覺得菜譜或者內容服務還不錯,就可以訂閱,然後持續得到同步信息推送,還可以與服務提供者進一步交流。本質上,這是一個連接人和服務的過程。對用戶來說,至少有以下方面的好處。

1、百度索引的內容更加豐富,打破以站點為核心的資源索引方式,自媒體文章、視頻等內容也將很方便地被百度索引到,用戶需求的滿足程度將大大提高。

2、讓用戶權益得到更多保障,以熊掌號為依託,強化百度認證能力,降低虛假網站欺騙用戶的可能。

3、優質服務的持續性保障,相比以前訪問網站,關閉頁面後無法再次觸達;如今可通過關注、消息服務保障二次觸達和後續服務的持續性保障。

移動搜索的紅利重新釋放

pc搜索和移動搜索是兩個很大的流量入口,但以前更多侷限在流量層面。對百度來說,搜索結果會給平臺帶來巨大的流量。以內容平臺為例,用戶在搜索一則新聞時,可能會到知乎、網易、騰訊等結果裡面,用戶點擊便給平臺帶來流量。但問題也來了,傳統的搜索引擎並沒有深化自身和其他平臺的關係。

從PC搜索時代到移動搜索時代的轉變,站長以及內容和服務提供者,迎來新的機遇和挑戰,百度則迴歸站長角度重新思考搜索生態發展。

1、互聯網平臺分散,創作者需要同時維護多個平臺。各平臺間用戶無法互通,運營成本高。

2、建站開發流程繁雜,進入搜索成本高;SEO導向,專注於創作無法獲得合理流量。

3、搜索僅能獲取流量,無法有效留存並運營用戶。

正式基於這樣的思考,熊掌號應運而生了,讓百度和其他平臺達成深度“關聯”。運營賦能角度理解,從用戶沉澱到粉絲活動,再到營銷變現等等,都能夠在百度移動搜索體系裡完成,這是一個完整的閉環生態。品牌上看,在搜索引擎上的各個地方,熊掌號的主頁、搜索結果頁、第三方落地頁都強調合作方品牌。熊掌號支持將官網、百家號、官方APP、官方微博等全部內容和服務鏈接到熊掌號,有利於用戶對品牌認知的統一。

再延伸下,百度“熊掌號”更像是微信公眾平臺(訂閱號+服務號)+小程序的集合,因為系統內同時有自媒體、商家和開發者。熊掌號同時具備訂閱和服務雙重功能,將用戶與網站的關係,從單向搜索變為更雙向互動。另外,百度的優勢在於,熊掌號實現了百度搜索、百度數據開放平臺、百家號、用戶運營平臺等各類平臺的能力互通。

從向海龍的講話中,我們能看出來,百度通過雙引擎向整個互聯網世界開放的舉措和格局。百度希望分享十七年積累的資源和技術優勢,驅動合作伙伴共贏。

互聯網時代,每一個新的風口都不容小視, 誰把握了“百家號+熊掌號”的紅利,就可能成為下一個“papi醬”、“咪蒙”、“同道大叔”等。從ALL IN AI,再到雙擎驅動,互聯網企業下半場核心關鍵詞就是內容、服務和AI。我們真正看到了百度作為一家科技企業的格局。⼈⼯智能不僅僅是⼀項IT 技術,更是⼈類演進的⽅向。

我們經歷的硬件體驗可以抽象為⼈機交互的進化。20 年前⼈機交互的⽅式是鍵盤和鼠標,10 年前智能⼿機帶來了觸屏交互⽅式,百度等⼈⼯智能公司正在打造⼈機交互的下⼀個的時代。

今年2 月,中國國家發展和改⾰委員會任命百度牽頭組建新的⼈⼯智能實驗室。過去2 年半內,百度在研究和開發上投⼊了超過200 億元的資⾦,其中⼤部分資⾦用於⼈⼯智能。基因於搜索業務17 年的積澱,百度搭建了全球領先的⼤規模神經⽹絡,儲備了2000 多名AI 核⼼研發⼈員,擁有了萬億級的搜索數據和百億級的定位數據。

⼈⼯智能產品項目滲透進百度的搜索、⼴告、地圖、外賣、語音搜索、安全、消費⾦融等等現有業務。百度開源DuerOS 和Apollo ⼀如2007 年⾕歌開源Android 系統,試圖以最快速度抓住後移動互聯時代的霸主即⼈⼯智能技術的⼊⼝。

百度已經扛起了國內⼈⼯智能的⼤旗,覆蓋⽆⼈駕駛、智能助⼿、圖像識別等許多層面。憑藉與百家號的發力、搜索的協同、AI 驅動下的精準推送,百度信息流廣告變現初具規模。其信息流產品以今年第三季度業績為基準的年化收入超過10 億美元,且用戶數據持續向好:手機百度DAU/MAU 同比上升2個百分點,日均使用時長環比增長15%。如今,熊掌號與百家號戰略協同,搜索+推薦雙引擎驅動,極有可能成為百度下一個引爆增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