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速遞(2018年9月8日-9月14日)

1、北京互聯網法院掛牌成立

為積極回應互聯網時代的司法新需求,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推動網絡空間綜合治理,9月9日,北京掛牌成立互聯網法院。

7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增設北京互聯網法院、廣州互聯網法院的方案》。新設的北京互聯網法院集中管轄全市轄區內應當由基層人民法院受理的特定類型互聯網案件,主要包括:互聯網購物、服務合同糾紛;互聯網金融借款、小額借款合同糾紛、互聯網著作權權屬和侵權糾紛;互聯網域名糾紛;互聯網侵權責任糾紛等。對北京互聯網法院作出的判決、裁定提起上訴或抗訴的案件,分別由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和跨行政區劃的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審理。

(來源:最高法)http://www.court.gov.cn/zixun-xiangqing-117351.html

2、國家林業局要求加強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佈《關於進一步加強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要求加強網絡安全防護,保障網絡安全可控。

《意見》明確,建立網絡安全責任制,築牢林業網絡安全屏障。嚴格落實網絡安全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防護主體責任,嚴格落實網絡安全一票否決制,加強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安全防護,加強網絡安全信息統籌機制、手段、態勢感知平臺建設,增強網絡攻防能力,加強應急指揮能力建設,做到關口前移,防患於未然,實現對網絡安全重大事件的統一協調指揮和響應處置,形成多主體參與、多種手段相結合的綜合治網格局,築牢林業和草原網絡安全屏障。

(來源:中國政府網)http://www.gov.cn/xinwen/2018-09/09/content_5319693.htm

3、兩部門:禁止以網絡安全競賽為名進行商業炒作

9月7日,網信辦、公安部公佈《關於規範促進網絡安全競賽活動的通知》(下稱《通知》)。

《通知》要求,網絡安全競賽要堅持國家安全和社會效益優先,公平公正、科學嚴謹、健康有序;嚴格遵守有關法律法規,不得危害國家安全、損害企業和個人合法利益;禁止以競賽為名進行商業炒作、牟取不正當利益;不鼓勵以高額獎金吸引選手參賽。同時,《通知》要求,網絡安全競賽和會議如冠名“中國”、“全國”、“國家”、“全球”等,應報經國家網信部門同意。已經冠名的應重新履行報批程序或停止冠名。

(來源:網信辦)http://www.cac.gov.cn/2018-09/07/c_1123394579.htm

4、案例丨公眾號被封后訴騰訊壟斷,法院駁回稱封禁有正當理由

日前,被稱為“首例涉及微信公眾號的壟斷糾紛案”一審判決結果出爐。

2017年,深圳微源碼公司因微信平臺封禁其註冊、運營的26個微信公眾號,以“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為由將騰訊公司訴至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法院一審判決,駁回了原告的所有訴訟請求,認為深圳微源碼公司存在違規行為,騰訊公司封禁其公眾號的措施具有正當理由,不構成濫用市場支配地位。

法院認為,原告提供的微信用戶數等及不足以作為證明被告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有效統計口徑,也不足以說明微信用戶數對被告於在線推廣宣傳服務市場的影響。同時,原告涉案微信公眾號推廣的外掛軟件會極大干擾微信用戶的正常使用,危及微信用戶的個人信息安全。騰訊公司依據與原告事先達成合意的相關運營規範對其公眾號違規行為進行必要監管,具有正當性。最終,法院駁回了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

(來源:南方都市報)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DR3322TQ05129QAF.html

5、案例丨“抖音短視頻”案成北京互聯網法院受理第一案

9月9日,北京互聯網法院掛牌成立,該院電子訴訟平臺正式開放。據統計,截至9月10日18時,該平臺共接到網上立案申請207件。“抖音短視頻”訴“夥拍小視頻”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成為北京互聯網法院受理的第一案。

目前,國內外對短視頻行業的法律保護均處於探索期。本案作為兩大平臺之間就短視頻版權進行的首次訴訟,其中涉及的短視頻是否構成作品,短視頻平臺之間、短視頻平臺與用戶之間的權利邊界,區塊鏈取證存證技術在司法中的應用等問題值得關注。

據稱,該案是原告在北京互聯網法院電子訴訟平臺,以線上方式提交的訴訟材料及立案申請。經北京互聯網法院立案庭法官在線審核後,案件已被正式受理。當事人可通過其註冊的賬號實時掌握案件進展情況。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8/09/id/3491456.shtml

6、兩部門發佈緊急通知 進一步加強網約車順風車安全管理

9月10日晚,交通運輸部、公安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網絡預約出租汽車和私人小客車合乘安全管理的緊急通知》。

通知提出,通過立即展開行業安全大檢查、加強網約車和順風車平臺駕駛員背景核查、嚴格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和維穩主體責任、健全完善投訴報警和快速反應機制、嚴厲打擊非法營運行為五個措施進一步加強網絡預約出租汽車和私人小客車合乘安全管理。

http://xxgk.mot.gov.cn/jigou/ysfws/201809/t20180911_3084087.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