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烈祝賀甘肅農民報創刊65周年衆手澆開富民花,看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怎麼樣脫貧

去年以來,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堅持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全縣上下的“一號工程”,圍繞脫貧目標任務,認真落實省上“1+17”和市上“1+18”精準扶貧實施方案,紮實推進“369”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計劃,立志摘窮帽,跟黨奔小康,全力以赴打好脫貧攻堅戰,順利完成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各項工作任務,取得了顯著成效。全縣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達5109元,增長16.1%;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2.5%,高於全省平均水平1.9個百分點。

♨熱烈祝賀甘肅農民報創刊65週年眾手澆開富民花,看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怎麼樣脫貧圖為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三運調研張家川縣扶貧工作時親身體驗“拉麵”技術

有的放矢,提高精準扶貧工作水平

張家川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精準扶貧會議和文件精神,嚴格工作標準程序,精準評選扶貧對象、精準管理扶貧對象、精準幫扶扶貧對象,有效加快了全縣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步伐。一是嚴格程序評選認定貧困戶。按照“一核二看三比四評議五公示”識別認定方法,及時組織各級幹部深入每個村入戶調查摸底,宣傳政策,積極動員群眾參加村民代表會議並開展民主評議,把權利交給群眾,真正做到了返貧戶符合政策、扶貧戶對象準確、脫貧戶心服口服,切實達到了對象精準的目的。共確定2014年度建檔立卡貧困戶16188戶7.71萬人。二是嚴把質量建設大數據平臺。按照行動要快、內容要全、工作要細、信息要實、程序要嚴的要求,組織縣鄉幹部及時採集、審核、錄入大數據信息,高質量完成大數據管理平臺建設工作;結合全縣“1+18”方案目標任務,不斷修改完善數據,確保了大數據信息管理平臺數據質量,為全縣精準扶貧、精準管理、精準脫貧打下了堅實基礎。三是規範管理村級扶貧雙聯工作室。堅持掛圖作戰,根據省上“853”掛圖作業相關要求,統一製作了村級作戰圖,組織各鄉鎮、貧困村駐村幫扶工作隊、各級雙聯幹部及時深入農戶完成了“三本賬”的填寫等工作,切實做到精準扶貧規劃到村、扶貧到戶、脫貧到人。健全精準扶貧工作臺帳,嚴格按照省市要求對2013年度建檔立卡資料進行了完善並整理歸檔,對2014年度資料分類裝訂,做到了信息準確詳實、資料齊全完善、工作有據可查。四是整合力量組建駐村幫扶工作隊。以“雙聯”單位為基礎,為115個貧困村全部選派了駐村幫扶工作隊,省、市、縣共584名優秀幹部駐村開展扶貧工作,實現了駐村工作隊長、第一書記、農業專業技術人員貧困村全覆蓋。駐村幫扶工作隊普遍能夠按照工作紀律要求,盡職盡責,駐村入戶開展摸底調查,完善建檔立卡,認真研究到村到戶到人幫扶措施,準確制定貧困村、貧困戶需求清單,因村施策,因戶施法,建立精準扶貧工作臺賬,做到精準施策、精準扶持。五是融合雙聯加強幫扶工作力量。深入推進扶貧與雙聯深度融合,組織省市縣115個幫聯單位4293名幫聯幹部開展了“深化雙聯行動、聚力脫貧攻堅”為主題的專項行動。大力推行“3581”幫扶模式,積極引導黨政事業單位、民營企業、宗教界人士、致富帶頭人、外引援助單位“五支隊伍”參與精準扶貧,確定25名縣級領導和90名縣直單位主要負責人包抓115個貧困村,鼓勵支持全縣372戶非公企業和112個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及社會團體參與扶貧活動,動員全縣1082名宗教界人士參與雙聯行動和脫貧攻堅行動。去年以來,共落實各類社會幫扶資金1054.53萬元,幫扶貧困戶6743戶,貧困人口27788人,解決就業983人;省、市、縣三級雙聯單位投資963萬元,幫辦實事193件。


