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經典中考原題,做完少丟18分|滿分閱讀

初中生经典中考原题,做完少丢18分|满分阅读

初中生经典中考原题,做完少丢18分|满分阅读
初中生经典中考原题,做完少丢18分|满分阅读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題。(18分)

槐花飄香

申琳

小區牆角的槐花開了,滿樹潔白的花朵,映著湛藍的天。這一串串小花,把我的思緒帶回滿村飄著槐花香的故鄉。

故鄉,是中原大地一個極平常的村莊,幾十戶人家,房前屋後長滿樹木,柳、楊、桐、杏、梨……最多的,就是春天繁花滿樹、夏天濃廕庇日的槐樹。每年農曆三月,是槐樹平凡生命中最燦爛的時光,一串串槐花掛滿枝頭,整個小村的天際變得晶瑩透亮,空氣中瀰漫著甜甜的、淡淡的清香。

槐花香,香在枝頭。從村小放學回家的兒童,一路追逐嬉鬧,槐花香越來越濃,就知道村子越來越近,離家已經不遠。進得村來,一群孩子中突然有人停下腳步,用鼻子使勁嗅了嗅,說了句,“真香!”後面就只聽見一片“呼哧呼哧”的嗅鼻子聲。“香不香?”帶頭的孩子高聲問。“香!”一群人齊聲吶喊起來,伴隨的是一陣開心的大笑,喊聲和笑聲,驚得一群麻雀撲稜著翅膀飛過頭頂。

槐花香,香在嘴裡。小夥伴們手裡悠閒地甩著書包或是外套一路走回家,就像手裡轉著一個風車。進了小院,放下手中的“風車”,扛出來的是一個特別的工具:一根長長的竹竿,頂端綁一把鋒利的鐮刀。人人手持這個工具,開始仰起頭,揀那些開得最多、最盛的槐花采摘,手起鐮刀落,一串串、一枝枝槐花像大片雪花一樣從樹上掉落。大孩子從樹上採,小孩子從枝上捋,有人早經不住這又甜又香的花兒誘惑,團起槐花就往嘴裡塞,那一絲絲清香就從舌尖甜到心底……

邊吃邊採,最後把一筐槐花交給母親,眼看著母親拌上面粉,放在大鍋裡開始蒸。做作業的大孩子、看小人書的小孩子,就心不在焉地一會兒歪過頭看看忙碌的母親,一會兒跑到廚房問上一句“快熟了吧?”好不容易等到出鍋,不知道嚥了多少口水的孩子早抱著碗站在灶臺前。

開飯時,母親用飯盆端出一大盆槐花蒸菜,放在院子前面槐樹下的地上。旁邊一隻大碗,盛著半碗蒜汁作調料,上面漂一層香噴噴的芝麻油。父親還是農村人吃飯的標準姿勢,蹲在飯盆前,背靠著那棵槐樹,大塊大塊夾起槐花蒸菜,蘸著蒜汁吃得慢條斯理,而像父親一樣背靠槐樹端著飯碗的孩子們,早已狼吞虎嚥了……一陣風吹過,樹上撲簌簌飄下來一朵朵槐花,落在農村人泥土的“餐桌”上,落在孩子的飯碗裡、頭髮間。

前幾天,妻在郊外農村辦事,買了一袋槐花回來,母親驚喜地拌上面粉做了一頓槐花蒸菜,調料依然是澆了芝麻油的蒜汁。看我埋頭吃得津津有味,兒子也拿筷夾一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童年味道。父親一旁笑吟吟問我:“還記得家門口那棵背靠著吃飯的槐樹嗎?”三十多年前的情景,如今講起彷彿就在昨天。

槐花香,香在田間。三月槐花開時,麥苗才剛打苞,農活並不算忙,勤勞的農民卻總也閒不住,開始把家門口攢的綠肥一鍬鍬挖起來,裝在牛車上拉到田頭。伯父家的綠肥堆邊有棵槐樹,他用鍬挖綠肥,總有一些槐花飄落綠肥裡、牛車上,星星點點,如從泥土裡冒出來的小花。那些日子的傍晚,等我放了學,我牽牛,伯父拉著一車綠肥,緩緩走過槐花飄飛、清香四溢的村莊。

如今,伯父去世快一年,他院內的那棵老槐樹,不知道是否和往年一樣開得滿樹潔白……

在這座江南城市,不知是誰,在小區牆角種下一棵槐樹。也不知何時,我突然抬眼看到它就近在咫尺。我會靜靜地站在這棵槐樹下,呼吸著那一縷縷淡淡的槐花香,彷彿置身於我那遠隔千里的故鄉。

(人民日報)

閱讀題目

17.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兩項是(6分)

A.文章第一段由小區裡的槐花開了,聯想到飄著槐花香的故鄉,開篇點題,引出下文對故鄉的回憶,行文簡潔自然。

B.有小孩子“團起槐花就往嘴裡塞”,是因為他們經不住槐花香味的誘惑,已經等不及吃槐花蒸菜了。

C.作者善於抓住細節刻畫人物心理,比如在寫等待槐花蒸菜出鍋時,用“心不在焉”一詞,就形象地刻畫出孩子們的期待心理。

D.看我吃得津津有味,兒子也愛上了槐花蒸菜,拿筷子夾了一塊,我們家的故鄉情愫也開始傳承到兒子身上。

E.伯父院裡的老槐樹“不知道是否和往年一樣開得滿樹潔白”,在平靜的敘述中,飽含著對伯父和故鄉的懷念之情。

18.文章回憶童年生活,充滿童年生活的情趣。請以第③段為例,進行簡要分析。(4分)

19.文章以“槐花飄香”為題,有什麼好處?請簡要分析。(4分)

20.本文語言富有表現力。請結合加點詞語,分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的表達效果。(4分)

父親還是農村人吃飯的標準姿勢,蹲在飯盆前,背靠著那棵槐樹,大塊大塊夾起槐花蒸菜,蘸著蒜汁吃得慢條斯理。

先思考再看答案解析

17.B D

18.文章繪其聲描其行描摹其態,均能抓住兒童特點。(1分)繪其聲,一人問說,眾人吶喊應和,喊聲和笑聲交織在一起;描其行,“呼哧呼哧”嗅鼻子聲的模擬,(2分)這些描寫把兒童的天真爛漫描寫得栩栩如生,充滿童趣。(1分)

19.“槐花飄香”是作者對故鄉的深刻回憶,以此為題,能形象、集中地表達對故鄉的深切懷念之情;(2分)“槐花飄香”又是本文行文的線索,文章圍繞“槐花飄香”展開對故鄉的回憶,線索分明,內容集中,易於表現主題。(2分)

20.運用“蹲”“靠”等動詞,描寫父親吃飯的姿勢,充滿鄉村生活氣息;(2分)運用“大塊大塊”“慢條斯理”等形容詞描寫父親吃蒸菜的情態,表現了父親樸實、沉穩的性格特點,形象逼真。(2分)

初中生经典中考原题,做完少丢18分|满分阅读初中生经典中考原题,做完少丢18分|满分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