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須強化耕地「三位一體」源頭保護

新時期須強化耕地“三位一體”源頭保護

上週,自然資源部新“三定”規定正式發佈。最關心的耕地保護赫然在列,讓人頗感欣慰。

耕地是當代中國最寶貴的自然資源,是農業生產之要、糧食安全之本、生態安全之基、社會安定之依。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決定了中國必須施行世界上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節約用地制度和生態環境保護制度。

落實源頭嚴防的生態文明建設新思想,增加人民群眾的福祉,支撐高質量的經濟增長,發力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新時代、新使命下的中國行政管理新體制序列中,耕地資源保護不可或缺。

新時期須強化耕地“三位一體”源頭保護

中央明確提出,耕地資源保護是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其實質,是宣告在部門間割裂、肢解耕地整體保護錯誤思想的破產,所謂你管數量、我管質量、他管生態的扯皮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對立統一是運動的基本規律。耕地資源保護也一樣服從對立統一規律。“三位一體”的統一,並不排斥源頭、過程、後果諸行政管理環節上的側重。耕地資源保護的源頭嚴防必須無條件地貫徹“三位一體”,從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規則、生態系統修復和綜合治理上加以落實;過程嚴管,被管理對象是耕地的承包者、經營者,管理主體責任則是耕地被用於生產經營的管理部門,監督主體則是源頭嚴防責任主體部門和後果嚴懲責任主體部門;後果嚴懲,管理責任主體是顯而易見的,從科學管理出發,後果嚴懲責任主體部門,當然要靠前過問,用典型案例來不斷完善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嚴懲不作為、亂作為。

新時代的耕保工作,面臨艱鉅的補短板任務。一是切實端正態度,拓展行政管理維度;二是切實夯實基礎,全面真實地摸清耕地資源家底,掌握每一塊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的數量、質量、生態狀況及其利用水平;三是切實扎牢制度的籠子,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做好耕地資源保護法律的頂層設計,解決好法律“打架”問題;四是切實提升治理現代化水平,各級耕地保護幹部必須真懂、真會、真想、真幹,牢牢守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這道防線。

新時期須強化耕地“三位一體”源頭保護

必須承認,由於歷史和認識的原因,土地科學與技術的發展水平嚴重落後於當代土地資源管理的現實需要。土地科技成果、手段,土地科技創新的平臺、項目、人才和隊伍嚴重不適應形勢的迫切需要。幾代土地管理人一茬接著一茬幹,為土地科技發展、土地學科建設傾注大量心血、投入大量資源,推動土地科技工程與土地科技創新的融合進步,取得了顯著成績。必須清醒看到,中國土地科技創新所面對的科學問題、關鍵技術難題是其他先進國家所沒有的,中國土地資源短缺程度、對土地長期且持續高強度的開發利用世所罕見,中國土地科技難題只能靠中國科學家自己來解決。新時代的耕地資源保護,不能沒有耕地保護科技創新。

耕地資源保護,不僅是對當代中國負責,更是對未來中國負責。我們必須,也有決心、有信心、有能力書寫好當代中國耕地資源保護的新篇章,用科技創新架起對耕地的“三位一體”保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