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儿子创作了第一首歌!看来从小玩的这3个游戏有作用

6岁儿子创作了第一首歌!看来从小玩的这3个游戏有作用

小男孩在白色背景上玩键盘

我儿子今年6岁,前一阵子创作了属于自己的第一首歌。虽然歌很简单,但他自己包办了词曲创作、键盘的和弦编配、演奏和演唱。先把音频和谱子放上来!

注意:这首歌是写给他的一个好朋友的,好朋友的小名叫“……宝”,为了保护小朋友的隐私,谱子中“宝”前面那个字打了马赛克,音频对那个字进行了消音。这首歌写于他学键盘3个月时,后来又学了几个月之后,他把和弦重新配了一下,要更好听一些,但本文就放第一版了。

6岁儿子创作了第一首歌!看来从小玩的这3个游戏有作用

写这首歌总共花了3个小时,实际创作步骤的花费时间不到1小时,多花的时间是受限于他当时的键盘演奏能力,写出来了弹不出来。

这首歌的创作过程,我提供了一些帮助,但客观来说他完成了90%。我提供的帮助如下:

  1. 开始前跟他说,第一次写歌别整太难。就写12个小节得了,前4个小节重复一遍当主歌,再写4个小节当副歌。不要使用16分音符,最多使用8分音符就行了。
  2. 给他讲了一下步骤,先写旋律,再配和弦,最后填词。
  3. 他不会写字,所以我帮他做词曲的记录,也就是上面图片中五线谱之类是我画的。(字写得不好,还有错别字,请见谅)

作为一个6岁、才学了3个月键盘的小朋友,他的创作过程比我想像的要顺利得多。我想这跟他从两岁多开始老玩的3个游戏很有关系!

我本人从小属于音盲,只是爱听歌而已,成年后觉得音乐挺好玩的。后来有孩子之后,很小就发现他听歌的时候显得很快乐,并且有自己喜欢的音乐类型,于是畅想以后能不能让他有写歌的能力?

我从一个理科生的角度出发,对写歌这件事进行了分解,然后基于分解后的目标,想了3个游戏,时常跟他玩玩。并从小给他渲染写歌和编曲才是最厉害的!

下面进入本文的正题,包括我所理解的音乐创作的分解,和我们在家玩的3个小游戏。供大家参考!

1 歌词改编

每个小孩子都会学唱歌。当然最开始是各种儿歌。尤其上幼儿园后会飞速学会很多儿歌。我儿子是两岁一个月上的幼儿园,几个月后会唱的儿歌我已数不过来。

我想第一件事是要让小朋友明白——歌曲不是只能照着唱的,我们不是只能作为被动的接收者,接收音乐家们写的歌曲。我们完全可以作为输出者,创作我们自己的歌曲。

当然了,一上来就要创作,门槛太高,所以咱们先试试改编歌词吧。

家里有一个键盘玩具,就是下面这个:

6岁儿子创作了第一首歌!看来从小玩的这3个游戏有作用

我上网查了《字母歌》的简谱,练习了一下在这个玩具上演奏。

6岁儿子创作了第一首歌!看来从小玩的这3个游戏有作用

这首歌只弹旋律,对成年人来说真的是蛮简单的。

练好后,我表演给我儿子看,我一边弹,一边唱字母歌。他也跟着我唱。

然后,我跟他说,注意,我还弹这首歌,再原样弹一遍哦!

但这次,我一边弹,却一边唱了《小星星》(也叫《一闪一闪亮晶晶》)。

他一下子眼睛都放光了!仿佛是觉得太神奇了!

