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到了,你知道「國慶」一詞何時出現嗎?

國慶節到了,你知道“國慶”一詞何時出現嗎?

“國慶”一詞,本指國家喜慶之事,最早見於西晉。西晉的文學家陸機在《五等諸侯論》一文中就曾有“國慶獨饗其利,主憂莫與其害”的記載。

國慶節到了,你知道“國慶”一詞何時出現嗎?

我國封建時代,國家喜慶的大事,莫大過於帝王的登基、誕辰(清朝稱皇帝的生日為萬歲節)等。因而我國古代把皇帝即位、誕辰稱為“國慶”。今天一般稱國家建立的紀念日為國慶。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慶節是聖馬力諾的國慶節。公元301年,聖馬力諾把9月3日定為自己的國慶節,一直延續至今。

國慶節到了,你知道“國慶”一詞何時出現嗎?

國慶節是每個國家的重要節日,但各國國慶節的名稱有所不同。世界上許多國家叫“國慶節”或“國慶日”,還有一些國家叫“獨立日”或“獨立節”,也有的叫“共和日”、“共和國日”、“革命日”、“解放日”、“國家復興節”、“憲法日”等,還有直接以國名加上“日”的,如“澳大利亞日”、“巴基斯坦日”,有的則以國王的生日或登基日為國慶,如遇國王更替,國慶的具體日期也隨之更換。

國慶節到了,你知道“國慶”一詞何時出現嗎?

因為國慶日是對國家喜慶事情的紀念,所以,每逢國慶日,世界上每個國家都要舉行不同形式的慶祝活動,以加強本國人民的愛國意識,增強國家的凝聚力。各國之間也都要相互表示祝賀。逢五逢十的國慶日,有的還要擴大慶祝規模。為慶祝國慶日,各國政府通常要舉行一次國慶招待會,由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或外交部長出面主持,邀請駐在當地的各國使節和其他重要外賓參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