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詩如畫的鄉土秋色,擁有「全國生態文化村」稱號的恭城紅岩村

由於得到政府的獎掖,紅巖

這座社會主義新農村其旅遊業日見顯亮。

位於廣西恭城縣南面的紅巖村,自然環境優美,蓮花河流經該村,河畔翠竹林立、綠柳成蔭,河水清澈緩流,猶如一幅如詩如畫的嶺南鄉土韻味。

如詩如畫的鄉土秋色,擁有“全國生態文化村”稱號的恭城紅巖村

翠竹掩映下的紅巖村,季節合適的時候,萬畝的柿子地上便灑上一片片的金黃。

如詩如畫的鄉土秋色,擁有“全國生態文化村”稱號的恭城紅巖村

近千年栽種月柿歷史的恭城,2003年起,舉辦首屆的月柿節。而以月柿種植為主要經濟來源的紅巖村,成為月柿節的主辦地,生態旅遊聲名從此遠播。

如詩如畫的鄉土秋色,擁有“全國生態文化村”稱號的恭城紅巖村

10多年的努力打造,紅巖村先後榮獲“全國十大魅力鄉村”“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村”“全國文明村”“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等榮譽稱號。

如詩如畫的鄉土秋色,擁有“全國生態文化村”稱號的恭城紅巖村

霜降過後,深綠色的柿葉漸次地變紅,這便是到紅巖村體驗生態旅遊的最佳時機。

如詩如畫的鄉土秋色,擁有“全國生態文化村”稱號的恭城紅巖村

馬頭山下,昔日荒蕪的這片土地上,成熟的柿子像一盞盞紅紅小燈籠,密密匝匝地掛在枝頭。

登上山頂的涼亭,可將整個紅巖的自然村美色盡覽。

如詩如畫的鄉土秋色,擁有“全國生態文化村”稱號的恭城紅巖村

隨著柿子的陸續收穫,山野上的秋色漸漸地隱褪,斑斕的色彩便轉移至院場裡、門前空地、農家屋頂、陽臺上。

如詩如畫的鄉土秋色,擁有“全國生態文化村”稱號的恭城紅巖村

抱著對生活的憧憬,經過一年的努力耕耘,汗水、心血換來的勞動果實,是農作人的希望。

如詩如畫的鄉土秋色,擁有“全國生態文化村”稱號的恭城紅巖村

村裡的年輕人用靈巧的雙手,將自己的辛勞果實捏出富有創意的精緻花式,試圖通過它來創造收益,編織幸福的未來。

如今的年輕人,生活容易得多。創業態度似乎更多的是基於感情因素,而不是商務的理性判斷。

如詩如畫的鄉土秋色,擁有“全國生態文化村”稱號的恭城紅巖村

改造後的紅巖村,只保留下幾間古老建築的民宅,進入紅巖村的遊客可以入內進行免費的參觀。

如詩如畫的鄉土秋色,擁有“全國生態文化村”稱號的恭城紅巖村

從這間房屋的規模可看出,主人家一定比較富庶,當然昔日的富庶不能與今時同日而語。

古屋內陳列的幾件農耕時期的古老工具、用具,你可有認識的?

如詩如畫的鄉土秋色,擁有“全國生態文化村”稱號的恭城紅巖村

紅巖村著名景點一一風雨橋。

帶著瑤族特色的風雨橋,供村民遊客休憩納涼的好地方,上面也有村民在售賣一些當地的土特產。

如詩如畫的鄉土秋色,擁有“全國生態文化村”稱號的恭城紅巖村

橋頭上是用柿子拼成的廣告,彰顯了柿子之鄉的特色。”柿柿和諧“,亦代表了村民們的意願與寄望。

如詩如畫的鄉土秋色,擁有“全國生態文化村”稱號的恭城紅巖村

紅巖村的另一個景點——滾水壩。

它與風雨橋一樣,都是在村子作改造時新建起來的旅遊景觀。

如詩如畫的鄉土秋色,擁有“全國生態文化村”稱號的恭城紅巖村

不少遊人走在滾水壩的梅花樁上,盡情地體驗過河的那種感覺,小孩子更是樂得手舞足蹈。

如詩如畫的鄉土秋色,擁有“全國生態文化村”稱號的恭城紅巖村

夕陽西沉,古老而又新興的紅巖村餘暉映照之下,蒙上了一層金色的薄紗,瀰漫著異彩流光。

如詩如畫的鄉土秋色,擁有“全國生態文化村”稱號的恭城紅巖村

漫遊紅巖村的過程中,僅以相機記錄下所知業已存在的東西。

隨著鄉村改革的日益加劇,這些人造的景觀是鄉村經濟和發展的未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