然后,我又再弹了一遍,唱了《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我说,你看其实你会唱的这三首歌,是同一个曲子哦!那咱们可以试试玩个游戏,就是咱们用这个曲子,把词改了,改成我们生活中的事情吧。

从那以后,我就经常用他熟悉的儿歌的曲子,把歌词改成各种生活中的事情,跟他唱着玩。

比如我改过《字母歌》:

每天要吃3顿饭还要再喝3次奶吃饭真的很简单自己吃饭最好看每天要吃3顿饭还要再喝3次奶

比如我改过《小小少年》:

小小少年,很多烦恼每天晚上睡不着清早起床,要去尿尿一下就尿一大泡

改歌词这事,很多时候我也没有多想,就是当时在干啥,就把啥改成歌词,有点 freestyle 的意思。总之就是尽量让他觉得改歌词这事没什么难的,就是一个特别接地气的游戏。

当然了,对小朋友来说,听我改觉得很好玩,自己要动手还是有难度。所以,我只是时常鼓励他试试,他不愿意,我也没有勉强。

终于,在他3岁两个月时,有一天晚上,他在从客厅走向卫生间的路上,突然就直接唱了起来。歌词如下——

撒哈尔人乍得种

南方古猿Alpha种

南方古猿非洲种

能人、匠人、海德堡人

智能啦啦啦啦啦~

这首歌的曲子套用了《字母歌》,内容来自他当时在看的一本书。他自己还给这首歌起了个名字——《撒哈尔人乍得种之歌》。

在第一次尝试成功之后,他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后来的两三个月中,他又改了两首歌《行星之歌》、《前寒武纪之歌》,分别用了另外两首儿歌的曲子。

这样的游戏,我们经常玩,一直持续到今天。他没事的时候,比如坐马桶时,常常会自己随便改一首最近听的歌。内容非常随意,很多时候歌词并没有实际意义。但我觉得这都无所谓,玩得开心最重要!

2 押韵游戏

写歌自然需要写歌词,歌词写得是否漂亮是个艺术问题。艺术我教不了,而且艺术水平跟生活经历很有关系,都没有过同桌呢,怎能写出《同桌的你》?所以不能指望一个几岁的孩子有多高的艺术造诣。

但歌词需要押韵,押韵是个技术问题。技术问题我这个理科生就可以出手了。

押韵可以押平仄,但这不太直观,直接押韵母最直观。

我儿子5岁多的时候上了学前班。学前班教了全部的拼音。在他学了大约一半韵母之后,我跟他说,你听方文山和高晓松写的歌(他很喜欢这两位),每句话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一样的哦!

他找了几首他们的歌一琢磨,嘿,果真如此!感觉是又发现了新大陆。

我趁热打铁说,这种每句话最后一个字韵母一样的做法叫押韵,押的那个韵母叫韵脚(严格来说韵脚不是这个定义,但这样比较好理解),通常一段是同一个韵脚,下一段可以换韵脚,也可以不换。写歌未必一定要押韵,但押韵会显得好听。咱们来玩个押韵游戏吧?

他问我怎么玩押韵游戏?

我说,就是我说一句话,你再说一句跟我押上韵,然后我再说一句,你再说一句,咱俩能凑够四句都押韵就成功了(现在已经提升难度到了八句)。最好是每句话和前一句的意思能接上,初期可以随便说,意思不连贯也没关系。

他说好,咱们试试。

刚开始的时候,他其实还是不知道怎么押韵,半天想不出来一句。我又跟他说,不用想太复杂——第一步找到第一句的韵脚是什么;第二步用一个声母和这个韵母拼一个合理的音出来,这个声母不行就换下一个;第三步造个句,让最后一个字是这个发音即可。

他试了试,果然并不难,于是兴趣大增!

那时候我们一般每天吃饭的时候顺便玩一两局,我也不要求他意思连贯。

比如我说,今天晚上要吃白菜。他说,放学之后要回来。我说,吃完白菜长得帅。他说,今天外面有雾霾。

这四句意思就不连贯,但都押上了,这在初期就算成功!我会给他鼓掌!

大约两周之后,他突然就开始跟我意思连贯了。这样一来,在想出好句子时,就会非常有意思!乐趣会大增!

下面我放几个他押得比较好的例子(我有时会记录一下),都是我说的第一句和第三句,他说的第二句和第四句:

你这个小孩生下来就长了很多肉,从小喜欢挠挠头,折返跑的时候要加油,对自己有很多的要求。


夏天到了树变绿,早上我们上学去,突然天空下起了雨,然后我们把伞举。


我们今天要吃菠萝,你这句话可很不错,菠萝会把我的嘴扎破,所以我不能吃太多。

现在我们也玩英文的押韵,有时候押最后一个音,有时候押最后一个元音。放一个他英文押韵的例子如下,这个是押的元音:

If we were on the sea, we need a boat.We need a boat, because the sea is too low.When we are on the boat, we can write a flow.We can use this flow to make a show.In the show, we see a goat.The goat is in the sea, it will float.The goat floats to a place, where it is in snow.There is in snow, we are on the road.

