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詠和金庸先後離世,誰對社會的貢獻大?對此你怎麼看?

歐陽修航母


沒有可比性!但從社會影響力以及貢獻的話金庸老先生比李詠要強多了!李詠開創了中國電視綜藝娛樂時代(主持風格),雖很難取代,但會有後來者居上!但是金庸老先生所開創的武俠時代,造就了多少影視明星大腕!光這個可能就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而且金庸老先生不僅僅是文學造詣登峰造極,早年還創辦了《明報》,對香港的新聞業也勞苦功高。另外金庸老先生還是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政治體制小組負責人之一,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執行委員會委員,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等等,他對香港的貢獻可以說是居功至偉!當然本人也特別喜愛李詠!真的是看著他的節目長大的,沒必要放一起比較!送別兩位!一路走好!


WJW◣自鏹№息◢-


沒可比性,你和李詠有仇?你心裡應該有明確的答案還提出這樣的問題,明顯是李詠的仇家。

金庸老師的書能流芳百世,你拿一位震古爍今的文壇巨匠與一個電視主持比,你是不是居心叵測?





—飄流的雲—


成天比誰貢獻大?不就是想多賺點回復嗎?拿走不謝。



光生伏特Glass


金庸先生一代文豪,文曲星下凡,笑傲江湖,驚豔華夏,用一個個生動的武林俊男美女演繹纏綿曲折的愛情故事,訴說著人間的喜怒哀樂和愛恨情仇,呼喚社會的良知正義,歌頌真善美!金庸先生是國人的驕傲。現在武俠小說鋪天蓋地,霸刷熒屏,但論其文學性、藝術性和思想性,他們連金庸先生的孫子輩的資格都不夠!

李詠先生性情中人,主持節目率真開朗,不假不做,令人喜愛。其病逝後國人紛紛致意示愛,更多的是屬名人八卦消費,湊湊熱鬧,刷刷存在感或故作君子狀。

金庸先生與李詠先生不是一個級別的人!他們都是中華民族優秀兒女。金庸先生更是優秀中華民族兒女的代表之一!


曉霧28


李詠和金庸都是80、90後熟知的老朋友,而8090正是網絡時代的主力軍,所以舉國刷屏並不奇怪。

如果說誰貢獻大的話,毫無疑問是金庸先生,金庸的作品可讀性和流傳行無可匹敵,改編的影視、遊戲作品更是多如牛毛。毫不誇張的說,金庸將和羅貫中、吳承恩、魯迅一樣,永遠活在華人的心中。

但對我個人來說,李詠的離去更加悲痛和惋惜,小時候娛樂項目不多,每到週末最期待的就是和爸媽收看《幸運52》和《開心詞典》,李詠就像是一位鄰家大叔一樣,伴隨著我們的成長,後來離家上大學,放假回家最喜歡的還是李詠的《非常6+1》,再後來出遠門工作了,一年到頭只有過年才能回家,看的還是李詠主持的春晚。離家在外,每次在電視上看到李詠就像回到家一樣親切。而且李詠才50歲,走的那樣安靜,像是多年不見的老朋友,再聽到消息,竟已是陰陽相隔。。。




幹嘛滴呀


近三天,兩位名人相繼離世。李詠對我來說,絕對是從小看到大的,央視凡是有名的節目,大部分都是李詠主持的,先說《非常6+1》,相信沒有人沒看過吧?金庸,提起金庸,想到的就是武俠,可以說武俠就是金庸所創(當然還有古龍和梁羽生)。

首先說李詠,被稱為“中國身價最高的男主持人”,曾主持的《幸運52》更是獲得收視第一高。

說起他的貢獻,可以說是非常大的。首先,他是唯一一位能讓一家老少蹲在電視機旁等待出現的主持人,也是當時街坊鄰居的談資。其次,李詠是央視的象徵,“年度最佳娛樂主持人”“中國最具價值的節目主持人”等等,這些足以說明李詠的地位。

再說一下金庸,創作了15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而且每一部都可以稱之為經典,我認為其巔峰之作是《天龍八部》,四年才創作完成,被稱為集大成之作。

