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花木生根有巧法

1、高錳酸鉀溶液浸泡。將插條基部2cm浸入0.1%-0.5%高錳酸鉀溶液中12-24小時,再取出扦插,可促使生根。

2、白糖溶液處理插條。花卉種類不同,白糖水溶液的濃度也不同。草本花卉使用的濃度為2%-5%,木本花卉為5%-10%。將插條基部2cm浸入白糖溶液中24小時後取出,再用清水將插條外部沾著的糖液沖洗乾淨後扦插。

3、醫用維生素B12。用醫用維生素B12的針劑加1倍涼開水稀釋,將插條基部浸入其中,約5分鐘後取出,稍晾一會,待藥液吸收後扦插。

4、環剝。在生長期間將枝條基部進行環狀剝皮或用鐵絲等物扎縛,使養分大量積聚在環剝部位,到休眠期沿環剝處剪下進行扦插,即可促進生根。

5、帶踵扦插。山茶、桂花、無花果等花木剪取插條時,可將插條基部帶上少許上年生枝條,則易生根。

6、增加插條床底溫。若是盆插,冬季可將其放在有木板的暖氣片或火坑上。採用電熱溫床進行扦插,效果更佳。

若需要促使大量難以生根的花卉生根,可用ABT生根粉配成濃度為0.005%的溶液浸泡嫩枝基部0.5-1小時,取出後立即插入基質中。其生根效果優於奈乙酸和吲哚丁酸。

根的培育

根是樹木生長的基礎,沒有根的生長,就沒有其它部位的生長。樹根的生長要求溫度適宜,最適生長溫度在15~35℃,以25℃最好。根的生長一般早於樹葉的生長,也有葉的生長早於根的生長的樹樁,但其勢弱,依賴的是樹樁自身的養分。先葉後根的樹樁生長方式較少,其長勢不如先根後葉的好。

根在早春時首先甦醒,較早萌動,吸取養分後供給樹葉發芽生長。本固枝榮,根深而葉茂,樹葉長出後進行光合作用,從陽光中吸收能量與二氧化碳作用,用根部吸收養分和水。通過新陳代謝作用,將能量用於消耗與積累。養分充足,光合能量多,樹才能快速生長。根系不健全,地上部份就不可能繁榮:地上部份不繁榮,根系也不會發達。根葉生長具有相關性,即根葉比,根多葉多,葉多根好,根的培育離不開葉的培育,葉的培育離不開根的培育。

.

樹樁盆景根的培育有兩種含義,一是為了樹樁的生存吸取營養物的根系,主要是活力強健的毛細根。二是具觀賞作用的支持根,主要是側根、粗根,它基本失去吸取營養的主要功能,只有分生新根疏導養分的作用。側根在樹樁的結構上,作為露根賞根的結構部份,而有重要作用。毛細根在生理上有不可缺少的作用,是維持樹樁生命的命脈。隨著樹齡增加,毛細根膨大變粗向前延伸後,可轉變成支持根被提露,而在結構上被加以利用。這兩種根都是樹樁盆景需要的,二者不可或缺,必須重點加以培養。

.

根的培育與葉的培育同時進行,方法程序也相似,都是以加強光照,提高溫度,用肥水土氣等促成方法進行培養。乾溼交替煉根則是抑制方法。冬春應儘量提高土溫,夏季全日曬。用水乾溼交替,乾透後再澆透。隔三差五的施用熟薄肥,經常鬆土,有利空氣肥水的分解轉化吸收。這樣根系必將培育得生理強健,能為樹樁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水分礦物質,促使樹樁早日成型,成型后豐滿健茂,極具生機與活力。在細根長粗後,便於蟠根造型,提根露根,使生樁在五到八年後有根可賞,從結構上與生理上完善樹樁盆景作品,達到根、礎、幹、枝、葉共存共美。

.

樹樁根系初成後,要經常進行煉根。盆樹要置於全日曬條件下,加強光照,增加施肥、澆水,乾溼交替。澆水後夏季要有八小時到二十四小時的偏幹狀態,讓樹根尋求發展,水分長期充足供應,樹葉會很多而根系不會好,就像人一樣,條件好了養尊處優不求發展。地植樹樁要經常翻栽,不能翻栽每年生長季節將一側的長根用利鏟截斷,讓根系回縮到主幹周圍,有利將來上盆和出露欣賞。盆內育根要經常換盆,從小盆換到大盆,使根系盤結在盆內樹礎周圍下面,無需蟠根,自已也能盤曲。

促花木生根有巧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