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即將訪華:中日關係重大轉機

作者:龐中鵬 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員

近一段時間以來,中日兩國的外交互動相當頻密。9月12日,這種互動達到了高潮:習近平主席在俄羅斯符拉迪沃斯託克會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李克強總理則在北京會見了日本經濟界代表團一行。也是在同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方已向安倍首相發出訪華邀請。日本媒體放風說,安倍有意借今年10月23日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正式生效40週年之際,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如果安倍屆時實現訪華,將是他於2012年底再次擔任首相後首次正式訪華。

六年間日方對華立場與行動變化

安倍正式訪華是日方老早就提出的議題。但是,由於日方一手挑起的釣魚島爭端以及安倍及其內閣成員參拜靖國神社,中日關係從2012年開始就陷入了長時間的僵持狀態,安倍的訪華夙願就只能延宕至今。

在討論安倍訪華前景、推動中日關係重回正軌的議題之前,有必要簡單梳理一下安倍第二次執政近六年間日方對華立場與行動的變化之軌跡,從中找尋分析中日關係發展的內在規律。

(一)2013年12月26日,就在重新執政滿一週年之際,安倍悍然參拜了靖國神社,此舉自然遭到了中韓等亞洲鄰國的強烈譴責,中日關係滑向了歷史的最低點,歷史問題與之前爆發的島嶼主權爭端相互交織,中日關係處於僵持冷卻狀態。

(二)2014年11月安倍來華參加北京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給中日關係帶來一絲希望。當年5月日本自民黨副總裁高村正彥率團來華訪問,並在記者會上稱“日中關係出現狀況問題主要在日本,我們會以積極的姿態解決問題”。7月,安倍在日本國會一個委員會上表示自2012年底上臺以來還未能舉行日中領導人會晤“是一個很大的遺憾”,日中關係“不能破裂”。11月7日,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長谷內正太郎訪華,中日達成了四點原則共識。谷內還表示,四點原則共識非常重要,日方願意同中方相向而行。

11月10日,習近平主席應約會見來華出席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安倍。安倍表示日方願意落實四點原則共識,以此為新的起點推進日中戰略互惠關係改善和發展;日本決心繼續走和平發展道路,本屆日本政府將繼續堅持以往歷屆政府在歷史問題上的認識。

(三)2015年4月22日,在紀念萬隆會議60週年之際,習近平主席在雅加達應約會見安倍晉三。在會談中安倍表示十分希望改善日中關係,日中兩國發展互不構成威脅,日方願意落實雙方四點原則共識,願繼續堅持包括“村山談話”在內的以往歷屆政府在歷史問題上的認識,繼續走和平發展道路。他還表示日方認識到亞洲地區對基礎設施投資有巨大需求,願同中方探討有關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問題。

(四)2016年9月中國在杭州舉辦20國集團(G20)領導人會議。日本希望借這個國際多邊舞臺再次與中國舉行領導人會晤。安倍在當年3月就在日本參議院預算委員會表示,計劃出席這次峰會,並將盡力藉此之便促成日中領袖會談。9月5日,習近平主席在杭州會見安倍,強調要把握明年(2017年)中日邦交正常化45週年、後年(2018年)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署40週年等重要契機,推動中日關係向前發展。安倍表示日方重視對華關係,兩國是搬不走的鄰居,願努力同中方建立互信,希望按照日中達成的有關共識精神,努力改善兩國關係,並就相關問題同中方保持對話,並希望推進同中方在金融、貿易、環保等領域合作。

(五)201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週年,為中日關係走向和緩提供了重要契機。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日本派遣以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為首的代表團出席。5月16日,習近平主席會見二階俊博幹事長,後者向習近平遞交了安倍首相的三頁親筆信,信中釋放了對未來中日兩國關係發展的積極信號,表示希望今後加強雙方高層對話,在合適的機會下推動雙方首腦互訪。對“一帶一路”倡議,安倍在信中表示希望加強中日兩國間的對話與合作。

