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奪冠了!誰說LPL拿不了冠軍?



文 | 張銳

“iG贏了!我們是冠軍!”

29歲的娃娃、米勒、35歲的長毛,這三位平均年齡超過30歲的男人,在iG推平歐洲豪強,S1冠軍隊伍FNC的“基地”那一刻,在解說臺上淚流滿面。在英雄聯盟(下稱英文“LOL”)榮譽、含金量、競技水平、知名度最高的S賽(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上,中國LPL(英雄聯盟職業聯賽)賽區終於拿到了久違的冠軍。

中國的玩家等待這個冠軍實在太久了。過去七年,韓國賽區在S賽上展示了令人絕望的統治力—五冠四亞,歐洲和臺灣賽區也各拿了一個冠軍,而中國只有兩個亞軍—那已經是四年前的事情了。iG的前隊員笑笑曾悲傷地說:“我這輩子最遺憾沒有拿過冠軍,讓我放棄眼前的一切,我只要有50%的冠軍,我都會去拼。哪怕我以後去洗碗,少活幾十年,我都願意。”


iG奪冠了!誰說LPL拿不了冠軍?

“最後的希望”



與當年笑笑等老選手遺憾退役相比,iG這一代年輕的隊員們則幸運地多。對於他們來說,中國的LOL正在經歷著歷史上最好的時代:職業選手薪資優渥,頂級選手轉會費高達千萬;資本入場,俱樂部相繼實現融資;訓練體系完備,國內最完整的職業電競體系已經建立、電競整體產業鏈逐步完善。湊錢買肉、網吧訓練、住在倉庫、戰隊隨時倒閉等“辛酸往事”也註定只能成為老選手的回憶。

十年了,從2009年美服開服開始,LOL增加了99位新英雄,數千萬的LPL玩家參與其中,最老的玩家也已經年近30歲,這一次,他們終於等到了一個合適的機會可以喊出:“恭喜LPL!”

即便IG奪冠,熱潮背後LOL日漸下滑的熱度也不容忽視。2017年後,LOL生存空間受到擠壓,“吃雞”遊戲的觀眾人數只用了七個月的時間便能和LOL分庭抗禮,Esports Charts的數據顯示,國外觀眾人數更是驟降20%。此次奪冠,在一定程度能為LOL拉回中國的熱度。但是,LOL已經進入“後半程”,面對流量下滑和新遊戲的挑戰,杜某認為,需要重新思考LOL的價值。


“當年我們窮得拿50元一起吃頓肉”


在總決賽的賽場上,玩家更願意稱這支平均年齡只有19歲的iG戰隊為“小iG”,用以區別輝煌一時的“老iG”。2012—2013年,PDD、笑笑等組成的老iG曾取得SWL、IEM新加坡站等國內外大小賽事的冠軍,風頭一時無兩。“不要慫,來跟我幹”更是成為當時iG留給LPL的競技名言。今天,小iG在賽場上的表現再次實踐了這句話。


iG奪冠了!誰說LPL拿不了冠軍?

輝煌一時的“老iG”



奪冠之後,除了拿到中國LOL有史以來的最高的榮譽,iG六位成員將擁有屬於自己的“冠軍皮膚”,分享超過84萬美元的獎金,拿到老闆王思聰承諾的每人100萬的獎勵,等待他們的還有暴漲的個人身價。這些都是當年老iG的窮酸選手難以想象的事情。

老iG的隊員笑笑回憶最初打比賽的日子時,特地舉了一個例子:當時還有10天就打比賽,平時大家窮得只能吃泡麵,笑笑拿出了最後的50元錢請大家吃了一頓“李莊白肉”。笑笑說:“當年吃完李莊白肉後我們就一路連勝拿冠軍,我覺得這是一件在男人那裡很浪漫的事情。”

連勝的原因,除了奪冠的信念,俱樂部本身的發展也離不開關係。2012年,王思聰攜首富的5億啟動資金在微博以“強勢進入,整合電競”八個字宣佈進入電競行業,重組iG俱樂部,中國的電競行業開始迎來了由“富二代們”提供的第一批資本。就在當年,IG的 DOTA2戰隊獲得DOTA2最高級別賽事TI2國際邀請賽的冠軍。與此同時,iG開始躋身國內最頂級的俱樂部行列,與WE、LGD等老牌戰隊分庭抗禮。

