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不了諾貝爾獎,我們當諾貝爾獎「他爹」啊

隨著前晚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2018年度諾貝爾獎的五個獎項(今年文學獎缺席)全部公佈完畢。同一時間,“諾貝爾獎揭曉”這項關鍵詞的相關百度搜索次數也達到了22萬之多。但是很多網友發現,排在諾獎熱度之前的,竟然是“范冰冰回應”詞條...

一邊是國內娛樂至死,一邊我們把視線轉向鄰國,在本次諾獎獲獎者當中,日本免疫學家本庶佑赫然在列,算上這位,日本至今已有26位諾獎獲得者,尤其是進入21世紀後的十八年裡,日本居然有十八人獲諾獎,算下來平均一年一個,不禁讓作為鄰居的我們汗顏。

拿下諾獎既然如此吃力,於是一些媒體和網民開始打擦邊球,從獲獎者的出生地、親戚關係裡尋找能與諾獎掛上鉤的蛛絲馬跡。你別說,這麼一找還真能找到不少。

楊政寧、李政道自不必說,華裔的身份加上西南聯大的教育背景,足以證明其與中國聯繫頗深,更何況楊振寧老先生去年還加入了中國國籍。而轉回中國國籍的除了楊政寧以外,其實還有李遠哲。李遠哲出生在臺灣新竹,主要從事化學動態學的研究,在化學動力學、動態學、分子束及光化學方面貢獻卓著,並於1986年獲諾貝爾化學獎。

上述幾位追根溯源倒也說得過去,但是下面這幾位可不得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中國女婿”。

拿不了諾貝爾獎,我們當諾貝爾獎“他爹”啊

比如安徽蚌埠一中掛出來的這個。

別看這牌子長了一副山寨貨的模樣,但裡面提到的埃裡克·白茲克倒是個貨真價實的諾貝爾獎得主,他拿下的是該年的諾貝爾化學獎,而其妻子吉娜是蚌埠人,並且畢業於蚌埠一中,所以才有了以上這一幕。不過該校“低調的炫富”行為經新聞播出後引來了一片噓聲,大家都被蚌埠一中“攀親戚”的能力驚呆了,至今,埃裡克·白茲克的百度百科詞條上,仍然標註著“其妻子吉娜,是中國人,畢業於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中學。”一個獲得如此成就的科學家,其簡介只有不到一百來字,而且最後居然引用蚌埠新聞網的內容來介紹其妻子,是不是有點本末倒置。

拿不了諾貝爾獎,我們當諾貝爾獎“他爹”啊

其實蚌埠一中並不是第一個這麼幹的,一年前的2013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托馬斯·祖德霍夫也曾榮膺“無錫女婿”、“中科大女婿”,只因其妻子陳路是無錫人,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

拿不了諾貝爾獎,我們當諾貝爾獎“他爹”啊

而同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拉爾斯·彼得·漢森,更是史無前例的一次性贏得了“湖北女婿”、“應城女婿”、“臺灣女婿”、“華人女婿”多個稱號,只因其是應城(湖北孝感下轄縣級市)籍辛亥元老蔣作賓的孫女婿...

拿不了諾貝爾獎,我們當諾貝爾獎“他爹”啊

漢森一家

此外,還有201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布萊恩科爾,其妻田東山出生馬來西亞,但是田的父母祖籍在中國廣東,於是也能被媒體強行掛靠上;而最誇張的莫過於2010年,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後,有媒體得知他的女友是一位來自成都的女孩,便紛紛稱呼他為“中國準女婿”,後來皮薩里德斯與女友完婚,到四川來演講,各大媒體版面終於可以把“準”字去掉,而是直接用了《“四川女婿”諾貝爾獎得主來川演講》這樣的標題。

拿不了諾貝爾獎,我們當諾貝爾獎“他爹”啊

皮薩里德斯與魏莉華

以上種種,真是令人哭笑不得。就說“女婿”這個詞吧,指的是女兒的丈夫,與之對應的是具有民事主體的自然人,那“中國女婿”、“湖北女婿”、“蚌埠一中女婿”算怎麼一回事呢?這門親戚是不是攀的有點遠了?

再者說來,這種以我之名,冠爾之姓的牽強附會,有沒有考慮過當事人的感受呢?憑空掉下來一個“岳父母”,人家難道不會覺得尷尬嗎?

當然了,官方的說法總是積極正面的,比如蚌埠一中校長洪順剛就認為:“沒什麼牽強,安徽這邊都這樣說的。當地媒體也都這樣報道...學校本意是想以諾貝爾獎為宣傳契機,鼓勵學生向吉娜學習...”

但問題是,得獎的是埃裡克·白茲克,媒體上鋪天蓋地宣傳的卻是吉娜的求學事蹟,這兩者有什麼關係嗎?號召大家向吉娜學習,難道是學習如何找一個得諾獎的老公?