7月,習近平主席在G20漢堡峰會期間與安倍舉行會晤。安倍表示,日方願同中方一道,努力推動形成兩國關係改善的勢頭。中日分別為世界第二、第三大經濟體,對國際和地區事務有重要影響。日方願同中方加強高層交往並開展機制性交流,深化經貿、金融、旅遊等合作並探討“一帶一路”框架下合作,通過擴大青年交流等增進國民友好感情。

9月28日,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在東京都內的酒店裡舉行慶祝建國68週年與中日邦交正常化45週年慶祝酒會,安倍現身酒會。這是安倍執政以來首次出席這樣的活動。外相河野太郎也一同出席酒會並發表了講話。

11月11日,習近平在越南峴港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會見安倍。安倍表示日方願同中方一道努力,以明年日中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週年為契機,推動兩國戰略互惠關係繼續向前發展,希望同中方加強高層交往,開展互惠共贏的經貿合作,積極探討在互聯互通和“一帶一路”框架內合作,並希望中日深化旅遊、文化、青少年等交流,日中將於2020年和2022年相繼舉辦夏季奧運會、冬季奧運會,日方願就此同中方開展交流合作。

11月13日,在菲律賓馬尼拉出席東亞領導人系列會議間隙,李克強總理會見安倍。安倍表示,中日兩國作為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經濟體,擔負著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大責任。日方願基於構建日中戰略互惠關係的思路,堅持雙方互為合作伙伴,互不構成威脅,加強高層交往,鞏固雙邊關係改善勢頭。日中經濟發展對雙方互為機遇,兩國經濟互補性強,希望雙方加強經濟對話,探索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互聯互通建設,進一步擴大互利共贏的合作。

消融堅冰重回正軌的有利時機

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週年的紀念年份,中日關係迎來了消融堅冰、重回正軌的有利時機。

5月8日,應安倍首相邀請,李克強總理抵達日本出席第七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並對日本進行正式訪問。這是中國總理時隔八年對日本進行正式訪問,且是在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週年之際訪問日本,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安倍打破慣例,幾乎全程陪同參加從首都到地方的所有場次活動,同李克強總理共同面向兩國人民和國際社會釋放了推動兩國關係向好發展的積極信息。

在與李克強的會談中,安倍表示,去年以來日中關係得到切實改善,雙方重啟日中經濟高層對話並實現外長互訪。日方願以李克強總理此訪為契機,繼承前輩精神,持續改善並推進日中關係,推動將戰略互惠關係落到實處,構築更加成熟的日中關係。日方願同中國加強政治互信,保持高層往來,加強在國際和地區問題上的溝通協調,繼續推進雙方重點領域合作,共同維護自由貿易體制,維護基於規則的公正、開放的多邊體系,進一步擴大投資、旅遊、文化、食品、減災、海洋開發等領域交流合作。

通過梳理安倍重新執政近六年來對華立場與行動的變化,可以發現,歷史與領土主權問題,是中日關係中高度敏感的問題。什麼時候日方觸動了這兩大問題,什麼時候就會給中日關係造成影響甚至是“致命”的影響。歷史與領土主權問題涉及中國人民的民族感情與尊嚴,是事關全局的根本性問題,日方不能存有僥倖或者模糊的心態,以為通過打“歷史牌”就可以起到牽制中國的作用,這種手法可能會給日本首相延續執政帶來某些作用,但用在中日關係上,則起到的是反作用,乃至是中日關係的“毒藥”,不能帶來任何建設性的作用。

40年前締結的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凝結了兩國老一輩領導人的心血。條約的核心精神是“和平友好”,重溫條約精神,為的是以史為鑑、面向未來。安倍若真能在條約正式生效的10月23日正式訪華,當是一件有紀念意義的大事,對中日關係重回正軌,會起到積極的作用。“解鈴還須繫鈴人”,安倍在歷史問題上走錯了一步棋,那麼,安倍也應在歷史問題上總結經驗教訓,做到在歷史與領土主權問題上慎重行事,並約束右翼勢力的出格言行,以實際行動與中方相向而行,開啟中日關係下一個40週年的和平友好黃金期。

(本文首發於《世界知識》雜誌2018年第19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