補齊短板,增強貧困群眾發展能力

張家川縣把破解貧困群眾缺資金、缺技術等主要致貧原因作為脫貧攻堅的主要抓手,結合貧困群眾實際情況,整合各類資金,創新方法,加大投入,全方位、多渠道強化扶持。一是組建協會拓寬融資渠道。爭取省、市專項資金2160萬元,縣財政配套資金1350萬元,完成了全縣161個行政村互助協會組建工作,將自願參加、有勞動能力且信用度好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納入互助協會且免繳互助金,優先發放貸款,實現了全縣所有行政村扶貧互助協會全覆蓋。截至2015年底,全縣累計投入互助資金9806.26萬元,當年發放借款7362戶7599.66萬元,其中貧困戶6027戶6381.8萬元,貧困戶扶持率達到85%以上,有效解決了貧困群眾貸款難的問題。二是創新方法強化金融扶持。該縣制定了《張家川縣精準扶貧信貸實施暫行辦法》,嚴格專項貸款扶持對象審批程序,及時組織各鄉鎮、財政、扶貧等部門逐村逐戶對貧困戶貸款意願、用途、數量、期限等進行核實,列出貸款需求清單;採取依託互助協會貸款模式,向12021戶貧困戶發放精準扶貧專項貸款5.72億元,佔省上下達指標的100.53%,貸款貧困戶佔全縣貧困戶總數的74.25%。共有村級金融便民服務組織251個,其中貧困村110個,佔全縣貧困村的95.65%。三是整合資源加大貧困勞動力培訓。依託縣職中資源優勢,整合扶貧、勞務等部門培訓資金,採取“免培訓費、貧困戶免食宿費、免鑑定費、免商標註冊費”的方式,培訓“張川伊香拉麵師”4304人。結合精準扶貧冬季百日集中培訓行動,大力開展伊民電焊工、伊民家政大嫂、畜牧養殖、特色種植、皮毛加工、電商扶貧、商貿運輸等各類培訓,共培訓貧困勞動力10353人。四是加大投入提升保障帶動能力。2015年全縣各部門用於貧困村項目資金5.11億元,佔項目資金支出總額11.29億元的45.2%;全縣扶貧資金支出5.6億元,佔項目資金支出總額的49.6%;縣級第一批整村推進項目完成投資3451.84萬元,佔計劃投資的90%;在29個貧困村安排縣級財政資金870萬元,佔增量資金的48.96%。縣財政在財力極為緊張的情況下,從收回存量資金中專門列出5403萬元用於小額貸款風險補償基金、互助協會、美麗鄉村、貧困村項目建設等,有效提升了全縣精準扶貧保障能力。強化示範引導,投入860萬元,在全縣建成了精準扶貧示範村43個。


全力攻堅,扶貧成效明顯增強

張家川縣把落實省“1+17”和市“1+18”精準扶貧方案作為主要任務,結合縣情實際,全力推進“369”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計劃和“一個提速、十個全覆蓋、四個攻堅”目標,使全縣脫貧基礎更加穩固、貧困群眾收入大幅增加、社會保障堅實有力。一是抓產業培育發展,著力增加農民收入。以清真餐飲服務業、牛羊規模養殖業、工業商貿流通業“三大富民產業”為抓手,強化扶持引導,突出示範引領,不斷壯大發展規模,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2015年申請註冊清真餐飲品牌2個,新發展清真餐飲經營店2800家、賓館440家,累計發展清真餐飲經營店1.58萬家、賓館1400家。