坦率地讲,我觉得他英文押韵比我厉害!

押韵游戏,我们现在也经常玩,不需要花多少时间,等上菜的时候玩一把,堵车的时候玩一把,睡觉之前玩一把……确实很容易开展。

我们会有意识地用到所有韵母轮番押,有些特殊的,比如ou和iu可以一起押,整体认读音节专门押之类的特殊情况也都会玩到。这就像是一种文字游戏,我想至少对语文中的拼音学习和遣词造句很有帮助。

小朋友在适应这个游戏的速度上令我吃惊!

刚开始时,他想出一句话可能需要十分钟,但一个月之后,他想一句的时间肯定在10秒以内。如果把要求提高点,要求意思非常连贯,他也不会超过30秒。

所以,漂亮的句子孩子未必写得出来,押韵的句子一定没问题。

3 即兴弹奏

写歌自然要作曲。但跟曲子有关的东西,我的知识储备都是零啊!只好送出去学了。当然也是因为他本人非常喜欢,才学得下去。

目前,他学鼓两年多,学键盘半年多,未来计划再学学作曲编曲。

键盘这个乐器有一个通俗的名字——电子琴。很多人认为电子琴是钢琴的廉价替代品,是玩具。这个认识是完全错误的!

键盘是用来做编曲的,每一个做编曲的专业音乐人都会有键盘。周杰伦钢琴弹得非常专业,但做歌的时候也用键盘。下图来自周杰伦的编曲公开课,他在演示为《青花瓷》重新作曲和编曲,弹键盘的手就是周杰伦的手。图中键盘上除了琴键还有那么多按钮和旋钮,玩具不会这么复杂的。

6岁儿子创作了第一首歌!看来从小玩的这3个游戏有作用

键盘有两个很好的功能——

  1. 自动伴奏。选一种音乐风格(键盘会内置几百种),一按 Start,键盘就会出这种风格的鼓和贝斯的伴奏,你还可以细调这个伴奏的各种参数。无论如何,听起来都会非常美妙!
  2. 切换音色。键盘内置了几百种音色,未必任何歌曲配钢琴都合适,可以换成各种号、笛子、萨克斯、风琴、口琴、大提琴、吉他、贝斯、班卓琴、马头琴、二胡、琵琶、扬琴、人造音色……比如换成小号,弹键盘的时候就会出小号的音色,换成巴松管就出巴松管的音色。

这两件事加在一起,就出现了一个新的游戏——即兴弹奏。

第一步,选一种音乐风格的自动伴奏。

第二步,选一种适合这种风格的乐器音色。

第三步,根据自动伴奏,即兴弹奏,让你弹的和这种音乐风格的伴奏结合在一起好听。

听上去很难是不是?

但实际情况是,要弹出花儿很难,要弹得好听并不难。也不用什么指法,用一根手指就能做到。

我亲自玩过很多次,作为我这种音盲来说,我花比如20个小节的时间在键盘上试试,我就能在接下来的20个小节弹出好听的旋律。(如果要配和弦会困难,所以这个游戏并不配和弦,以后可以加难度)

我从一个理科生的角度来看,觉得只需做到以下几点就行了:

  1. 找准拍子。
  2. 跟着拍子弹音符,连续弹一两个小节,弹什么音随便,但要保证你弹的音符都在拍子上。刚开始建议就弹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就够了(也就是一个音的长度是两拍、一拍或者半拍),玩多了再逐步增加16分音符、休止符、连音、跳音……
  3. 用你的耳朵听,如果第二步弹出的两个小节不好听,就调整几个音再弹。用不了多久你就会找到好听的、并且和伴奏能结合的旋律。
  4. 找到好听的旋律之后,把这两个小节反复弹几遍。然后,改一两个音试试,升个8度试试,切一下贝斯试试……总之,可以无限地玩下去。

