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出現過哪些奇葩武器?

谷火平


今天來介紹的這種奇葩武器,實在是筆者心中的摯愛,因為它近乎黑科技和未來主義的設計原則,它就是大名鼎鼎的Ba-349巴赫姆“蝮蛇”火箭動力截擊機

眾所周知,到了1944年中旬之後,德國和歐洲上空的制空權徹底被盟國所控制。德國空軍自身不但無法有效打擊大規模出動的盟軍戰略轟炸機群和護航戰鬥機群,連自身的生存和發展也逐漸收到嚴重威脅,被迫將軍用飛機疏散到更多的二級機場,但是儘管如此,越來越多的德國空軍機場,機庫和跑道也開始收到盟軍持續的襲擊。在這種情況下,納粹德國高層,空軍和各航空公司決心孤注一擲,試圖用垂直起降的火箭動力戰鬥機打破僵局:它不需要跑道,垂直髮射後利用高速迅速突破盟軍轟炸機群的護航戰鬥機圈,一擊得手後再設法降落脫離。

垂直火箭動力截擊機概念之父,依舊是大名鼎鼎的德國火箭科學家馮.布勞恩,他最早那出過一個“馮.布勞恩火箭截擊機”方案,即使放在今天也非常時髦:大型機庫即是飛機停放平臺,也是發射平臺,接到命令後,以A-3火箭為推動力的垂直起落截擊機直接從機庫中的幾十個發射臺同時升空作戰,然後截擊機利用類似me-163彗星戰鬥機一樣的滑撬實施降落。

於是,在1944年6月底,納粹帝國航空部又召見了德國各大航空企業的掌門人,要求儘快拿出一種被稱為“verbrauchsflugzeug”(廉價一次性截擊機)的設計方案,具體要求為,廉價,能夠快速生產的“點防禦”截擊機,要求優異的速度和爬升比,並且所需原料不得嚴重佔有現有的各戰鬥機生產。為此,梅賽施密特拿出了它的P1104方案,亨克爾的P1077“朱麗葉”方案,容克公司的JU EF127方案,但出乎意料的是,最終雀屏中選的卻是巴赫姆公司的BP20方案。

公司創始人埃裡希.巴赫姆是一位充滿奇思妙想的航空工程師,則擔任菲澤勒公司技術主管,設計過大名鼎鼎的fi 156鸛式輕型飛機,也曾經參與過馮.布勞恩的火箭截擊機設計,巴赫姆的方案本來不被帝國航空部所青睞,但巴赫姆情急之下, 找來了兩位重量級人物為自己撐腰,一是戰鬥機總監,王牌飛行員加蘭德,二是黨衛軍全國領袖希姆萊。巴赫姆自己方案的賣點是1.便宜,還是便宜!除了關鍵部件和飛行駕駛艙前部裝甲,大部分由木材來製作,廉價迅速,2.製作工序簡單,單機制造時長短:一臺火箭發動機400個工時,所有木質部件250個工時,其他部件350個。3.充分利用現有發動機,一臺HWK 109-509A2火箭發動機即可。果然,和希姆萊通話不到24小時,帝國航空部就打來電話,宣佈採納巴赫姆的方案

BP20方案的翼展為3.5米,機體長度與翼展比為3.3比1,同時有垂直尾鰭,尾翼和腹鰭,以保證在垂直飛行和水平飛行時的穩定,這些部件,連同機頭骨架,蒙皮都是木質,機鼻為複合材料,座艙之後是火箭發動機和燃料倉,以及後部動力艙降落傘,座艙前後有13毫米裝甲鋼板保護,主發動機是HWK 109-509A2火箭發動機,燃料是被稱為T液的過氧化氫液以及C液(甲醇,水和肼等)持續工作時間為80秒,可以產生1700公斤的推力。

