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越是專家,越不會說「人話」?

專家都不會說人話。

這是大部分人的印象。

專家們的發言和文章,有太多拗口的術語、奇怪的概念,把我們繞得暈頭轉向。

為什麼越是專家,越不會說「人話」?

甚至有人說他們就是故意的。如果讓大家都聽明白他們說的是什麼,那他們就失掉專家的權威了。

其實,大部分專家並不是有意的。

他們只是不知道,自己說的不是人話。

為什麼會這樣呢?《風格感覺》的作者史蒂芬·平克給出了最好的解釋。

史蒂芬·平克自己就是一位專家,他是哈佛的心理學教授,著名的認知心理學家,同時還是語言學家。他也是一位科普作家,他的作品本本經典。

為什麼越是專家,越不會說「人話」?

這一本《風格感覺》,不是科普書,而是寫作指導書,專門教大家在寫文章,尤其是科普類的文章時怎麼「說人話」

為什麼越是越不會說人話呢?我們必須理解三個概念:知識的詛咒組塊化功能固著

知識的詛咒

有一本書叫《知識大遷移》,作者威廉·龐德斯通是美國著名的知識作家,這本書描述的是他對於美國民眾知識水平的觀察。

其中有兩個小調查,讓我印象極其深刻。

為什麼越是專家,越不會說「人話」?

大家對於這三個圖標一定不陌生,在手機、電腦、iPad 上我們總能看到,龐德斯通拿這些圖標,在美國大學生群體中去做調查,不是一般民眾哦,而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群體哦,右邊這個百分比是什麼呢?是不認識圖標的人所佔的比例。

25% 的大學生不認識 「WiFi」 的圖標,

48% 的大學生不認識「搜索」的圖標,

60% 的大學生不認識「分享」的圖標。

下邊一張圖更有意思了,是大家在車站和機場經常能看見的指示圖標,書中的圖標是美式的,我給換成在中國常見的樣式了。

為什麼越是專家,越不會說「人話」?

17% 的人不認識「禁止通行」

42% 的人不認識「急救」

最恐怖的來了,有 95% 的人不認識「出口」的圖標,不知道美國人民是怎麼逃出機場的。

這兩個例子說明,很多我們認為已經普及的知識,還沒有被那麼多人掌握。

你掌握了一種知識,你就不能理解,那些沒有掌握這種知識的人,他們是怎麼想的。

這就叫做「知識的詛咒」

為什麼越是專家,越不會說「人話」?

大家在平時可能都會有這樣的時候,不論是給自己的小侄子輔導功課,教自己的朋友開車,帶公司的新人,免不了有一個時刻,你會感覺,這件事情我已經講得這麼明白,怎麼你還是不會呢?

這個時候,就是「知識的詛咒」。

一種知識,就像是一條大河,對於已經渡過河的人來說,回頭看的時候,會感覺並不算很難。他站在河的對岸,就不能明白還沒有渡過河的人,他們看到的困難。

就像我們不能理解,那 95% 不認識出口圖標的美國大學生,是怎麼從機場逃出來的。

那些不說人話的專家,真的不知道自己說的不是人話嗎?是的,因為「知識的詛咒」,他們真不知道。

如何打破知識的詛咒呢?單憑自己,根本沒有辦法,唯一的辦法,就是從讀者的世界裡獲得反饋信號。

為什麼越是專家,越不會說「人話」?

把文稿給那些與目標受眾相似的讀者看,看看他們能否看懂。

這一點做得最好的,竟然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

白樂天每作詩,令一老嫗解之,問曰:「解否?」嫗曰解,則錄之;不解,則易之。

白居易寫好一首詩,就會念給一位老大媽聽,如果大媽能聽懂,就算寫好了,如果大媽聽不懂,白居易就寫得再淺顯一些。

白居易寫作法,你值得擁有。

組塊化

人的記憶是有限的。實驗證明,大多數人一次只能記憶 7 項內容。這就好比我們的大腦裡只有 7 個抽屜,裝滿了,就很難再裝了。

比如下邊有 14 個字母,你可以試一試,想要一下記下來,非常不容易。

C、P、U、I、C、B、C、W、I、N、F、I、F、A

可是沒有人規定,大腦裡的每個抽屜只能裝一個字母,所以我們可以把 14 個字母分組:

CPU:電腦的中央處理器;

ICBC:中國工商銀行的縮寫,網友調侃讀作「愛存不存」;

WIN:Windows 操作系統的簡稱;

FIFA:國際足球聯合會的縮寫,也是一款特別好玩兒的遊戲。

這樣,我們只用四個抽屜,就能把這些字母裝進大腦。

這個過程,就叫「組塊化」

為什麼越是專家,越不會說「人話」?

