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該怎樣尊重孩子?

一排糖_gvw


家長尊重孩子要認識到,孩子是單獨的個體,看待問題的時候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將孩子看待一個成人。

1,善於聆聽孩子的話,仔細有耐心的聆聽孩子做事的原因和想法。

2,平等。不要覺得自己是孩子的家長,就用一種高高在上的姿勢與孩子溝通交談。與孩子交談要心平氣和。

3,留給孩子適當的個人空間,尊重孩子自己的意願,如果兩人發生分歧,要心平氣和的講明原因。比如,你想給孩子報輔導班,孩子不想上。你問問他為什麼,是覺得沒有必要,還是有其他原因。然後把你想給孩子報班的原因講給他聽,然後再讓他考慮考慮。

4,可以定規矩,但是這個規矩全家都要遵守,尊重孩子意願的同時,不要忘記自己要起到一定的榜樣作用。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要求孩子去做。

5,尊重孩子不是放養,更不是放任孩子的任何行為。做錯了要及時糾正,而且要嚴厲明確的告訴他,為何是錯的,為何是不對的,要講明原因。


濟南樸新


應該怎樣尊重孩子?

首先,是意識層面。家長首先要意識到,孩子是個獨立的個體,也像成人一樣,需要人尊重,不喜歡被強迫和壓制。其次,付諸行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粗略想到下面幾個方面。



1,不要言語暴力

和孩子說話,用孩子能聽懂的語言和交流方式,多用協商和共情,少用威脅和恐嚇,更不要嫌棄的責罵,氣頭上發洩情緒的語言暴力的殺傷力是很大的。

2,不能打罵孩子

你那麼大,他那麼小肯定打不過你,用暴力解決問題是不公平的,雖然這種方式簡單有效,洩憤也很爽,但其實孩子不是真服了,而是沒有能力和大人對抗,情緒被壓制住了,等到青春叛逆期的時候,他就有足夠的能量和智慧,那個時候他就是一起匹脫韁的野馬!不行就來個離家出走!多少家長到那時候才欲哭無淚。

得到尊重的孩子也會尊重大人,只有因愛而自發的順從,才是真的順從,被強迫的順從都是假象。



3,聽聽孩子想法

在不影響是非無傷大局的選擇下,可以聽聽孩子自己的意見。比如,孩子想多玩兩分鐘,那你就給他定上兩分鐘的表,親身體會,孩子不會貪得無厭的耍賴皮,大人遵守規則和約定,孩子也會自覺的說到做到。如果,你沒有聽懂他的需求,沒感受到他的情緒,硬把他拽走,估計下次只能鬧的更兇,或者直接不敢提要求,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

“度”很重要,具體情況具體應對,孩子說的不一定要完全滿足,但一定要表達你聽懂了他的需求,然後告訴他為什麼不能滿足。特別是對叛逆期的孩子,更要處理好孩子的情緒。



4,別拿“別人家的孩子”說事兒

和孩子換個位子體驗一下,如果媽媽總說別人家的孩子多好多好,孩子心裡會什麼感受:我的媽媽喜歡別人家的孩子,是我不夠好,我是個不值得媽媽愛的孩子,我也不喜歡我自己。

如果孩子有一天說:“媽媽,你看我們班某某某的媽媽多漂亮,你怎麼那麼醜?你看他媽媽多優秀,你怎麼那麼笨呢”,估計是個媽媽聽了,心都會碎一地的吧!



5,重視孩子的夥伴關係

夥伴對孩子來說有非常重大的意義,他們在與同伴的遊戲和互動中,鍛鍊人際交往能力。尊重孩子也應該尊重他們的朋友。

對於家長而言,要從小給孩子樹立正確的觀念,學會與人分享、合作的意識,不要養成非我莫屬的心態。這不合群的行為和習慣會直接影響孩子與其他同伴的互動方式,不配合他人,萬事以自己為中心。

還要從小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出主意,引導孩子想辦法解決與其他同伴的衝突等問題。同時可以指導孩子表現出正確的同伴交往方式,讓孩子積極投入同伴交往,在同伴遇到困難時,要努力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在同伴獲得成功的時候,要學會分享別人的快樂,讓同伴體會到自己的關懷和支持。


心理學育兒實踐


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以溝通和管教,主要是因為現在孩子們的信息渠道越來越廣泛,孩子瞭解的知識大過於他本身的年齡。家長如如何做,才能夠讓孩子感受到家長應有的尊重呢。

1.學會接受孩子的任何行為。

在任何時候,孩子不管做得好與不好,我們都要放平心態。先去接受孩子的行為,然後才能以更好的狀態去和孩子溝通。

不能說孩子做得好了,我們就對孩子好和讚美。做得不好,我們就對他非打即罵。

2.不要時時擺家長架子。

在任何時候都不要擺架子,讓孩子感覺你總是高高在上。如果這樣的話當孩子慢慢大的時候也就是他疏遠你的時候。

現在和孩子最好的相處模式,永遠都是要像朋友一樣。

3.出現問題相互溝通。

出現問題了,我們不能一直以我們為主導線。讓孩子感受到我們對她的愛和尊重,遇到問題一定要相互溝通,找出原因,一起和孩子面和並解決。

4.給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間。

特別是大孩子,這一點非常重要,一定要給孩子自由的空間。不要這也要管那也要管,這樣會讓孩子非常反感。教育孩子就如同我們放風箏一樣,孩子就是那個風箏。不管風箏飛得有多遠,只要他的方向是正的,我們都不用去管它,如果風箏偏離了航道,這個時候我們才需要撥一撥手中的線就行了。你把它抓得越緊,反而他會跑得越遠。





教師媽媽養兒育女


尊重孩子的前提是父母要具有一顆善待孩子的愛心,以朋友的身份與孩子坦誠相處,放下架子,拉近距離,多給予關愛和理解。孩子也是家庭中一員,無論年齡大小,都有其話語權。特別是在關乎孩子的事情上,要聽聽孩子的想法和意見,切不可以家長自居,無端剝奪孩子說話的權利。尊重不等於放縱。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從小就要讓孩子參與有關孩子問題的討論。明智的家長,一般都能做到這一點。但問題是,一旦遇到家長自身被諸多事情困擾而心情鬱悶或煩惱時,也不要隨意衝孩子發火,因為家長的心思孩子不一定了解,一旦發火,孩子的內心容易受傷,會無形拉開與家長的距離,再交流起來比較困難。另外,對孩子來說,一回到家,要感到有家的溫暖,有父母的關愛。所以,做父母的別忘了與孩子打聲招呼,問問他(她)在校或在外玩耍的情況,讓孩子感覺父母在乎他(她),而不是冷落他(她)。這種尊重往往比不理睬孩子要容易相處得多。孩子得到了尊重,有什麼話也喜歡與父母主動交流,這對了解孩子的心理非常重要,有利於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東方木718


不要非打即罵,對於她他提出的要求都要有原因,如果錯的,父母耐心給她他講解


片羽時光72699619


把孩子當成朋友對待!家裡大小事都和孩子商量,讓孩子作為家庭決策的一員。尊重孩子做出的決策,可以反駁但是有理有據!!


兒童健康成長分析師


家長對待孩子是一門科學。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對待。可以寫一篇較長的論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