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關店潮背後是什麼?15家上市超市關了200多家

近日,業內都在熱議的是一份2018年超市陣亡名單曝光:

根據表格顯示,15家超市上市企業上半年共關閉門店至少228家,較去年同期的208家,同比增加9.62%!

超市關店潮背後是什麼?15家上市超市關了200多家

但這僅僅是冰山一角。2018年,便利店受資本湧入,無人貨架敗退,騰訊阿里等巨頭紛紛強佔新零售、加碼智能零售……一時間商超界風雨飄搖,時代確實已經變了,大洗牌也正在上演!

聯華超市:關店超100家


曾經的聯華超市也是風光無限,10年前聯華超市可一直佔據著中國本土超市的第一把交椅,直到2010年才被華潤萬家以718億的年銷售額超過。

隨著商業環境的不斷變革,這幾年裡,聯華超市一直在大刀闊斧的“關店”,16年關了477家,17年關了492家。


超市關店潮背後是什麼?15家上市超市關了200多家

從名單中也可以看到聯華超市是這些企業中關店最多的,上半年已關店超100家,不過今年的數據好像還顯得情勢有那麼一點好轉。

關店主要原因一是房租租約到期,二是主動關閉、調整經營困難的網點。作為曾經輝煌無限的“超市一哥”,聯華超市已經慢慢落後了……

『人人樂:上市8年淨虧10億』

人人樂是曾經和新一佳、華潤並稱的廣東超市三巨頭,門店超百家。而自上市8年以來有4年虧損,累計淨虧損超過10億元,人人樂的營收規模也降至10年前。

超市關店潮背後是什麼?15家上市超市關了200多家

不斷上漲的租金和人員薪酬,讓整個行業都感受到經營壓力。依靠價格戰起家的人人樂,其在上市同行中毛利率最低,這讓它在新的競爭環境下愈加不堪重負。

行業調整、產品問題、關店後遺症、轉型受阻等重重迷霧之下,深圳第一連鎖超市將走向何方?

『華潤萬家:積極轉型求生』

近日,華潤萬家最新公告稱,在全國擁有3000餘家自營門店,2017年銷售額達1036億元。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2018年5月10日發佈的“中國快速消費品連鎖百強”中排名首位。

既然是"老大“,那說明自然是混得還算可以。不過從數據來看,2018年1-6月,華潤萬家開店4家、閉店3家,與去年同期開店4家、閉店0家相比,其門店調整力度也在明顯加大。

或許已經意識到了頹勢,華潤萬家開始積極佈局新零售,曾於4天內陸續牽手騰訊、京東、美團等平臺,準備牽手騰訊打造智慧門店,旗下2000多家門店也將陸續上線京東到家和美團外賣。

新開的門店與原有的門店略有不同,有的門店採用時下受消費者青睞的“超市+餐飲”模式,有的門店引入了自助收銀機,有的門店則打造了新的區域......

與此,『沃爾瑪“5公里死亡圈”理論也在破滅。曾經,有個關於沃爾瑪的“5公里死亡圈”的理論,即有沃爾瑪門店存在的方圓5公里內,其他零售業賣場都沒有生存空間。然而,在中國市場的接連關店,讓這個“神話”正在被現狀打破。


超市關店潮背後

不僅僅是上市超市,區域性的超市也迎來了關閉潮。到底超市關店潮背後是什麼呢?

其實筆者以為,超市關店更多的是在做資源整合。超市為了應對壓力,關閉經營不善的門店,積極轉型,佈局新零售超市。這一點可以參照近年來風頭正勁的盒馬鮮生。

在今年10月份,盒馬在全國13個城市一口氣開出20家新店。除北上廣深等一城市外,盒馬還首次進入江蘇南通和海南海口,開始啟動快速克隆模式。

超市關店潮背後是什麼?15家上市超市關了200多家

據盒馬披露的全國門店分佈圖,盒馬已進入16個城市,開出87家店,離盒馬年初定下的今年開到100家門店的目標很近了。

超市關店潮背後是什麼?15家上市超市關了200多家

其推出的1小時快送等服務更是爭奪了超市部分客流,開店1.5年以上的門店單點坪效超5萬,日均銷售額超80萬,遠超傳統超市。

超市關店潮背後是什麼?15家上市超市關了200多家

隨著模式的日益成熟,盒馬新店實現盈利的週期也大幅縮短,廣州開的門店當月就實現了盈利。按照年底前增加到100家店的計劃,盒馬即將進入全面盈利期。馬雲這步棋算是下對了!

中產階級崛起、消費主力群年輕化……在這個劇變的大時代,沒有什麼是永恆不滅的,這些超市企業有潰敗就有崛起,都在不停的更替,永遠固守一套,那你只能毀滅!

唯有不斷創新、突破,迎合市場需求才能走的更遠,不然下一個陣亡的名單裡或許就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