大部分提高記憶的小技巧,背後的原理,都是組塊化。

我是個出門很容易丟三落四的人,後來有個朋友教了我一招,我只要記住「伸手要錢」,也就是身份證、手機、鑰匙、錢包,出門前檢查一下,就不會忘東西了。

你看,這就是「組塊化」,原本是四件東西,需要佔據大腦中的四個抽屜,現在只需要一個抽屜就可以了。

組塊化不僅是我們提高記憶的小竅門,更是人類交流信息、傳遞智慧的最好工具。

上學的時候,不論是哪一個學科,都要記無數的術語。這些術語,就是知識的「組塊化」。如果你在電腦上想要傳個文件給別人,往往會先打個壓縮包,因為文件體積小,傳起來快。

不論是術語、還是縮寫,這些「組塊化」,就是知識的壓縮包,提高了人和人之間傳遞信息和智慧的效率。

為什麼越是專家,越不會說「人話」?

可是,如果對方接收了壓縮包,卻沒辦法解壓縮,那就麻煩了。你還要傳給他解壓縮軟件,等著他安裝好,再去打開壓縮包,反而更費時間。

這就是專家使用術語和普通民眾交流時的狀態。每當他拋出一個術語,就像是給我們傳了一個壓縮包,卻沒給我們裝解壓縮的軟件。

那麼,他不知道我們不會解壓縮嗎?

不知道。

因為「知識的詛咒」。

怎麼解決呢?辦法有兩個。

第一種方法,還是打破「知識的詛咒」的那個方法,把文稿給那些與目標受眾相似的讀者看,看看他們能否看懂。

第二種方法,就是自帶解壓縮軟件。

為什麼越是專家,越不會說「人話」?

比如在第一次出現術語時,要使用全稱,後邊附上「以下簡稱 XXX」。

或者在書的最後附上一張「縮寫表」或「術語表」。

功能固著

心理學有一個經典的實驗:老師給每位學生髮一根蠟燭、一盒圖釘,讓大家把蠟燭固定在牆上,而且蠟油不能滴到地上。

大家都想方設法用圖釘把蠟燭釘在牆上,結果都失敗了。

正確的方法,是把圖釘的盒子空出來,把盒子釘在牆上,再把蠟燭放在盒子裡。

大多數人沒有發現這個辦法,是因為他們認為盒子只是用來裝圖釘的,不是一個獨立物品。

為什麼越是專家,越不會說「人話」?

這種對事物功能的刻板印象,就是「功能固著」

互聯網產品經理們,有一句經典的吐槽:

在手裡拿著錘子的人看來,所有的東西都是釘子。

這也是一種「功能固著」。

專家們也會常常犯這種毛病,他們對於術語、概念就有這種刻板印象,認為脫離掉術語和抽象概念,就無法交流。

久而久之,就變成了沒法「說人話」。

比如下邊這三句話

參與者在良好乃至優異的隔聲測試條件中參加考試。

機場內以及附近地區的管理行動,無助於減輕飛機在起降期間遭到飛鳥撞擊的風險。

食物攝取方式和身體質量指數之間存在正相關關係。

明明可以說成

我們在安靜的房間裡組織學生考試。

在機場附近捕鳥,不能減少飛機起降時和鳥類相撞的次數。

越吃,越胖。

術語和抽象概念,明明是幫助我們提高交流的效率,可是「功能固著」使得他們被濫用,讓給交流變得更困難。

走到這裡,我們終於看明白,為什麼越是某個領域的專家,越沒法用淺顯的語言和大眾來交流了。

因為「組塊化」,他在學習的過程中,大量使用術語、縮寫、抽象概念,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學習效率。

可是在這個領域越久,他對於術語的「功能固著」也會越強,也就越不願意脫離術語來交流。

因為「知識的詛咒」,他意識不到,這些術語、抽象概念,反而讓他和大眾的交流更困難了。

作為一個普通讀者,想清楚這個問題之後,我就越發佩服那些努力把科普變得更有趣的科學家了。

相當於他們跋山涉水去探險,越是優秀的人,向前走得越遠,而他們願意不辭辛勞,折回來走到我們身邊,再扶著我們重新走一遍這段旅程,讓我們看到山那一邊的風景。

比如像伽莫夫的《物理世界奇遇記》就是這樣,他能用有趣的故事和通俗的事物,為我們解釋清楚相對論、量子力學的前沿概念,真的是非常不容易。

為什麼越是專家,越不會說「人話」?

向大家強烈推薦這本書。

而作為一名寫作者,想清楚這個問題,對自己會更有幫助。

要時時審視自己,看看自己是否陷入了「知識的詛咒」。這不僅是提高自己文章的閱讀量那麼簡單,這還是一種修行,讓自己抱著更開放的心態面對別人,面對世界。

正如史蒂芬·平克所說:

要一直努力跳出自己狹隘的思維模式,發現別人的所思所惑。

雖然這不一定能使你在生活各方面都變成更好的人,但它將成為你對他人保持恆久善意的源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