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聞|古人的小學生涯,是不是比你的還苦?

古人幾歲開始上學

現在孩子一般六七歲入學,古代一般在8歲至15歲之間。現代家長忌諱的“八歲八糊塗”的入學年齡,在古代最主流。很多名人都是8歲入學的,如東漢哲學家王充、宋代文學家蘇東坡等。

先秦對入學年齡無統一要求。明清時期,“大齡入學”傳統一直未改變。《嘉靖太平縣誌》載,明代太平縣“令民間子冀盼八歲以上、十五歲以下,皆入社學”。《嘉靖香山縣誌》則稱,有讀書潛質的“八歲至十有四者,皆入學”。

唐代孩子的入學年齡比其他朝代提前一兩歲,如唐代醫學家孫思邈便是“七歲就學”。據《舊唐書·孫思邈傳》,孫思邈雖是7歲入學,但當時已能“日誦千餘言”,以至洛州總管獨孤信見之大為驚歎,稱“此聖童也”。

趣聞|古人的小學生涯,是不是比你的還苦?

具體幾歲入學,古人也視孩子的心智發育情況而定,甚至20歲讀小學的都有。

學不好,有體罰

古代對學生的管理較嚴厲,大多家長也認同“不打不成器”。讀書不認真或學不好,被打板子、抽鞭子、罰跪如家常便飯。王充《論衡·自紀篇》稱,“書館小僮百人以上,皆以過失袒謫,或以書醜得鞭”。可見,在漢代就流行體罰學生。

體罰在古代叫“撻罰”。到明代,撻罰為鄉村小學普遍採用,連學生家人都跟著受罰。明黃佐《泰泉鄉禮·鄉校》中規定:“無故而逃學一次,罰誦書二百遍;二次,加樸撻,罰紙十張;三次,撻罰如前,仍罰其父兄。”

趣聞|古人的小學生涯,是不是比你的還苦?

注重對學生日常行為的稽考,以約束學生行為。如明代有的小學設立“揚善簿”、“改過簿”、“記過格”,好事壞事均記錄在案,作為學生升學錄取時的參考。

這種“功過簿”並非都由老師填寫,如明代儒學家劉宗周,其家塾修業課程中,要求學生早上起來第一事就是填“記過格”,上列數百種日常行為,有“微過”、“隱過”、“顯過”、“大過”、“叢過”、“成過”等六項評語,讓學生自己評價昨日表現。

怎麼考試、如何打分?

古代小學主要是識字、寫字、習經史、學六藝。據《宋會要·崇儒》,宋代國子監小學“條制”要求:“小學生八歲能誦一大經,日書字二百”;“十歲加一大經、字一百”;“十二歲以上,又加一大經、字二百”。

檢查學生的學業,也靠考試。俗話說“小考天天有,大考三六九”,在古代還真有。如宋代,老師會逐日測試學生的學習,這叫“日考”;另外還有“月考”、“季考”等。具體考試時間,各朝代、各學校都不同。

元代的上元縣,便對小學考試時間作出具體規定。據《廟學典禮·行省坐下監察御史申明學校規式》,上元小學的考試,固定在每月的初三、十六兩天。而且,出題和監考要分兩班人。

明代又有不同,明代理學家沈鯉稱:“朔望日考試,分等第,行賞罰。”但不同的老師,對考試的要求並不相同。儒學家劉宗周便主張“三六九會課,以二題為率”。

趣聞|古人的小學生涯,是不是比你的還苦?

到清代,小學考試形成了制度,根據教學方式與內容的不同,採取不同的考試:公課、月課一月一考,朔望課半月一考,季課一年四考。另有會課的多次考,義學的抽考等等。若重要考試考砸了,還允許“補試”。

看過了古人的小學生涯,

文化君不禁感慨,

古人都從小努力在學習,

我們又有什麼資格偷懶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