2012年,魔獸爭霸、星際爭霸等老牌遊戲相繼進入“衰落期”後,MOBA類的代表遊戲之一LOL順勢成為全球玩家最多的PC遊戲,一年完成10億場對局。在LOL火爆的刺激下,18歲的明凱放棄了做《信長野望》職業選手的打算,進入LOL職業賽場。微笑、若風等其他電競項目職業選手也在這一時期轉入LOL。可以說,LOL的熱度吸引了一大批頂級玩家和職業選手的加入職業賽場。

鑑於已經逐漸龐大的玩家規模和賽事的需要,一年後,遊戲運營商騰訊正式組建國內頂級職業聯賽LPL,構建起相對完整的職業聯賽體系,LOL的比賽徹底走向了職業化的道路。皇族(2012)、OMG(2012)、EDG(2013)等新興的俱樂部也在這段時間相繼建立起來。


iG奪冠了!誰說LPL拿不了冠軍?

皇族、OMG、EDG相繼成立



前LOL職業選手、著名遊戲主播叶音符告訴毒眸說:“這段時期,各大俱樂部的成立讓更多有夢想的新人進入到職業賽場裡來,這等於是開始促進職業化的基礎。”

儘管已經職業化,但是國內LOL發展仍然舉步維艱:關注到這個賽事的資金規模並不多,幾乎所有俱樂部運營困難,同時也缺乏成熟的訓練體系。2013年,法國電競媒體統計的LOL戰隊收入顯示,WE在2012年的收入為26萬美元,iG則只有13萬美元。這些資金往往還不夠支付場館等硬件費用、比賽的路費等,更別提能分發到選手的手中了。當年,即使是在WE,頂級職業選手明凱的月工資也不過3000元。


iG奪冠了!誰說LPL拿不了冠軍?

“廠長”明凱



除了薪資得不到保障,這些早期的職業選手還需要面臨輿論的壓力。那時候,遊戲得不到社會主流的認可。由於電競選手的黃金年齡是在16—22歲,這段時間正處於學習期,遊戲被認為是“電子海洛因”,“打職業”成為父母眼中的“不務正業”。明凱、PDD、高地平等早期選手都不被家裡的人認可,RNG戰隊的選手Mlxg在進入職業賽場之前甚至被家人送往戒網癮所“治病”。


iG奪冠了!誰說LPL拿不了冠軍?

亞運會冠軍、RNG戰隊的選手Mlxg



相較於國內,電競起步較早的韓國則憑藉此前數十年間建立的職業體系和豐富的資金支持,開始主宰所有的S賽—韓國SSW(三星白)戰隊橫掃S4、SKT戰隊三冠王成就“大魔王”Faker。時隔兩年,解說長毛還如此形容當時的SSW恐怖的統治力:“沒有完美的隊伍,除了三星白。”

儘管“內憂外困”,但是S1—S4時期也成為了艱苦樸素的LPL在世界性比賽成績最好的時候。2012年,在IPL5世界總決賽,WE以不敗的戰績一路奪得世界冠軍;在2013年和2014年,皇族戰隊連續兩次闖入S系列的決賽,取得亞軍;OMG更是創造S賽中首次“零封”韓國戰隊NJWS的歷史。


iG奪冠了!誰說LPL拿不了冠軍?

WE在IPL5奪冠



與此同時,LOL也開始迎來它的巔峰時刻。2014年LOL的全球月活量已經高達6700萬,兩年後突破一個億;LOL賽事的關注度也在迅速增加,LOL官網的數據顯示,S3直播觀眾總人數為3200萬,S4便達到4300萬。

這段時間,中國的LOL擁有了許多傳奇性的選手:重新定義“ADC”位置的微笑、“中路殺神”若風、“上單霸主”PDD、“國服第一小魚人”盧本偉等等。每一個ID都代表了他們在賽場上的驚豔表現和賽事成就,但是唯獨缺少了一個代表世界最高實力S賽的冠軍。

然而,最早的一批職業選手,多出生在90—93年,競技年齡變大;另一方面,LOL版本更迭迅速,一些明星選手在經歷短暫巔峰後,競技狀態嚴重下滑,拿不到更好的成績。除了榮譽感,S賽的獎金也是“打職業”的動力來源,S4的總獎金已經高達213萬美元,但是,沒有一支LPL戰隊的成員有機會拿到,大部分職業選手仍然生活困難。雙重作用下,微笑、草莓等大多數第一批的LOL選手最終在2014年選擇了退役。PDD曾傷感地說:“如果不是心灰意冷,誰又願意轉身離開?”