拿不了諾貝爾獎,我們當諾貝爾獎“他爹”啊

從“我校女婿”到“中國女婿”,深刻的揭露了部分國人喜歡攀龍附鳳的毛病。如果說這幾位女士的父母在朋友圈炫耀幾句自己的女婿得了諾獎,倒也是人之常情,但是這關單位、媒體、國傢什麼事呢?千方百計跟八竿子打不著的名人攀親,臉都丟到國外去了。

這種官僚主義的作風有時候不光是停留在媒體宣傳的層面,落到實際之處則更顯示出了中國社會對名人的媚態與病態。

例如華裔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崔琦在獲獎前默默無聞,其老家河南寶豐肖旗鄉範莊的祖宅破敗不堪,而1998年崔琦獲諾獎後,當地不但為其修繕了祖宅,還成立了崔琦事蹟展廳,並將其闢為平頂山市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拿不了諾貝爾獎,我們當諾貝爾獎“他爹”啊

不過這個當地官員“修繕”出來的祖宅,崔琦二十年來卻從未回去過,當地官員曾經專程拜訪崔琦希望他能“回家看看”,也都被崔琦婉言拒絕了。有些網友為此指責崔琦忘本,但事實上,自1951年崔琦離家去香港求學後,內地陸陸續續發生的大躍進、三年自然災害、文革等運動,他的父母因為曾經是“富農”身份,又有“境外關係”(幾個子女均在香港),所以被批鬥的也比較狠,據同村人說,“那時不論理嘛,個人家的鍋碗瓢盆都沒收了,因為他(崔琦的父親)是富農,就訛他,向他要錢。他哪有錢給?好幾個晚上都批鬥他。沒有吊起來,但拿棍子打他打得可狠。”

而另一件事則是崔琦的親身經歷,土改時,崔父主動將家財上交,唯獨剩下一件長袍崔父有些不捨,農會於是強行將其收走。當時尚且年幼的崔琦跪地哀求,但毫無效果。

1959年崔父在三年自然災害時期死去,十年後其母病重而死,有知情人稱,“崔母去世後,大女兒‘處理喪事,哭著磕頭,遍求鄰里,卻連一把鐵鍬也借不到。’”楊瀾曾經在一次採訪中問及此事,崔琦不無傷心的回答道:“如果我沒有出來(香港),我父母就不會死...”

如今修繕祖宅的行為,和曾經發生的一切放在一起,就像一出荒誕鬧劇。

與之類似的還有1976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美籍華人丁肇中。丁肇中與他的祖籍山東日照濤雒鎮幾乎已經沒有什麼關係了(其本人出生在美國密歇根州安阿伯城,小學和中學分別是在重慶和臺灣度過),即便是這樣,2002年,濤雒鎮還是斥資300萬元在鎮駐地為其復原修建了佔地4300平方米的祖宅。這座深宅大院裡並不住人,只是掛滿了丁教授與各種領導人的合影。而這塊建宅之地先前是有一處幼兒園,也因修建丁家祖宅而被拆除。倒是當地的一中改名叫丁肇中實驗中學,這大概就是我國教育事業之所以是今天這個樣子的一個側面反映吧。

拿不了諾貝爾獎,我們當諾貝爾獎“他爹”啊

丁肇中故居

這樣的名人效應其實在各個領域內都存在。比如我們是做非遺的,非遺裡也有很多與之類似的情況在不斷髮生。

例如2005年,梁祝傳說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時,就曾引發四省六地爭奪。當時全國有梁祝墓10處、讀書處7處、廟1處、祠堂兩處。這些遺存、遺蹟主要集中在浙江寧波、上虞、杭州,江蘇宜興,山東濟寧和河南汝南。

拿不了諾貝爾獎,我們當諾貝爾獎“他爹”啊

其中,寧波市鄞州區高橋鎮留有東晉的梁祝墓、廟,史料記載梁山伯原為鄞縣縣令;上虞有祝家莊、祝氏祠堂,是傳說中祝英臺的故鄉,杭州有梁祝同窗共讀的萬松書院。宜興有英臺閣、唐碑碧鮮庵、祝英臺石刻畫像等遺存,汝南至今留有梁山伯與祝英臺墓,出土的墓牆證明兩座均為晉代墓...

於是05年梁祝傳說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時,六地爭先恐後地遞交申請書,最終六地都名列申報名錄,相關爭議才告一段落。

此後的名人故里爭奪戰更是愈演愈烈。曹雪芹故里、李白故里、諸葛亮故里這些歷史文化名人故里尚可一爭,到後來孫悟空故里、觀音故里、董永和七仙女故里等神話人物的“故里”因為涉及到的民間傳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報有關,於是也加入了爭奪的序列。就拿孫悟空來說,福建順昌官方說法是找到了孫悟空的墓地,山東考證出了泰山就是“花果山”原型,江蘇連雲港則表示水簾洞就在當地的花果山裡,而山西婁煩最為奇葩,當地政府組織學者孟繁仁、李國成與中國西遊記文化研究委員會會長李安綱教授等多位專家經過20多年的考察研究,終於得出結論:一、史上號稱“樓煩駿馬甲天下”,與《西遊記》中孫悟空當過的“弼馬溫”相吻合;二、婁煩縣存有西遊記寺鐘等文物實體;三、婁煩也有花果山;四、這裡的居民大多數都姓孫...

拿不了諾貝爾獎,我們當諾貝爾獎“他爹”啊

為了爭奪名人故里,爭議雙方不惜把官司打到了國家有關部委。2009年8月,湖北安陸在央視4套投放城市宣傳片“李白故里,銀杏之鄉,湖北安陸歡迎您”;此後不久,四川江油向國家工商總局狀告安陸“侵權”,安陸的宣傳片因此遭央視停播。9月,安陸申請註冊了商標類別中第四十一類的“李白故里銀杏之鄉”商標;10月,江油一口氣申請註冊了幾十個類別的“李白故里”商標。當江油官員聽說國家工商總局批覆安陸用“李白故里”做旅遊宣傳不構成侵權時,竟稱:“不排除將安陸和國家工商總局告上法庭的可能”...

尬攀親戚,爭奪名人效應,表面上我們大可一笑置之,但長此以往,社會價值的導向恐怕會朝著一個不可挽回的方向迷失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