Ba349蝮蛇的作戰方式十分新奇,垂直髮射後,火箭發動機啟動,讓飛機以垂直狀態爬升到高空,在起飛後六十秒,爬升到1萬米高空,然後熄火,以高速滑翔方式進入戰鬥,然後飛行員按動按鈕,飛機在空中解體,飛行員和載有火箭發動機,可重複使用的後部機體一起利用降落傘返回地面,前部機體則在空中拋棄,由於在無人實驗狀態,HWK 109-509發動機被證明不穩定,即使利用降落傘降落也會發生爆炸事件,所以進行了改進,量產型“蝮蛇”採用了相對可靠的HWK 109-559型發動機,另外559發動機的工作時間持續到了2分15秒,這樣可以讓“蝮蛇”擁有更大的作戰半徑。

另外,在機體兩側,巴赫姆還為蝮蛇安裝了4具施密丁109 533固體燃料火箭,用以助推,在飛機升空獲得足夠初速度後拋離。

由於蝮蛇的滯空時間非常短暫,如何為它選擇武器也很傷腦筋。一開始巴赫姆打算給蝮蛇安裝MK108 30毫米航炮,但一來,MK108太重,嚴重影響了蝮蛇的飛行速度和穩定性,二來蝮蛇飛行速度太快,機炮這種“點對點”的武器裝備很難做到有效瞄準,巴赫姆索性為蝮蛇裝配了萊茵金屬公司的73毫米RZ 73火箭彈,最大射程四百米,由於沒有尾翼,飛行軌道不穩,巴赫姆在“蝮蛇”機頭安裝了一個蜂巢狀火箭發射器,給“蝮蛇”配備了24發RZ 73! 指望它在高速抵近盟軍戰鬥機群后,一下把24發大口徑火箭齊射出去,像一把散彈槍一樣造成面積殺傷。

當然,巴赫姆後期也考慮為蝮蛇配備更先進的55毫米赫柏公司風暴火箭彈,除了高爆彈頭,風暴還可以裝在穿甲彈頭對地攻擊,在發射後,風暴火箭彈的後部彈出尾翼,更加穩定,裝備“風暴”的me262已經在空中取得了擊落b17的戰績。另外由於換裝了559發動機,巴赫姆也考慮在蝮蛇在加裝一門MK108,蝮蛇就可以在第一輪火箭攻擊之後,再回過身來用機炮“補刀”....

至於發射裝置,巴赫姆為蝮蛇設計出了輪式車輛攜帶的,高達12米的簡易金屬發射架,以及運送蝮蛇的小型輪式拖車,發射命令下單後,拖車將蝮蛇運送到發射架附近,地勤人員用小型吊車將蝮蛇轉移到發射架上,然後啟動發射。

1944年11月初,蝮蛇M1號原型機誕生,在諾伊堡試飛,另外,為了解決下降速度過快問題,M2和M3號原型機都安裝了三點式起落架,以試圖探索和正常飛行器那樣滑翔降落的可能性,畢竟在 M22號原型機階段,每次降落都不能算上安全:墜落速度太快,進而導致回收的,帶有殘餘燃料的火箭發動機發生爆炸,不用說,再這樣下去,駕駛“蝮蛇”的飛行員肯定是十死無生......不僅如此,希姆萊等黨衛隊頭目由於已經接手納粹德國所有包括火箭在內的“高科技”武器研發項目,並且由於外行,對這樣“緩慢”的研發成果不滿,強烈要求巴赫姆立刻進入“蝮蛇”的載人飛行試驗階段。巴赫姆沒辦法,硬著頭皮在1945年3月1日,於霍伊貝格試驗場進行了載人測試,試飛院是洛塔爾.西貝中尉,結果是一場災難,有一具助推火箭沒有拋離,導致整架飛機重心偏移,以機腹朝上的姿態斜斜插入雲層之中,旋即失控墜毀,試飛員西貝中尉當場機毀人亡.....

