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一九八四的春晚堪稱經典,至今無法超越

春晚是每年都不能夠錯過的節目,以前人們是聚集在有電視的人家裡守著村裡唯一的一臺電視看春晚,所有人其樂融融。現在電視越來越大,家家戶戶都有,但是看春晚的人卻越來越少。人們欣賞到各種表演的機會越來越多,如果春晚上沒有什麼吸引人的內容就很少能夠引起人們的注意。現在為止春晚每年都有,經典的節目也不少,但是如果說有哪一年的春晚最經典的話,那就只能說是1984年的春晚了。

為什麼說一九八四的春晚堪稱經典,至今無法超越


1984年其實是春晚開始的第二年,這一年不是春晚的元年,但是不管是在表演者的素質還是節目的質量上都是相當嚴格的。這次節目的所有人到現在為止都是大師級別的人物,也有很多已經去世。1984年其實也沒有什麼偶像類的演出,比如現在的各種組合,或者說是在1987年的西遊記劇組,但是卻僅憑一個個精彩的節目就已經讓這次的春晚成為了不可複製的經典。

為什麼說一九八四的春晚堪稱經典,至今無法超越


首先就是音樂類節目了。1984年開場的是《恭賀新禧》,這首歌非常的中國風,是所有最厲害的歌唱家的合唱,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李谷一和蔣大為老師了。接著就是當時只有28歲的郭秀梅老師的《幸福在哪裡》。郭頌老師的《甜透了咱心窩》《串門》《山水醉了咱赫哲人》 。之後的歌曲就都是大家非常熟悉也非常經典的了,沈小岑的《請到天涯海角來》,朱明瑛的《回孃家》。還有來自香港的奚秀蘭老師的《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阿里山的姑娘》。

為什麼說一九八四的春晚堪稱經典,至今無法超越


1984年還很注意兩岸的關係,這一年中英要簽訂聯合公報,宣佈香港要在1997年迴歸祖國,所以央視邀請了張明敏來參加春晚,他的一首《我的中國心》可以說是讓無數中國人內心澎湃。除了他之外,還有臺灣電視人黃阿原唱了閩南語名曲《天黑黑》,比起孫燕姿早二十年。壓軸的就是蔣大為老師和李谷一老師了。但是要說最經典的應該就是這一年開始用《難忘今宵》作為最後的一首歌了。當時真的是非常不希望節目結束,但是現在這首歌卻已經成為了片尾曲一樣,舞臺越來越華麗,卻沒有人看了。

為什麼說一九八四的春晚堪稱經典,至今無法超越


1984年的語言類節目也是非常的精彩。相聲有馬季的《一個推銷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宇宙牌香菸》,是非常有諷刺意味的,還有陳佩斯和朱時茂的《吃麵條》也是開了小品的先河。之後有一段時間舞臺上沒有相聲表演,卻多了很多的小品,趙麗蓉鞏漢林等等藝術家為我們帶來了歡聲笑語,這些節目到現在拿出來看都是相當的精彩。《吃麵條》沒有用吸引人眼球的真吃的方式,但是僅僅是表演卻讓觀眾感覺已經吃撐了。這就是老藝術家表演的魅力。

為什麼說一九八四的春晚堪稱經典,至今無法超越


1984年的春晚上還有一些看起來很無聊但是其實很有內涵的節目。比如遊本昌老師表演的默劇,還有乒乓球世界冠軍李富榮和張燮林現場打了一場表演賽,這些都是一些相當有代表性的節目。其實這一年的舞臺還僅僅是一個大廳,大家在中間表演,甚至能夠很親密的跟觀眾互動,看起來有些艱苦,但是卻讓人非常的親切。現在的表演越來越華麗,陣勢宏大,但是表演卻越來越難吸引到觀眾。不信,你現在還能想起來去年的春晚有什麼節目嗎?

為什麼說一九八四的春晚堪稱經典,至今無法超越


大家最希望在春晚上看到什麼節目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