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部世界級的勵志片,主人公的傳奇經歷深深地感染者每一代人!

又一部世界級的勵志片,主人公的傳奇經歷深深地感染者每一代人!

肯尼迪總統在白宮接見了全美大學生橄攬球球隊,阿甘在總統的私人衛生間裡看到了瑪麗蓮·夢露的照片和肯尼迪與弟弟羅伯特·肯尼迪的合影。夢露在1962年身亡,公開的報導是自殺。肯尼迪總統1963年11月22日在達拉斯(Dallas)被槍擊身亡。隨後的沃倫委員會(Warren Commission)調查宣佈兇手是Lee Harvey Oswald。兩天之後Oswald被Jack Ruby暗殺,從此肯尼迪的被刺成為永久的迷團。1968年四月馬丁·路德·金在孟菲斯遇刺數月之後,時任司法部部長、總統候選人的羅伯特·肯尼迪在芝加哥遇刺身亡,隨後民權運動的熱潮趨於平靜。影片中短短的幾分鐘畫面告訴了我們這幾位風雲人物的生生死死以及暗示了他們背後的迷團。

又一部世界級的勵志片,主人公的傳奇經歷深深地感染者每一代人!

( 3 )越南戰爭(約翰遜總統向越戰功臣授予國會勳章)

影片主人公阿甘因為在越戰中為搶救戰友而受傷,第二次被請進白宮,約翰遜總統親自授予他國會勳章。影片在此之前的畫面是電視上正在播放約翰遜總統就美在越南的戰爭升級的演講。1961年 5 月美首派士兵進駐越南,參予干涉越南內戰。1964年8 月 4 日,約翰遜總統聲稱美驅逐艦"馬多克斯" 號(USS Maddox

DD-731 )在東京灣遭越南魚雷艇襲擊,敦促國會授權其在東南亞動武。7日,美眾議院全票,參議院81 票對2 票通過了授權約翰遜可以"採取一切必要手段和措施援助東南亞集體防務條約中的任何一個國家" 的"東京灣決議(the Gulf of Tonkin Resolution)。東京灣事件是越南問題擴大化的標誌,從此美國政府正式介入越南戰爭。1969年尼克松總統迫於戰爭傷亡慘重,國內反戰呼聲高漲,宣佈開始撤軍,1973 年美軍全部撤回國內,越戰結束。

又一部世界級的勵志片,主人公的傳奇經歷深深地感染者每一代人!

( 4 )乒乓外交

主人公阿甘因為高超的乒乓球技作為美國家乒乓球隊的一員,出訪了中國,與中國國家乒乓球隊進行了具有劃時代的比賽。這就是著名的小球推動大球的乒乓外交。

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1969 年1 月任美國37 屆總統。為增加對付蘇聯的資本,尼克松政府開始尋求改善其亞洲政策的途徑。1971年7 月,國務卿享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作為特使秘密訪華,雙方就國際形勢及中美關係交換了看法,並就尼克松總統訪華行程達成了協議。1972年 2 月21 日,尼克松一行對中國展開為期一週的歷史性訪問,並同中國政府發表了《聯合公報》(Sino-US Jiont Communique),標誌著兩國關係正常化的良好開端。美中和解對於緩和亞洲及世界緊張局勢有著重大影響。迫於形勢,日本迫切要求同中國邦交正常化,蘇聯也開始緩和與美國和西歐的關係。

( 5 )水門事件

主人公阿甘因為代表美國出訪中國,回國後又一次被總統接見,並被尼克松總統安排住進一家更現代更高級的酒店——水門大廈(Watergate Complex)。當晚阿甘向大廈工作人員抱怨,說對面樓裡一些人在打著電筒,好像在找保險絲,電筒的光線干擾了他的睡覺。這一畫面反映的正是水門事件的真相。

1973年在兩名年輕的《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記者的發掘報道下,尼克松政府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據調查,尼克松曾在1972 年6 月利用競選班子刺探民主黨的競選策略,並在民主黨總部水門大廈安裝竊聽器。1974年在白宮發現的錄音帶揭露了尼克松掩蓋事實真相的企圖。"水門事件" (Watergate Affair)的曝光在美國上下掀起了軒然大波,並引發了國會對總統的彈劾。8月9 日,尼克松引咎辭職,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位也是至今為止唯一的一位因彈劾成功而辭職的總統。