由於這次失敗,“蝮蛇”又回到了無人駕駛實驗階段以求完善其設計,但大家知道,5月初,德國就已經投降,這種驚世駭俗的奇葩武器,僅僅造出了十架量產型,幸虧戰爭結束,否則它將讓更多狂熱的德國年輕人走向死亡——黨衛軍已接近招募了將近100名飛行經驗不足的年輕飛行員和志願者,準備駕駛“蝮蛇”上天,與盟國拼死一搏,今天在德國慕尼黑博物館和加州奇諾飛行博物館,還能看到兩架倖存的“蝮蛇”。


晴天有時下豬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參戰的國家研製生產了很多奇葩的武器,比如軍車、火箭筒、炸彈、坦克、戰鬥機、大炮和手槍等。這裡向大家介紹幾種。

一、軍車類

(1)澳大利亞的犀牛重型裝甲車。配備武器包括威克斯同軸303英寸機槍和QF2磅、Mk、IX炮。

(2)加拿大的GM Mark是輕型偵察車,它配備了反坦克步槍、布倫輕型機槍和一個小型敞篷炮塔。

(3)英國亨伯LRC Mk IIIA偵察車,配備了19號收音機,生產建造了約3600輛。

(4)澳大利亞為美國陸軍生產S1偵察車。配備武器包括一門重達50英寸的機槍和兩門30英寸機關槍。

(5)加拿大C15TA裝甲車,該車使用雪佛蘭C15加拿大軍用卡車設計的底盤。

(6)意大利MIAS型突擊車,正面裝甲8mm,側面5mm,一共兩款,一款是機槍版的,另一款是迫擊炮/擲彈筒版的。

二、炸彈類

(1)哥利亞遙控炸彈是二戰時德軍用於搞破壞的一種遙控炸彈,是當時一種比較先進的武器。它的外形和坦克非常相似,約4英尺長、2英尺寬、1英尺高。哥利亞遙控炸彈可攜帶75-100千克炸藥。用途廣泛,如直接炸燬重型坦克、橋樑等。

(2)蝙蝠炸彈,它是美軍制造把燃燒彈裝置安在蝙蝠身上,並降低炸彈內部溫度以保證它不會在運輸過程中爆炸,然後往敵城釋放這種蝙蝠,而後進行破壞性爆炸。

(3)麵粉炸彈是將麵粉和TNT炸藥混合製成的特種炸藥。這種炸藥看起來和普通麵粉一樣,也可以製成麵包、餅乾等形狀,而且本身無毒,可以食用。特工們將麵粉炸藥烙成大餅後,再插入雷管,然後放到目標附近引爆。

三、坦克類

(1)英軍第79裝甲師使用掃雷坦克,也叫諾爾曼螃蟹坦克,在車體的前面安裝一個滾筒,當坦克前進時,圓通開始旋轉,從而讓鐵鏈拍打地面的地雷,進行引爆。

(2)德國設計的八號鼠式坦克是超重型坦克,全重達188噸,是世界上最重的坦克,因此該坦克的靈活性極差。本型坦克只生產了兩輛,一輛用作驗證。另一輛裝備一門128mm主炮和一門75mm同軸副炮,這在當時是足以摧毀任何裝甲車輛的武器。

