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盤煥新生,挖礦就靠它——ORICO 3588US3側記

老盤煥新生,挖礦就靠它——ORICO 3588US3側記

一、一個比較充分的剁手理由

“區塊鏈”、“數字錢包”、“比特幣BTC”、“以太坊ETH”這些概念讓“挖礦”這個詞成為了科技圈的熱門詞彙,對於國內大部分人來說,區塊鏈是什麼?數字貨幣為何有內在價值?這些問題都還是懵逼狀態,但是隻要有利益,我們只需要遵循哪種數字貨幣能賺錢就搗鼓啥的邏輯,“挖礦”的興起便理所當然了。

不過話說回來,原來“挖礦”的門檻還是比較高的,無論是硬件層面還是技術層面,直到“挖礦”路由以及玩客雲之類產品的出現,這種門檻才被填平。

看著身邊的朋友紛紛加入到“礦工”行列,今年8月的一次京東地推活動上,敗家剁手了一臺玩客雲,也開啟了我的“礦工生涯”。為了拿到更多的金幣,打算外接一塊1T硬盤(據說空間越大挖到越多)。於是尋找一款出色的移動硬盤盒當做“礦機”身邊的“最佳伴侶”成為我的下個目標。

選擇的過程很簡單,電商平臺銷量排序。群眾的眼睛,應該都還是比較雪亮的。

老盤煥新生,挖礦就靠它——ORICO 3588US3側記

二、一個比較靠譜的產品選擇

ORICO 3588US3,銷量排序的結果,價格和同類基本持平,那就它吧。包裝就不說了,只要是ORICO的產品,基本都是這個包裝樣式,雖然有點審美疲勞,但整體還算過關。

老盤煥新生,挖礦就靠它——ORICO 3588US3側記

配件還算齊全,一個硬盤盒、數據線、電源適配器、防震海綿以及一些說明書之類的紙片。ORICO的產品一般都比較務實,沒有什麼務虛的配件,夠用就行。

老盤煥新生,挖礦就靠它——ORICO 3588US3側記

值得一提的是此款電源適配器比ORICO此前採用的公模顯然看上去走心了很多,規格上也拋棄了非主流的非標接口,採用了最常見的標準12V2A電源。這對於替換來說就容易多了。

老盤煥新生,挖礦就靠它——ORICO 3588US3側記

考慮到硬盤的穩定運行,和在盒內空間的固定,兩塊防震海綿還是給人留下了貼心的影響。

老盤煥新生,挖礦就靠它——ORICO 3588US3側記

此外,作為一款移動硬盤盒,在設計上ORICO 3588只能算是中規中矩,“粗又黑”的形象實在說不上多麼可愛,但是在材質上,金屬面板還是帶來了更好的散熱,也讓整體產品更有質感。

老盤煥新生,挖礦就靠它——ORICO 3588US3側記

因為要兼容3.5寸硬盤,因此在整體體積和厚度上都沒有那麼迷你,質量上也是沉甸甸的感覺。不得不說,作為一款3.5寸硬盤盒,它還是沒有擺脫略顯“笨重”的造型。不過四四方方的樣子可以讓它以各種“姿勢”擺在桌面,躺立皆可。按鍵和接口方面,電源鍵、指示燈、USB3.0口和DC口。

老盤煥新生,挖礦就靠它——ORICO 3588US3側記

這是一款免工具安裝的產品,因此裝配的便捷也是一大特色,拆裝只需要10秒鐘,非常方便。即便你是一個不諳數碼的萌妹子,上手難度也幾乎為零。

老盤煥新生,挖礦就靠它——ORICO 3588US3側記

整體來說,從材質到做工,ORICO的這款硬盤盒都給人還是比較放心的感覺,價格實惠,品質不錯,安裝方便,從印象分來說,基本可以拿到一個不錯的成績了。

老盤煥新生,挖礦就靠它——ORICO 3588US3側記

三、一個比較高效的產品性能

ORICO 3588US3(不得不吐槽型號的拗口)移動硬盤盒具備的10分鐘智能休眠功能,可以避免因過頻繁的啟動硬盤造成硬盤壽命短;支持USB 3.0的快速傳輸讓內置硬盤的數據儲存和提取都能夠快速的響應;支持UASP協議在降低CPU的佔用率的同時降低數據延遲和等待的時間。那麼就讓我們看看它的性能表現吧。

首先說明下老硬盤用超7000小時了,近3000次的通點次數,跑個分看看,兩款軟件的測試結果居然有較大區別,CrystalDiskMark顯示持續讀取速度在110MB/s左右,持續寫入速度在100MB/s上下的樣子。而ATTO Disk Benchmark的續讀取速度在110MB/s左右基本一致,持續寫入速度在40MB/s上下,差別很大。

老盤煥新生,挖礦就靠它——ORICO 3588US3側記

測試一個單個大文件的寫入速度,大約在40MB/s左右,讀取數據大約是在100MB/s。

老盤煥新生,挖礦就靠它——ORICO 3588US3側記

換個多個小文件試試,206個小文件,總大小在3G左右,持續寫入速度30MB/s左右,慢了一些,但瞬時的讀取速度卻達到了300MB/s……

老盤煥新生,挖礦就靠它——ORICO 3588US3側記

因此總體從性能來說,100MB/s左右的傳輸速度還是比較容易實現的,而這個速度對於一塊老硬盤來說,也是比較給力的成績了。

老盤煥新生,挖礦就靠它——ORICO 3588US3側記

寫在最後:

1、面對手頭的老舊的機械硬盤,想要發揮餘熱的,那麼這款硬盤盒表現還不錯;

2、外殼材質上採用了鋁合金,帶來了良好的散熱,也大大提升了產品本身的質感;

3、10秒自動休眠,帶來更長時間的壽命;

4、USB 3.0的傳輸速度也完全滿足了我們挖礦需要;

5、免工具安裝,幾秒鐘就換好了,比較方便。

當然,如果想要Type-c,那麼可以再看看其他。目前來說,遺憾在於搭檔玩客雲,50M電信寬帶,每天的挖幣量在1個多一點,看來挖礦發家致富是概率不大了。

老盤煥新生,挖礦就靠它——ORICO 3588US3側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