影片中除了直接交待的政治事件,戰後近三十年代的政壇上的風雲變幻主要以短促畫面或標識或幾句臺詞的方式進行交待,如尼克松之後歷屆總統,包括福特總統,卡特總統及里根總統。

影片中阿甘與珍妮在華盛頓相見後,珍妮帶阿甘會見她的男朋友衛斯理(Wesley ),衛斯理是SDS (Students for Demonstration Society)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Berkeley )的分會主席。當時在場的還有黑人民權運動組織黑豹黨(Black Penther)。黑豹覺一成員宣稱他們的任務就是給需要幫助的黑人提供幫助,反對把黑人送上越南戰場,為討厭他們的國家犧牲。牆上的標語寫著"哥倫比亞是所有黑人同胞的敵人" .之後珍妮和衛斯理乘坐一輛標有“伯克利——哥倫比亞特區”的巴士離開。此時珍妮的裝束是典型的嬉皮土風格。

這裡所要傳達的政治文化信息是非常豐富的。著名的黑豹黨是一支有暴力傾向的黑人組織,後來該組織的一支分化為地下氣候(Weather Undergroud)組織,從事黑人民權運動。1964年9 月24 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年僅22 歲的哲學系

學生馬里奧·薩維奧(Mario Savio)和阿特·戈壁堡(Art Goldengery)等發起了校園"言論自由運動" ,以抗議學校當局禁止在校園內談論民權運動和發表反戰言論,10 月 1 日至 2 日,加州政府發動國民警衛隊前來制止,學生與警察對峙長達32 小時,學生運動領袖被捕。反文化運動(Counterculture Movement)的序幕由此拉開,其後逐漸蔓延到美國其他院校及學校以外的地方。

二、影片反映的二戰後美國音樂發展史

二戰後美國音樂文化市場經歷了搖滾樂的產生到發展以及60 年代主題歌曲的發展。

(1)貓王艾爾維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以及搖滾樂的誕生

影片中主人公阿甘跟一位留著長鬢角的青年學跳扭臀舞,之後他和媽媽在櫥窗電視裡看到這位青年在演唱歌曲。媽媽告訴阿甘這種演唱是少兒不宜。這位青年就是貓王艾爾維斯·普雷斯利,演唱的歌曲是《獵狗》(Hound Dog)。阿甘媽媽的態度正反映了50年代搖滾發展初期主流文化對之的排斥態度。

又一部世界級的勵志片,主人公的傳奇經歷深深地感染者每一代人!

二戰後佔據美國流行音樂的風格仍是爵士(Jazz)和拉格泰姆音樂(Ragtime)。關於搖滾樂是源自黑人的節奏布魯斯,還是白人的鄉村音樂,其爭論一直在存在。但是在50年代和60年代無數的黑人歌手在從事這種風格的音樂的表演。標誌搖滾樂誕生的第一首歌曲來自1955年比爾·海利(Bill Haley)和他的彗星樂隊錄製的Rock Around the Clock。唱片公司適時地將它賣給了米高美電影公司,用在了反映年青反判學生內容的電影Blackboard Jungle之中,搖滾樂整個佔領了戰後一代的情趣。由於Harley在年齡和形象上的劣勢使得他沒能成為真正的白人音樂偶像,而這個桂冠戴在了來自孟菲斯的一位年輕人Elvis Presley的頭上(影片中珍妮登臺演唱的那傢俱樂部就在孟菲斯)。但是Elvis Presley怪異的髮型和隨意的服飾,酷似黑人的唱腔和搖臀擺胯方式引起了主流社會的反感。他們以學校為單位規範學生的服飾和行為舉止,以自發或政府組織向電視臺和廣播電臺施加壓力,發誓要把艾爾維斯趕下熒屏,極右議員也指責搖滾樂是美國共產黨散佈的神經毒劑。隨著1958年Elvis Presley應徵入伍,以及其他眾多從事這種風格的音樂的歌手的隱退,搖滾樂發展的熱潮暫時消褪。