金庸的地位用一件事概括:中國作協在受到金庸逝世的消息之後,第一時間發文稱是中國文學事業的巨大損失。這足以說明其文學地位。說起金庸的貢獻,第一件就讓人震驚,他曾參與香港法律的基本法建立,與鄧小平的“一國兩制”方針完全符合。對於普通人來說,金庸讓武俠小說更具有文學性。


金庸和李詠我認為兩人是沒有辦法比較的,一個是主持人,一個是文學大師,完全屬於兩個領域的人。真要比較的話,我個人覺得金庸的貢獻大,畢竟文學價值是無法衡量的。



鯨魚電影


為什麼要比較貢獻?每個生命都是有價值的,最起碼對你的家庭是有價值的。我們拿貢獻大小來作評價,有什麼意義?是活的時候,給錢多,還是死的時候,墓園上檔次。我不是不佩服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如今世界,物質已經不再匱乏,對社會貢獻大的人,相對可以獲得大收益,恰恰相反,一個只有微薄力量的人,他的付出,只能維持一個家庭的存活,他對社會的貢獻也許是微乎其微,這樣的人更多,我們以貢獻來評判價值,這樣的人是不是可以不計,是不是可以忽視,所謂草民,命如草笈。實際上真正的文明社會,它重視的更應該是弱勢群體,幫助的更應該是能力弱的人群,只有落後的統治者,才會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按所謂的“貢獻”大小來區分對待。


三木寶寶1


雖說他們都屬於文化領域裡的重量級人物,都在各自的領域鳳毛麟角,在公眾面前掛上了號,自然就會多吸引眾多眼球。

查先生一生勤於耕耘,與筆墨結下了不解之緣,一生創作了十餘部現代武俠小說,在文字上極具代表性,成就了他現代武俠小說傑出的旗幟性人物,也奠定了他在當代武俠小說中不可撼動的盟主地位。查先生還是一位著名的商人和哲學家,教育家。

李詠作為央視著名主持人,風趣,圓滑,幽默。無論是在" 幸運52 “還是在“ 非常6+1 “的節目主持中,都有他在藝術上的獨到之處,舞臺形象極具親和力,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和喜愛,他的舞臺獨特魅力已經深入人心。

他們倆一個是在舞臺上展示智慧,深深吸引著觀眾。另一個勤於在筆下耕耘,成就了無數顯赫的武俠明星。由於他們不在一個領域,查先生和李詠就沒有可比性。他們倆一個是江湖留不住,意在歸西。另一個是與病魔做戰鬥,不幸英年早逝。我們就不必再拿他們做調侃了,願他們一路走好,相聚天堂,做一對有緣的鬼雄吧。


老蔣閒言


沒有可比性,李詠在住持界是一股清流,實屬難得。金庸在文學界,有些崇高的地位,可以說世界上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書,沒讀過金庸書的人,很少的,如果從地位供獻上來講,金庸是遠超李詠的。

他們二人都是凱模式人物,對得起公眾人物稱呼,李詠,金庸都是正能量的人物,他們值得每一個學習,有的人死了,他們卻永遠讓人銘記,有的人沒死,但在人心中他們早死了!如什麼冰,什麼褲子!

要想讓人敬仰銘記,李詠,金庸是榜樣!他們二人在自己的行業沒有可比性,但二人的道德是一樣的!德藝雙馨!


君1687060


私以為,金庸先生對中國的貢獻更大,不僅在於金庸先生代表的眾多武俠大家筆下的武俠世界,成為了中國人獨特的文化符號,更在於金庸先生在書中注入了家國情懷。打一個不恰當的比方,金庸先生之於當代中國,就像陸游之於南宋,一句“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吟唱出的是對百餘年前失地的期盼,而金庸武俠小說創作的年代,正好趕上第一代土生土長的港人的青年時代,這些從未到過內地的港人,通過金庸先生筆下的人物,以及人物在大漠、草原、山谷、城市發生的故事,構築了樸素簡單,但又難能可貴的愛國情懷。反觀今天年輕一代的港人,在各種價值觀、世界觀的衝擊下盡顯迷茫,直到現在也沒有人能接下金庸先生的班,讓年輕人從心底裡認同中國這個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