(3)澳大利亞的Mk.I哨兵巡航坦克,英文一般叫Sentinel tank,軍迷有時也有叫它AC坦克。


利刃軍事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最奇葩的就是日本鬼子的龜殼了。

這是日本研究出來的一種防禦性武器,類似於古代的鎧甲。

這種龜殼用於單兵防禦,用優質鋼板鑄造。它的特點是像龜殼一樣,有一個弧度,覆蓋了頭部和背部最容易中彈的部位。

即便正面子彈射來,也會被弧形鋼板彈開。

頭頂上迫擊炮彈爆炸,彈片也不會對龜殼下的日軍造成致命傷。

看起來很不錯,其實是搞笑的東西。

這玩意確實能防彈,但中彈以後會有巨大的衝擊力,往往將龜殼底下的日軍震得七葷八素,半死不活,失去戰鬥力。

而且頭頂爆炸的迫擊炮彈片雖不能擊穿龜殼,但75毫米炮彈片還是可以輕鬆擊穿的。

況且,龜殼只能護住頭和背,兩條腿護不住,腿上也有動脈,中彈一樣玩蛋。

其實,最重要的原因是,龜殼實在太重了,高達幾十公斤。

揹著龜殼行軍,絕無可能。甚至揹著龜殼從臥倒到站立,都是極為困難,行動非常緩慢。

如果用於固定地點防禦,揹著龜殼還不如躲在戰壕裡,好歹還能自由的進退。

所以,這玩意壓根就沒有敢於裝備部隊。

不過,若干年後的一本漫畫中,還是出現了這種搞笑的玩意。

看下圖


薩沙


戰爭一般都會推進科技的發展,在整個二戰期間出現的奇葩武器實在是太多了,但是讓小編來看,其中最奇葩的莫過於日本最後的瘋狂——伏龍單兵水下攻擊武器,不僅說明了設計人員的腦子被踢壞了,更能說明日本到最後也沒有死心

在二戰末期,為防止盟軍對日本本土進行登陸作戰,日本利用一套簡易的潛水服,以及在一根竹竿上綁上炸彈,組成了簡易的伏龍攻擊武器,該武器設想在盟軍登陸艇靠岸時,潛水員穿上潛水服拿上這根“竹竿”埋伏在水下瞄準盟軍登陸艇船底,砰的一聲後盟軍登陸艇被炸燬,不過。。。在衝擊波的威力下,潛水員也會粉身碎骨,堪稱水下版的“神風特工隊”

可惜,美國壓根沒有對日本發起登陸,直接先用飛機犁地,這隻特工隊的280多名隊員全部被美國B29轟炸機投下的炸彈炸死。


秋名山老兔子


因為鋼鐵不夠,用冰塊造航母,夠奇葩了吧,英國人的點子。

二戰白熱化的時候,英國的鋼鐵奇缺,根本不夠造軍艦的,研究人員就想找一種新型材料來彌補這種情況。有人就奇葩的想到了冰塊。

這人發現在冰塊里加入鋸末、棉花等亂七八糟的東西以後,冰塊的硬度會變得非常高,而且融化的速度也會變得非常慢。這件事情還驚動了蒙巴頓將軍和丘吉爾,研究院當著蒙巴頓的面對這種髒兮兮的冰塊開槍,結果子彈竟然沒打碎冰塊反而被彈開了,讓蒙巴頓大吃一驚。

最後英國軍方決定用這種冰塊造一艘航母,項目很快開始實施。

但是進行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他們發現現在的製冰廠太小,效率太低了,製冰的速度非常慢。這就需要建造一個更大的製冰工廠。然後他們進一步發現,建造製冰廠、製冰機器都需要一種材料,那就是鋼鐵!

建造一個滿足他們需求的製冰工廠,所需要的鋼鐵竟然比造一艘航母還多,這個結果就很感人了。為了省鋼鐵才用冰塊,結果製冰用的鋼鐵反而更多。

隨後這個項目被停止,這時他們的冰船已經建了20多米了,也被荒廢了。這首半成品大冰塊被扔到了碼頭裡,經歷了一年多的時間才慢慢融化掉。


漂浮菌


筆者認為,儘管戰爭是殘酷的,但戰爭卻推動了文明的發展!因為奪取勝利的信念驅使著人們發展更加先進的武器。許多在曾經看來是天方夜譚的奇思妙想,如今都一一實現,但其中不免也盛開著幾朵奇葩之花……

1. 粘性反坦克手雷



這一奇葩武器出自英國人,他們設想遠遠的將這種手雷扔出並粘到到敵人的坦克身上,就像衝牆上吐痰那麼輕鬆,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卻骨感:戰爭中的坦克車體十分髒,根本沒有粘黏的條件,最後不得不手動摁上去。電影"拯救大兵瑞恩"裡就有這樣的橋段。

2. 反坦克狗狗

可愛的蘇聯人對這些身側背炸彈的狗狗進行了特殊的訓練:事先在把食物放在坦克下面,讓飢餓的狗自己找吃的,狗狗每次都能在坦克下面找到食物。蘇聯人以為這樣重複會讓狗形成一種看見坦克就鑽到車底找食物的習慣,藉助炸燬德軍坦克。但沒想到實戰中許多狗都鑽到了自己的坦克下面。