(2)甲殼蟲樂隊(the Beatles)

不凡的經歷使得阿甘成了家喻產曉的人物,電視臺邀請他與甲殼蟲樂隊的主力隊員約翰·列儂(John Lemmon )同臺接受訪談。節目中列儂講了三句話,即"沒有財產”, “沒有宗教信仰”,“如果你試一試,那會很容易”。這三句話是列儂的歌曲《想象》(Imagine)的歌詞。這是一首宣揚和平的歌曲,歌詞大意是世界上的人們沒有財產之分,信仰之分,人們擁有的是天堂。

又一部世界級的勵志片,主人公的傳奇經歷深深地感染者每一代人!

從對後世的影響來看,60年代才是搖滾樂的真正開始。“甲殼蟲”樂隊無疑是歷史上最著名也最具影響力的搖滾樂樂隊。四個來自英國利物浦的小夥子創造了搖滾史上的神話。1964年初樂隊出訪美國時他們的歌曲佔據了美國流行音樂排行榜。整個60年代,“甲殼蟲”樂隊的歌曲伴隨著戰後一代人的成長與成熟。緊隨他們的是英國一批樂隊如滾石樂隊(Rolling Stones)開始充斥美國市場,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英國入侵”(British Invasion)。

1970年樂隊因種種原因解散,1980年列儂被瘋狂歌迷槍殺。這位和平鬥士唱道:人們在談論這個主義,那個主義,我們只想說給和平一個機會!影片選擇了列儂來代表戰後美國60年代搖滾樂的發展,傳遞的正是和平與反戰這一信息。(3)瓊·拜斯(Joan Bees)、鮑比·迪倫(Bob Dylan)以及主題歌曲(topical Song)、

抗議歌曲(protesting Jung)的發展。

影片中珍妮對阿甘說她的理想是成為像Joan Baez一樣的歌手,後來珍妮在孟菲斯的一傢俱樂部登臺演唱的歌曲是鮑比·迪倫的名曲Blowing in the wind。

來自明尼蘇達州一偏遠鄉鎮的歌手鮑比·迪倫是20世紀60年代流行音樂史上最有影響力的音樂人,瓊·拜斯是他的音樂合作者,二人合作創作了一大批與時代同呼吸的優秀作品。其後的搖滾英雄布魯斯·斯普林斯廷(Bruce Spring Steen)曾評述說,如果艾爾維斯解放了我們的肢體,那麼是迪倫解放了我們的思想。迪倫的作品有著深邃的思想,其中關注於社會變革的各種的事政治題材的歌曲佔了絕大部分,其歌詞具有深入人心的穿透力。迪倫在民謠界一出現,就獲得崇高的禮遇,包括同時代的Beatles在內的搖滾歌星無不對他崇敬有加。1963年8月在著名的March on Washing ton中迪倫與瓊·拜斯在馬丁·路德·金髮表演講《我有一個夢想》的同一講臺上演唱了具有民權思想的歌曲,使所有關心和從事歌唱的人們明白歌唱可以有如此震撼人心的力量。迪倫著實無愧於“桂冠抗議詩人”和“民謠王子”的稱號。

又一部世界級的勵志片,主人公的傳奇經歷深深地感染者每一代人!

同時代的著名歌手Joan Baez同樣對民權運動表現了極高的熱情。在阿拉巴馬州塔斯卡騷亂後,也就是阿拉巴馬州州長喬治·華萊士“表演”的四天後,在伯明翰這個“美國實行種族隔離最徹底的大城市”(馬丁·路德·金)裡發生了一連串的悲劇,一放在黑人教堂的炸彈爆炸炸死了主日學校的四個小女孩,另一個黑人青年被警察開槍打死。對此喬治·華萊士說“我對暴力感到遺憾”。Richard Farina 根據該事件創作的歌曲(Birming ham Sunday)經由Joan Baez的演唱使得公眾對民權運動的熱情更加高漲。此外,Joan Baez對公眾反越戰的呼聲同樣給予了熱情,幾乎每一次的反越戰的活動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