幸運地是,離開賽場後,他們有了比打職業更加賺錢的出路。2014年以後,鬥魚、虎牙、熊貓等以遊戲為主的主播平臺相繼成立,簽約退役的明星電競選手成為聚攏人氣的首要方式。依託於熱門的《DOTA2》和《英雄聯盟》等遊戲,這些直播平臺迅速崛起。一些知名的遊戲主播,簽約費可達到上千萬元。除此之外,他們經營的淘寶店鋪也成為重要的收入來源。這些曾經“不務正業”的年輕人終於告別了過去的“寒酸”,開始過起了“體面”的生活。


iG奪冠了!誰說LPL拿不了冠軍?

若風參加黃曉明和Anglababy的婚禮



儘管有大批的老隊員離開,但是也有明凱、姿態等一批競技水平保持良好的老選手選擇留下,繼續完成S賽奪冠的夢想。後來,PDD在一次直播中說:“(明凱)在巔峰時期退役的話,他現在每年至少賺3000萬,但他選擇繼續……對於很多我這樣的圈內人來說,他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正能量。”

一年後,夢想又進了一步。2015年的MSI(英雄聯盟季中冠軍賽),明凱所在的EDG首次在B05(總場次為5場)中戰勝如日中天的SKT戰隊,時隔三年,明凱第二次奪得世界冠軍。儘管含金量仍然不及S5冠軍,但這也是LPL前進的一大步。回首望去,陪他上次IPL5奪冠的WE四位選手已經退役,而他仍然為“S奪冠”的夢想前進。


iG奪冠了!誰說LPL拿不了冠軍?

EDG擊敗SKT,奪得MSI冠軍



這一時期的明凱和EDG被國內玩家和選手寄予了最大的期望。一位老粉絲告訴毒眸:“那時候,廠長(明凱)手提一把‘殺豬刀’,百分之七十的勝率血虐韓服,看得我們這些老玩家熱淚盈眶,廠長那個時候真的太強了,我們都覺得中國的LOL真的要崛起了。”

然而,事與願違,在此後的S5全球總決賽上,EDG最終0-3負於Fnatic戰隊,止步八強,隨後明凱的競技水平嚴重下降,已經離開了巔峰期。儘管至今已經5次拿到LPL國內冠軍,但同老iG的隊員一樣,明凱在S賽最好的成績仍然是八強。沒有S賽的成績,便得不到一些玩家的認可,明凱更是被一些粉絲稱為:“廢物明凱,字字八畫,年年八強。”EDG更認為是“內戰無敵,外戰坑比”。

今年八強賽EDG再次遺憾止步,但評價早已不那麼苛責。比賽結束,在送別EDG離開的時候,一名粉絲早已淚流滿面,甚至一度哭著對明凱說:“明凱你別退役,明凱。”此前有消息稱,25歲的明凱結束S8之後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如果屬實,這意味著LPL職業生涯最長、榮譽最多的選手要離開LOL的賽場了。與之相比,26歲的韓國選手Ambition終於在去年圓夢S賽冠軍,但明凱終究沒有等到這一天。


iG奪冠了!誰說LPL拿不了冠軍?

EDG俱樂部經理兼總教練阿布的微博



但是,LPL終於在三年後,等到了這一天。


LOL的價值需要重新評估


奪冠之前,很少有人會預測“笑到最後”的會是iG。

相比於年輕的iG而言,穩重的RNG戰隊才是今年LPL奪冠的希望。一年之內,RNG連續拿到了LPL春季賽、MSI、洲際賽亞洲對抗賽等五個國內外冠軍,被認為是S賽最有力奪冠的戰隊。

火爆的成績之下,廣告主也紛紛對RNG代表選手UZI青睞有加。2018年,RNG選手UZI拿到了NIKE全球代言人的廣告,勝過了LOL歷史第一人Faker和其他電競項目的頂級選手。RNG戰隊本次S賽擁有奔馳、惠普等11個品牌的贊助商,更是一度被市場估值為20億。這些市場投資對於S5時期,同樣奪得MSI世界冠軍的EDG來說,是難以想象的。與此形成對比的是,EDG在S8有7個贊助商,iG只有3個,其中1個還是王思聰旗下的熊貓直播。


iG奪冠了!誰說LPL拿不了冠軍?