3. 氫氣球炸彈

日本向來不缺奇葩的想法,戰爭年代也是如此。他們耗費大量人力財力製作了一萬個氫氣球,並綁上炸彈,期望風婆婆可以把這些氫氣球帶到大洋彼岸的美國爆炸。別小看這一萬顆氫氣球炸彈的威力,他們給美國造成了六人死亡的災難!可憐的美國媽媽帶著五個孩子野餐,誰能想到會從日本飛來橫禍……

4. 馬蜂軍團

聰明的中國人從來都不缺金點子!當年溫州淪陷時,鬼子夥同黃皮狗大肆掃蕩村莊。活躍在那一帶的游擊隊員靈機一動,把馬蜂捉到麻袋裡,趁敵人不備扔進鬼子堆,沒想到偏方治大病,憤怒的馬蜂在那場戰役中蟄死了大約三十人的日偽軍!

我是軍武最前哨!

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帶來精彩軍事內容!


軍武最前哨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可謂出現過許多新奇的武器,但大部分都是夭折。實用性並不強。下面來看看有哪些比較新奇的東東:

1、反坦克狗

二戰時,將狗身上背上炸藥,跑去敵軍坦克,對敵軍坦克進行爆破。可以說有效的保護了士兵的傷亡人數,但是狗狗怎麼想?

2、彗星 戰鬥機

這種戰鬥機是以火箭的動力系統推動的。這款戰機原型是滑翔機,德國的科學家突發奇想在上面裝上了火箭助推器,這種飛機長5.5米,機身兩側配有加農炮,主要是在空戰中使用。

3、自殺式魚雷

這種魚雷名字叫“迴天”魚雷,是有日本研製的,主要就是採取自殺式攻擊敵方艦船,這種魚雷有一名操控者直接控制,魚雷裡面有駕駛艙,可以隱蔽的駛向敵方艦船進行自殺式爆炸攻擊。

4、不會沉沒的航母

最初製造這種想法的是英國人,由於受到多次的空中打擊,便想出在海上製造一種不會沉沒的艦船,於是便利用冰塊打造這種超大的艦船,就像現在的航空母艦一樣。浮在海面上不會沉沒。該航母長609米,壁厚約12米,排水量200萬噸。但是事實證明冰塊製造的艦船並不適合抗擊攻擊。

5、蝙蝠炸彈

這種炸彈最初是由美國研製,主要是為了攻擊日本本土,這種炸彈並不是真正的生物武器,而是由蝙蝠攜帶炸彈進行攻擊,這個計劃耗費了幾百萬美元,最終還是沒有進行到底,前功盡棄。


娛樂共分享


二戰奇葩武器其實有很多,這些武器無一例外都設計思想十分奇特,但是實際效果卻很差,完全無法適用於實戰戰場的。

首先就是英軍的粘附式反坦克手榴彈。這種反坦克手榴彈不同於常見的磁吸式反坦克手榴彈,使用的是具有很強粘性的粘膠,通過吸附在坦克上面爆炸產生傷害。但是問題也在於此,一旦失誤其很容易粘在士兵身上,導致己方的傷亡。同時,戰場上的坦克等往往並不乾淨,有很多灰塵以及泥土等,因此是很難粘附上的,所以在製造了一批之後便停止了生產。

航母潛艇。伊400是日本設計的一種奇特武器,其外觀就是一艘較大的潛艇,但是卻搭載了飛機作為打擊手段。不過受制於體積,只能搭載3架戰機,。而這樣的武器實在是非常雞肋,僅僅3架飛機無法形成任何有效地打擊,而這種潛艇用於襲擊敵軍戰艦等目標也很不合適。

並聯式飛機。二戰中很多戰機需要執行遠距離作戰任務,在漫長的時間中,飛行員很容易疲勞而無法在進入戰區後作戰,因此有了並聯飛機的設計。比如美國的F82雙野馬戰機,就有兩名飛行員操作。而德國也研製有自己的並聯版Bf109戰機,不過沒有投入實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