上面这个步骤中,大家可能还是会认为找准拍子和判断好听不好听很难,没学过音乐的人做不到!但确实并不是这样,我们人类天生就对节拍很敏感(尤其常规的4拍歌曲),对常规的好不好听也很敏感,不需要任何训练,都没问题的。(极少数极少数人有天生对节拍不敏感的情况,这种情况我只能说很遗憾了)

我儿子很喜欢玩键盘,最喜欢捣鼓上面的各种按钮,尤其是和自动伴奏相关的。于是,我就让他玩即兴弹奏。

因为他会弹一点,也知道一点乐理。所以,我并不会跟他说上面这四步(这四步主要是我这种音盲使用的),我只是跟他说,伴奏和音色随便你选,但要弹得和伴奏能合上。

他起初也说困难,但只要他耐心尝试一下,很快就能搞出几个小节来。当他搞出来一个动听的旋律,他会非常高兴,非常享受!

下面这个视频,是平时他即兴时,我给他录的几段:


这个游戏我们也才玩了几个月,但现在他听一段伴奏,通常在两分钟之内就能配上几小节合拍的旋律,优美的伴奏配优美的旋律,欢快的伴奏配欢快的旋律。

这应该算是某种形式的作曲,玩作曲。

可能他创作10个小节只有两个好听,但就他这个年龄来说,曲子写得是否漂亮我并不在意,让他有创作曲子的信心和玩得开心最重要!

4 总结

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学音乐跟学语文很像。

初级的目标是提高孩子的欣赏能力。从能读故事会发展到能读晦涩一点的文学作品,从书中获得乐趣;从能听常规歌曲发展到能听门槛高一点的音乐,从音乐中获得乐趣。

中级的目标是让孩子有一定表现力。能写一手好字,能写毛笔字,能写书法,能朗诵;能唱好歌,能演奏乐器。

高级的目标是让孩子有创造力。能写出好文章,能写诗作赋,能写小说;能作词作曲,能编曲。

本文所述的3个游戏,经我家实践,可以帮助孩子形成写歌的初级技术,帮孩子建立创造的信心。而且门槛并不高,平时能玩的机会多多。

至于说未来孩子能否真的写出具备很高艺术水准的作品(无论是音乐还是文学作品),那就看孩子的造化了。

可能很多朋友会说,何必定那么高的目标呢?这样让孩子太累了。

确实,音乐并不是必需品,客观地说,不能和语文相提并论。

我和我媳妇探讨过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觉得从内心里来说,孩子最终只要达到了初级目标,我们完全就能接受了。再往上走多少,我们都认为是赚的。

其次,高级目标一定是建立在孩子本人充分认可的基础上。

由于我们家多年来的渲染,以及让孩子接触了很多各种类型的音乐。我儿子现在对这个目标非常的认可!他对于作词作曲编曲是要干什么相当理解。他最欣赏的创作人是周杰伦,既符合他的审美,又开创了自己的风格。但是他说,他以后写歌不能写周杰伦那种风格的,因为周杰伦已经写过了,他要发明自己的风格。

第三,一旦设定了高级目标,会带来一个好处——初级和中级的目标基本上会顺带完成。

我儿子问我,为什么每天要练琴?我说,你想想你写歌的过程,因为演奏技术不够,脑子里有想法却弹不出来,弹不出来就没法知道好不好听,多么影响你以后搞创作啊?

我儿子问我,为什么要学语文?我说,语文不好,以后写歌怎么能写出像方文山那么漂亮的歌词呢?

我儿子问我,为什么要学英语?我说,英语不好,以后写歌怎么能写出漂亮的英文歌走向世界呢?

类似这样的问题只要跟写歌挂上勾,他都会特别信服!然后自己就会有干劲。

综上,本文实际上也讲了我们家目前在孩子音乐培养这一块的一些想法。当然,我们知道专业的音乐人未必使用本文所说的3个游戏这种方式来写歌,而且有些知识不系统学是很难自己悟出来的。所以,我们也计划未来送孩子去学作曲编曲。

但我想我们至少给孩子做了一个不错的前期准备,就是让孩子明白——

音乐是好玩的,并且他完全有能力玩好。

=====================

不爱鸡汤,只有干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