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鄭國戰勝蔡國的這次戰爭,是占了小便宜吃了大虧?

大家可能都聽說過一句俗語叫貪小便宜吃大虧,這句話的意思淺顯易懂,不用解釋大家肯定也都明白。而歷史上就有很多類似這種“佔了小便宜,吃了大虧”的故事,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講上其中一個。

春秋時期各個國家互相打仗是家常便飯,經常是一個國家打另一個國家,這個國家再打回去,就這樣,你來我往,打來打去。有一年鄭國閒著沒事了,就想去打一仗,贏點兒戰利品回來。當時鄭國執政的是鄭穆公的兒子子駟,子駟的幾個兄弟都是政要大臣,他們一起執掌鄭國。既然想贏戰利品,就得挑選一個好打的國家,挑來挑去就挑中了蔡國。

為什麼說鄭國戰勝蔡國的這次戰爭,是佔了小便宜吃了大虧?

春秋時期 影視劇照

所以子駟就派他的兄弟,子國和子耳,帶兵攻打蔡國。蔡國這個小小的國家當然不是鄭國的對手。最後鄭國大勝歸來,帶回來許多戰利品。鄭國的人民也不知道打仗的原因是什麼,只是看到自己國家打了勝仗,所以載歌載舞,非常高興!但是在大家都沉浸在歡樂之中的時候,有一個人顯得很憂愁,這個人名叫子產,他就是這次帶兵攻打蔡國的將領子國的兒子。子產這個人呢,從小就很聰明,很有主見,他看待問題的角度總是那麼與眾不同!但是為什麼鄭國打了勝仗,子產卻表現得很憂愁呢?聽小編繼續往下說!

為什麼說鄭國戰勝蔡國的這次戰爭,是佔了小便宜吃了大虧?

古代戰爭 影視劇照

打了勝仗,所以子國就在家裡召開慶功宴,請了一大幫的親朋好友。在宴會上,大家都很高興,輪番對著子國溜鬚拍馬,子國也很得意。但是他轉頭卻看見兒子子產不是很高興,就疑惑地問子產:打了勝仗,大家都這麼高興,為什麼你卻悶悶不樂愁眉苦臉的呢?子產回答父親說:“爹,我們這樣的小國夾在大國之間,應該儘量避免使用武力,我們這次動用武力取得了勝利,不是什麼好事啊!我們攻打了蔡國,楚國一定會討伐我們的。我們又打不過楚國,能不投降嗎?要是我們投降了楚國,晉國肯定不幹啊,等晉國人來了,我們還得投降。然後楚國就會再來,這樣你來一錘子,我來一榔頭的,最後倒黴的還是我們鄭國啊!”

為什麼說鄭國戰勝蔡國的這次戰爭,是佔了小便宜吃了大虧?

古代戰爭 影視劇照

子國聽完大怒,雖然嘴上臭罵子產不應該胡說八道,亂談國家大事,但是他心裡明白,兒子說的話有幾分道理。果然,後面發生的事情,印證了子產的話。當年冬天,楚國就打上門來,鄭國當然打不過,只好投降。第二年,晉國又入侵鄭國,鄭國又向晉國投降;這還沒完,緊接著,又輪到楚國來,鄭國只得再次投降!

所以說,小便宜佔不得,鄭國打蔡國這件事上就說明了,佔小便宜,吃大虧啊!

為什麼說鄭國戰勝蔡國的這次戰爭,是佔了小便宜吃了大虧?

春秋時期 影視劇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