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在景区,这里是尤溪

我家在景区,这里是尤溪

———尤溪县打造全域旅游、促进乡村振兴见成效

我家在景区,这里是尤溪

前方后圆的土堡“茂荆堡”,位于尤溪台溪乡盖竹村,建于1882年(清光绪八年)。

胡瑢/摄

10月13日,在尤溪桂峰村的“扬信公麦芽糖”店里,来自全国近百家媒体的记者们正围观一口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的大锅。店主老蔡一边起劲儿地搅动锅中糖浆,一边向大家讲解麦芽糖的制作过程。

还有一些人闻香而至村口的“百年豆腐坊”,浓浓豆香引得她们忍不住大快朵颐起当地有名的烫嘴豆腐来。

而更多的人,是被古村落金秋的美景所吸引。

尤溪地处闽中,是朱子故里、千年古县,历史悠久,素有“闽中明珠”之美誉。今年4月8日,桂峰古民居景区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该县继汤川侠天下、朱子文化园后的又一个4A级景区。

作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省级全域旅游试点县,尤溪还拥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联合梯田”,枕头山、九阜山、高春山庄3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以及13个旅游特色村、4个旅游扶贫村、11个绿野乡居和2个研学旅游基地。

近年来,尤溪县立足现有的资源优势,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提出了“我家在景区”发展目标,旅游产业初现雏形,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经济收入增幅连续3年保持在20%以上。

尤溪旅游,不时不游

踏入桂峰村,只见饱经沧桑的明清民居与晒架上圆圆晒匾里五彩缤纷的丰收果实相映成趣。

我家在景区,这里是尤溪

桂峰古村的“晒秋”美如画卷

胡瑢/摄

原来,每至深秋,忙碌了一夏的村民便将自己收获来的辣椒、玉米、地瓜、南瓜和红白萝卜等色彩缤纷的农作物晾晒在房前屋后竹木制的晒架上,以备入仓,求得来年再丰收满满。长长圆圆的晒匾,五颜六色的农作物,散落在明清古民居里,绘就出一副独一无二的“晒秋”农俗画卷。

一位当地人告诉记者,尤溪旅游最大特点就是季节性强,“不时不游,和去日本赏樱花一样,错过这村就没有店了。”

该县的“联合梯田”具有1300多年历史,位于联合乡的联南、东边、连云、云山等8个建制村,面积达10717亩,是中国五大魅力梯田之一、中国南方稻作梯田的典型代表。联合镇党委副书记范美炜告诉大家,联合梯田每年有两个最佳观赏时期,“一是3月至5月,此时梯田都完成了围垦,田中也灌满了水。二是8月至9月,8月时稻谷半黄半绿,到了9月,色泽逐渐转为金黄色,登高望去,金黄一片。”

至于位于尤溪中仙乡龙门场的古银杏林,就更要选对时间去了。

这片古银杏群共有353棵,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平均直径0.5米,最大达1.6米,树高多在18米以上,是我省目前保存面积最大的古银杏群落。银杏遍植山村,村在杏林中,房在杏树下。

每年12月初,金黄的银杏叶纷纷扬扬;小溪从村中婀娜而过,溪水清澈,载着不时飘落的银杏叶,流向远方……这幅浓墨重彩的秋景,吸引来许多自驾游、拍摄游的客人。古银杏群落的最佳观赏期在一周左右,去早或去晚了,美景都大打折扣。

朱子故里,文化打头

作为千年古县,尤溪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我家在景区,这里是尤溪

10月23日,纪念朱子诞辰888周年祭典在尤溪朱子文化园隆重举行。

尤电/摄

这里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出生地,而朱子文化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高峰之一。近年来尤溪县重点推进朱子文化品牌建设,高度重视朱子文化保护、挖掘、整理、研究和开发运用的工作。

2007年,该县恢复了朱子诞辰祭祀,尤溪朱熹祭祀活动可追溯到嘉熙元年(1237年),是古代全国唯一于诞辰日官方祭祀朱熹的地方。现在,每年的祭祀活动都吸引了大批海内外朱氏宗亲和学者来尤寻根拜谒,特别是台湾15万朱氏后裔每年都派代表团前来寻根谒祖。