“張家川伊香拉麵師”“張家川伊香烹飪師”等14個清真餐飲品牌已享譽全國清真餐飲界,由張家川人開辦的“馬老六牛肉麵”、“伊香拉麵館”等500多家連鎖清真餐飲店”“天水快捷賓館”“速8酒店”等30多家連鎖賓館遍佈全國各地。目前,張家川人發展的清真餐飲經營店覆蓋北京、上海、武漢等20多個省會和蘇州、青島、十堰等200多個大中城市,從業人員達5.1萬人,年創收10億元以上,佔全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8%以上。“張家川要發展,滿世界開飯館”,已成為全縣創業致富的共識。依託畜牧產業示範園區建設,投資7453萬元,新建標準化養殖場3個、紫花苜蓿示範種植基地1個、活畜交易市場和清真屠宰加工生產線各1處;大力發展規模養殖,新建規模養殖場14個、養殖專業村5個、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10個,新增規模養殖戶1000戶,全縣累計建成養殖場(小區)137個,發展各類畜禽養殖專業村100個、規模戶12550戶、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41個;扶持養殖貧困戶5403戶,新增養殖量3.91萬頭(只)。全縣各類畜禽飼養量達到181.89萬頭(匹、只),出欄各類畜禽72.17萬頭(匹、只),實現畜牧業產值2.68億元。發展皮毛加工戶410戶、皮毛販運戶2261戶,皮毛產業銷售總額達2.4億餘元。全縣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15年底總銷售收入達2.72億元,比2014年總銷售收入1.64億元增加1.08億元,增長率65.85%。建成了縣電子商務服務中心、15個鄉鎮電子商務服務站和30個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總銷售額達5453.26萬元。強化科技扶貧力度,引進新品種12個,示範推廣新技術6項,建成農業科技示範點、示範基地17個。深入實施“三區三業五帶”建設工程,推廣種植全膜玉米12萬畝、中藥材1萬畝,種植馬鈴薯11.6萬畝;建成旅遊專業村1個,新增農家樂5家;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75個、家庭農場4家、流轉土地面積6800畝。大力發展勞務經濟,新建勞務基地30處,輸轉富餘勞動力6.85萬人,創勞務收入11.8億元。二是抓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改善農村發展條件。圍繞交通道路“五化”目標,啟動實施了恭門鎮至天河三級公路改建工程,硬化貧困村道路58.06公里,完成2015年建制村通暢工程50條68.7公里,提前實施2016年通暢工程5條46.4公里,建制村通水泥路率達100%。解決了8鄉鎮34村7325戶3.73萬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在全面實現“十二五”規劃目標任務的基礎上,提前解決規劃外3.07萬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全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通村率達100%,農村飲水安全化率達到100%,自來水入戶率達到95%以上。修建高標準農田3.12萬畝,梯田化率達96.6%。深入實施林業生態工程,完成退耕還林10780畝、三北防護林4200畝、荒山造林1000畝、封山育林任務5000畝、綠化公路115.4公里,溝壑梁峁林帶化率達54.2%。建成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省級示範村2個、市級示範村3個、縣級示範村5個、環境整潔村35個。三是抓社會事業發展,著力提升農村保障能力。以改善貧困群眾住房條件為目標,實施貧困戶危房改造1800戶,投資8696萬元,完成易地搬遷項目主體工程708戶,硬化巷道4公里,建成人飲工程2處。改擴建村級組織活動場所60個,建成貧困村標準化村衛生室72個、“鄉村舞臺”186個、農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14所。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提高到60.52%,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85.43%,教育發展水平大幅提升。投資1380萬元實施了行政村寬帶網絡建設工程,行政村寬帶網絡覆蓋率達76%。2015年度新農合參合率達98.86%,較上年提高1.16個百分點,籌集2016年新農合基金3517.35萬元;提高貧困參合人口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共補償貧困人口5982人次,報銷金額2060萬元;發放農村低保資金10879.75萬元,發放五保供養資金753.05萬元,發放救助金844.91萬元,救助農村重大病患者91599人(次),發放農村臨時救助資金229.95萬元,救助1862戶8378人,有力保障了貧困群眾基本生活。

♨熱烈祝賀甘肅農民報創刊65週年眾手澆開富民花,看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怎麼樣脫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