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只知道丙察察,這才是最難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丙察左線是什麼線?沒聽說過?確實鮮為人知。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這才是最難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身體下地獄,眼睛上天堂,說的就是這條高危絕美公路,非自身越野愛好者,都不敢輕易嘗試,很多越野老司機,甚至大呼:此生再也不要走這條路了!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這才是最難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它險峻不輸丙察察,甚至還要更虐,至今少有人知道。

它甚至不能稱之為“路”,你在地圖找不到,就連很多老驢都不知道。

少數走過這條路的人,大多本是想去丙察察,卻因各種原因,誤打誤撞走了這條路。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這才是最難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這條路,從不堵車。

因為只有真的勇士才敢來,所以堵車,人擠人什麼的,在這裡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但一旦兩車相會,便會寸步難移。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這才是最難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這條路,就是美到肝顫的丙察左線!

它是號稱“最艱難進藏線”的丙察察的補充線,比丙察察還要險還要虐!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這才是最難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有驢友就說, “行車在丙察左線上,每一步都是在跟命運要距離,閻王勾勾手指,我們就去了。”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這才是最難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丙察左線,即雲南省怒江州貢山縣丙中洛鄉經西藏林芝地區的察隅縣察瓦龍鄉至昌都地區左貢縣的簡易道路,它是我國內地目前進藏的第七條公路,也是進藏路線中最為艱險、風景也最優美最原始的路線。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這才是最難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丙察左線處在橫斷山脈的腹地深處裡,山高谷深,交通閉塞,人跡罕至,一直處在深閨人未識的鎖閉狀態。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這才是最難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從丙中洛到察瓦龍再到左貢,全程都是崎嶇、狹窄、顛簸的盤山路,塵土肆意飛揚,會車極其困難,200多公里的路程,運氣好的話還能一天趕完,運氣糟糕點的話基本都要兩天時間。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這才是最難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沿途的風光非常養眼,清澈的江水順著峽谷奔流而下,零星的村莊矗立在河流兩岸,四周的桃花已經盛放出豐滿的花朵,慵懶的牛羊也享受著午後的陽光。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這才是最難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這是一條地圖上都沒有的“路”。也許,它都算不上路,沒有水泥面沒有斑馬線,只有單向的車轍碎石便道或者農用機耕路,只有怪石峭、湍江流!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這才是最難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這才是最難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沒走過丙察左,你不會知道這條最險進藏路線的唯美風景,你也不會理解為什麼那麼多人冒險進藏~!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這才是最難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丙中洛,位於雲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的北部,處於“三江並流”世界自然遺產及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核心地區,靠近緬甸、印度,扼滇藏兩省區,是茶馬古道的必經之地。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這才是最難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丙中洛,有著猶如世外桃源般的田園風光,被稱作“人神共居的地方”。這裡東西方宗教相互交融,和諧共存著怒、藏、獨龍、傈僳等少數民族,以及藏傳佛教、原始宗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不同教派。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這才是最難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離開丙中洛,繼續沿S228北行,途徑霧裡村、秋那桶、松塔村、昌西村等小村落,一路上能欣賞到石門關、怒江第一彎等景點。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這才是最難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全長1540公里的怒江自青藏高原穿山越谷而來,在丙中洛鎮日丹村附近受到大山的阻隔,江水的流向從由北向南改為由東向西,

流出300餘米後,又被丹拉大山擋住去路,只好再次調頭由西向東急轉,在這裡形成了一個半圓形的大灣,被稱為“怒江第一灣”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這才是最難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在怒江兩岸,生活著傈僳族、怒族、獨龍族等少數民族,一路上能看到不少穿著非常豔麗的少數民族服飾的當地人。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這才是最難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這裡民風淳樸,是難得的清淨之地。在這裡,有一種獨特的渡河工具叫“溜索”,還有一種獨特的風俗,叫“紋面”。

如今“溜索”不再是唯一的渡河方式,而“紋面女”也很少見了。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這才是最難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秋那桶峽谷是整個怒江大峽谷精華中的精華部分,原始森林茂密,瀑布眾多,人在峽谷中穿行,沿途景色十分壯觀。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這才是最難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過了怒江第一灣後看到的另一個馬蹄形轉彎,地名為桃花島,一座鐵索橋通往島上。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這才是最難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桃花島上有個小村莊——扎拉桶村。因怒江環繞,成半島狀,島上桃花甚多,故名。該村至今還保留著古老的桃花節。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這才是最難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從秋那桶到察瓦龍的87公里,幾乎是整個丙察左線爛路中的爛路,其中31公里在雲南丙中洛鄉,而後面的56公里則屬於西藏察隅縣。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這才是最難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這才是最難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察瓦龍是連接西藏察隅與雲南貢山兩縣交通要道上的鄉鎮,那裡居民除藏族外還有獨龍、怒、傈僳、納西等其他民族。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這才是最難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穿越貧瘠的乾熱河谷,河谷遍地都是仙人掌。漫山遍野的仙人掌奇景讓人耳目一新,片狀堆疊起來的仙人掌高大的佇立在路邊,頂端是鮮豔可人的仙人掌果。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這才是最難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當地人充分利用峽谷峭壁上一塊突出的臺地建房而居,從遠處望去,荒涼的山崖上斜掛著幾幢別緻的藏居和一小片農田。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這才是最難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察瓦龍雖然只是一個小鎮子,不過在這裡可以補給,條件差了些,但是對於歷盡艱辛的穿越者來說,察瓦龍算是天堂了!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這才是最難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出察瓦龍北行過目巴村進入左貢方向,一路與怒江相伴而行。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這才是最難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丙察左線上有一個比丙察察線上那個還大一倍的滑坡區!人們稱它為“大流沙”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這才是最難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據說曾有不少車在這裡被砸爛,還有的被滾石流推進了怒江,人車全無蹤影。通過時不要鳴笛、不要大聲呼喊。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這才是最難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尋最美的景,走最虐的路,遇見最淨的靈魂,是旅行的最高境界。

而這條路便是高逼格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