UZI拿到了NIKE全球代言人的廣告



然而,RNG最終被歐洲戰隊G2淘汰,EDG也負於歐洲戰隊FNC,遺憾地倒在了八強賽上。今年,歐美戰隊強勢崛起,在四強中佔據三個席位,而韓國戰隊則全部被淘汰。叶音符告訴毒眸:“無論再強的隊伍都是有上限的,比你弱的隊伍進步的空間更大,而你卻只能去維持現狀。盛極而衰,這是每個強隊和賽區都不能避免的。”

這個結果讓許多玩家始料不及,歐美戰隊一直被國內視為“歐美撈比”,認為LOL是韓國與中國之間的對抗,只要贏了韓國,便能夠贏得S賽的冠軍。然而,事實上,與LPL不穩定相比,除了S4,每一年S賽四強中都有歐美戰隊的身影;4屆MSI,歐美戰隊拿了兩次亞軍,它們的競技實力並不是外界傳言的那麼“撈”。有資深玩家表示,相比於中韓的“保守”,歐美戰隊更加有“想象力”。

儘管LPL兩支戰隊遺憾失利,但iG最終取得了勝利。Rookie在賽前說:“主告訴我,這是我向世界賽展示我的機會,也是讓我的粉絲驕傲的機會。我想讓他們看到iG到底是誰,Rookie到底是誰,我們走到現在,到底走了多久。”


iG奪冠了!誰說LPL拿不了冠軍?

Rookie:“我做了一個夢”



答案是三年,S5時期,Rookie所在的iG不敵FNC戰隊,止步八強。三年後,兩支隊伍又再次在決賽中相遇。這一次,iG和LPL洗刷了S賽曾經的敗績。

為了這一天的到來,整個LPL已經積累了三年。2015年,MSI的勝利和S5的失利,既提振了國內玩家的信心,又使得LPL看到了和LCK(英雄聯盟韓國職業聯賽)明顯的差距。資源積累差、職業體系不完善等被認為是困擾LPL在S賽奪冠的桎梏。

為了提高成績,2014年,皇族引進韓國KT戰隊的INSEC和Zero,同年便奪得S4的亞軍,由此引發了韓援來華的熱潮。S4結束後,冠軍戰隊—韓國SSW一度全員來華,進入LPL各個戰隊。過去四年,幾乎每一支LPL隊伍都會有通過轉會、青訓等方式進入的韓援選手的歷史。外援的引入,短時間內縮短了LPL和LCK的距離。提高了整個LPL的水平。今年,iG的奪冠隊伍中便包括Rookie、The Shy、Duke三位韓援。


iG奪冠了!誰說LPL拿不了冠軍?

S5之後,SSW冠軍5人全部來華



除了外援的以外,整個中國電競的大環境的改善才是推動LOL向S賽邁進最終動力。叶音符告訴毒眸:“S5之後,整個行業開始完善起來,選手的待遇也隨之提升了。”

S5之後,中國的LOL一改早年的“窮酸”,開始迎接大批資本的到來,俱樂部也從真正意義上開始擺脫“富二代遊戲”。華碩ROG、滔搏運動、B站以及FunPlus等紛紛入場投資,其中B站和滔搏分別在IM以及Dan戰隊的基礎上組建新戰隊。俱樂部開始實現融資:LGD完成3000萬A輪融資、VG完成A輪5000萬融資、EDG完成近億元Pre-A輪融資。鯨準洞見的數據顯示,2016年,整個電競行業的融資增長了195%。


iG奪冠了!誰說LPL拿不了冠軍?

電競行業融資概況(數據來源:鯨準洞見)



伴隨著資本進場,LPL的職業化體系也逐漸完善。聯盟化的改革使LOL逐漸成為國內職業化程度最高的電競遊戲。2015年,騰訊全資收購LOL開發商拳頭公司,開始大規模佈局電競產業。2016年底,騰訊成立騰訊電競。次年,在2017年度品牌發佈會上宣佈中國電競進入“黃金時代”2017年,騰訊宣佈LPL將進行聯盟化改革,包括取消降級、永久席位、主客場制等,這標誌著LPL職業賽事體系逐漸向歐冠、NBA等傳統體育賽事轉變。

改革完成,名額已經固定14支LPL戰隊將進一步瓜分LPL贊助商、廣告、轉播版權的收入,並且在沒有降級風險後,資本的入場也變得更加“保險”。這樣一來,大量資本使得LPL成為國內職業化程度最高的賽事,而職業體系的發展又吸引了更多的資本入場。