近年来,尤溪在朱子文化投入,仅硬件方面就突破11.5亿元。重建朱熹诞生地景点,按照“朱子风、闽中筑”风格,复原了文公祠、半亩方塘、沙洲画卦、青印石等文化遗存。下一步将致力把朱子文化园与文山景区、公山景区、紫阳公园和紫阳湖等五大片区37平方公里共同打造成国家5A级景区。

桂峰村古民居迄今已有770年历史,全村建筑总面积2.6万平方米,现存蔡氏祖庙、蔡氏宗祠、石狮厝、楼坪厅等明清建筑39座,是福建古建筑保存极为完整的古村落之一。用景区向导蔡华理的话来说,是“满街都是历史,厝厝皆有文化”。

“联合梯田”更以壮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民俗文化成为尤溪旅游的招牌产品。观景之外,游客可以品味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其中,每年的鞭牛迎春、耕牛节、伏虎庙会、天贶节等蕴含农耕时节的各类庆典活动,已成为梯田吸引游客的特色看点。

尤溪不仅有美景,也有美食,且多保留传统手法,“扬信公麦芽糖”的老蔡沿用古方,一斤麦芽加五斤糥米,再经辗碎、蒸制、熬煮等工序,历时12小时方能制成一锅纯正的麦芽糖,“熬好后有自然的甜味,入口清爽,全无甜腻。”

在沈郎油茶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操作员林世棒将茶籽碾压成粉,而后将茶籽粉均匀压实使之成为茶籽饼。“撞油是最费体力,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林世棒用铁锤使劲捶打着木楔子,挤压着菜籽饼,迫使菜籽油流出。不久,空气中弥漫着茶籽油的清香。

据了解,此举是尤溪打造的地域特色工业旅游项目。将工业文明植入旅游要素中,以沉浸式的体验观光来感受生态的美和看得见的有机和健康,这也是打造当地全域旅游的一个亮点。

家在景区,振兴乡村

今年4月,尤溪县县委书记杨永生飞赴罗马为“联合梯田”领取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证书,他告诉记者,自己“心情非常激动,这对提升尤溪旅游质的飞跃是一个重要契机。”

如今在联合镇东边村,景区大门、旅游服务中心、旅游公厕等工程已部分建设。这是今年初刚刚开工的锦绣梯田旅游项目,总投资2亿元。“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块金字招牌打破了联合梯田旅游招商难的瓶颈。

近年来,县政府提出了把尤溪建设成为景区,打造全域、全产业链旅游的发展战略。同时,“我家在景区”的发展目标不是简单的旅游发展概念,而是涵盖了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个领域的发展理念,通过发挥“旅游+”的龙头带动功能,引领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全域旅游促进乡村振兴,形成全域化的旅游产品和业态。在全县全域旅游开发热潮推动下,旅游与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发展方兴未艾,休闲农场、文创农业、特色民宿、观光工厂等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

在交通配套上,县财政每年投入3000万元,分步实施10条旅游道路建设,开通5条县内旅游直通专线和1条福州空港快线,实现重点景点景区和重要交通枢纽直连直通;在服务配套上,投入6000多万元建设面积1.7万平方米的“我家美食”街;建成3家4星级酒店,还有2家4星级酒店正在建设中;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建成39座旅游厕所,实现主要景点景区旅游厕所全覆盖。

此外,尤溪口渔乐小镇、洋中农业主题公园、台溪万亩茶园、蔬活汤川农业园、管前金柑园等一批旅游产品已初步形成。工业旅游方面,沈郎乡油茶科技公司等企业建成观光工厂。悠游下村、万亩吉祥茶文化园等10多个重要建设项目正在加快打造;15条精品旅游路线、二日深度游线路、外部旅游线路设计等多元化线路已经形成。

(记者 胡瑢)

为您推荐

尤溪:产业升级 提质增效

点击标题,直接跳转哦

我家在景区,这里是尤溪
我家在景区,这里是尤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