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名單(19家)

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名單(19家)

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Self-dependent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Area)是指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在推進自主創新和高技術產業發展方面先行先試、探索經驗、做出示範的區域。

中國國家科學技術部指出,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對於進一步完善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等方面將發揮重要的引領、輻射、帶動作用。

自2009年國務院批覆建設中關村國家自創區以來,經過9年的建設發展,國家自創區數量已達到19個,已成為我國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形成了系統佈局、多點輻射、全面帶動、引領發展的良好態勢,已經成為支撐引領區域發展的創新高地,培育壯大新產業新動能的重要引擎,匯聚高端創新資源和要素的重要載體,開展國際科技競爭與創新合作的前沿陣地。

九年來,國家自創區持續保持較快速度發展:

一是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高水平創新成果不斷湧現。國家自創區已成為我國創新活動最活躍、創新投入強度最大、創新成果最豐碩的區域。中關村在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領域產生了一大批國際領先的技術和產品。

二是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創新型特色產業集群不斷壯大,轉型升級新引擎作用不斷增強。東湖國家自創區的光電子信息產業,光纖光纜產量全球第一,市場份額佔了全國的50%、全球的25%。

三是創新創業蔚然成風,“雙創”領頭羊作用日益凸顯。形成了從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到產業園區的完整創新鏈條和良好創新生態。成都國家自創區以“菁蓉匯”創業品牌為核心,打造菁蓉國際廣場創新創業旗艦,全區在孵企業超過7500家。

四是開放合作深度廣度不斷拓展,輻射帶動作用顯著增強。北京中關村、武漢東湖、上海張江、深圳、蘇南、天津濱海、西安等7個國家自創區對所在地區GDP增長貢獻率都超過20%。

五是成為改革先行先試“探路者”,體制機制創新取得重要突破。中關村先後試點了16項政策,其中12條政策經其他國家自創區進一步試點後推廣到全國實施,在全國產生了積極反響。

自2009年啟動以來,國務院共批覆建設國家級自主創新示範區19家,涉及52家國家高新區。

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名單(19家)

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名單(19家)

資料來源於科技部等網站,科塔學術( https://www.sciping.com )進行了整理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