社會主流也在開始認可電競行業。2016年,DOTA2在TI6奪冠後,登上了央視新聞;今年雅加達亞運會英雄聯盟項目奪冠後,人民日報官微一日連發兩條微博,慶祝中國電競的勝利,官微也進行頭條推送;央視還對LOL國家隊的隊長、RNG隊員UZI進行專訪。2018年發佈的《2017中國運動員影響指數排行榜》中,UZI成為唯一上榜的職業電競選手,相比於2006年“人皇sky”李曉峰在WCG(世界電子競技大賽)奪冠後不被主流認可的落寞,今天的輿論氛圍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iG奪冠了!誰說LPL拿不了冠軍?

今年雅加達亞運會英雄聯盟項目奪冠


種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LPL今年拿到了MSI季中賽的冠軍,這次又終於拿到了首個S賽的冠軍。至此,2018年,LOL全年的世界冠軍被LPL收入囊中。S8奪冠之前,中國LOL在世界賽的成績實際並不好:2015年—2016年,LPL均無緣S賽四強;2017年,LPL無緣S賽的決賽。中國的LOL成績已經從S賽亞軍滑落到四強,MSI的成績也止步第三名。但是最終,LPL等到了厚積薄發的這一天。

與此同時,騰訊的聯盟化改革也為中國的LOL埋下了“禍端”。戰隊席位固定化後,競爭壓力減弱,14支LPL戰隊能否一如既往地保持著競爭力,對遊戲版本做出先進的理解,打上了一個問號。有業內人士介紹說:“年輕的職業選手有錢和一定的名氣之後,很容易鬆懈,不像之前的選手那樣刻苦訓練,對奪冠的榮譽感不強。”S8的成績會不會只是曇花一現,成為下一個“國足”?

因此,贏得下一個S賽的冠軍還需要更加努力。相較於國外來說,中國電競仍然年輕。選手培養、訓練體系等方面仍有不足,年輕選手仍然更需要時間進行打磨。叶音符說:“我對LOL未來的發展還是保持樂觀的,年輕選手裡也不乏挺多優秀的人才。但是想成為標誌性的選手,可能還需要取得一些成績來證明自己。”

唯一的關鍵在於,這些選手究竟還能不能等來這一天。吃雞、王者榮耀等遊戲的迅速崛起,擠佔了LOL的市場。百度指數顯示,2016年之後,LOL的搜索量不斷下滑,回到2014年的水平;直播觀察顯示,即使是在S8期間,王者榮耀的總觀看人氣也遠遠超過LOL;遊戲在線人數的數據指出,美服、歐服、臺服的穩定玩家數量都在不同程度地下降。

LOL已經走過了十年,成為歷史上最“長壽”的遊戲之一,但LOL不是電競遊戲的全部。今年10月份,福布斯發佈最具價值的電競俱樂部榜單,北美的C9俱樂部以3.1億美元拔得頭籌,官方的評價是“它在各種電競項目中取得了成功”。在這份榜單中,亞洲僅有韓國Gen.G俱樂部入選,排在第四位,中國的俱樂部全部缺席。

但不可否認的是,每一年S賽都伴隨著LOL在線人數和搜索人數的回暖,爆發一個小小的“高潮”。但是,人們卻不得不去思考一個重要問題:迄今為止,十年了,走向衰落的LOL還值得愈加高漲的投資嗎?

在流量日漸下滑、新遊戲接連挑戰下,LOL盈利已經開始下滑,不復當年的吸金能力。SuperDate數據顯示,LOL在2018年盈利同比下降21%。資本永遠是現實的,RNG失利後,相關話題一度微博上引爆,RNG官博道歉信的評論已經超過58萬條。為了消除負面輿論,奔馳甚至在第一時間下架了RNG所有相關的廣告。


iG奪冠了!誰說LPL拿不了冠軍?

RNG官博道歉信



相比於RNG,今夜奪冠後,王思聰投資的iG註定成為最大的贏家。至少可以預見的是,市場對LOL未來一年內的“續航”將會保持樂觀心態。但是,明年S9,如果中國LOL不能繼續保持韓國當年的統治力,中國玩家對遊戲和賽事的熱情還能持續下去嗎?距離LOL真正煥發第二春,現在只差下一個S賽的冠軍的距離。

無論前景如何,或許,是到了重新評估LOL價值的時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