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90後已經買保險了

第一批90後已經買保險了

年輕人的加班生活已成常態

連續加班五天到晚上十點的90後張先生,終於拖著油膩的身軀告別辦公室。沒想到低頭回覆上司微信的幾秒裡,末班公交在他面前飛馳而過,空留一地塵埃。

上個月公司體檢結果出爐,張先生直到現在都不敢翻開。他的身體早已敲響中年的警鐘——腰間骨盤突出,久坐性肥胖,當然還有免不了的脫髮跡象。

春節前一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刷屏朋友圈,張先生看得心驚膽戰:疾病一旦殺到,連中產也難以維持體面,更何況他?

人是什麼時候發現自己變老的?有人回答,“當你想買保險的那一刻,你就真正步入中年了。

越來越多90後自稱“中年”。

第一批90後,已經買保險了。

據人民網報道,中國衛生總費用僅佔國民生產總值(GDP)的6.2%。社保主要是為國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一但患病住院,說不定還需得承擔不少醫療費。買商業醫療保險,成為不少人的需求,包括長期奮鬥在一線的90後。

90後已經成為新一代“保民”,保險是90後的“保底”。在焦慮時代,與其說90後買的是保險,不如說是買安全感。

從嗷嗷待哺到自尊自立,學會承擔責任是90後的成人禮,為自己和父母購買保險,是不少90後的對未來規劃之一。

Work hard, Play hard, 別die hard

90後多了兩種時代病,分別是“不想睡覺症”和“覺得自己很窮病”。

前者主要是因為加班太多,心靈垃圾時間太少,即便在睏倦的深夜,依舊倔強地硬撐眼皮,如此一來,私人時間就能神不知鬼不覺多出一倍。

而患上另一種病症的病人,愛在朋友圈自稱“隱形貧困人口”,配圖則以高貴名媛風為宜,比如在天台bar小酌雞尾酒。

90後不是另一代人,是另一種人。他們workhard,更要play hard。他們渴望自己主宰生活,而不是成為生活的豬仔。

早已成為職場主力軍的90後,也是把“熱愛加班”做成表情包的一代。

報告數據顯示,55.28%的90後可以接受一定程度的加班,但52.05%的他們同樣渴望生活和工作的平衡。

長期的加班,使90後在“努力工作”“品質生活”和“亞健康狀態”三種狀態循環。71.80%的90後受訪者覺得當下很重要,但對未來也有焦慮。

早熟的90後,老早就學會用“投資”來緩解焦慮了,錢是他們安全感的重要來源。不少90後大學時期就熱衷談論炒股。

報告顯示,55.78%的90後能夠比較好地計劃財務。同時他們也樂於吃互聯網財富管理平臺這隻“螃蟹”。

或許與你想象中不同,90後認為最合理的資產配置是“不減再增”的保守型理財。

一位90後大學老師覺得低風險的保險投資很必要,“有了保險,在意外發生的時候,才不會減東西,不減就是對生活最大的保障。”

想“活在當下”,又想抵禦“未來風險”,就是90後天性與理性的矛盾。第一批買保險的90後,想在天性和理性中間尋找制衡點。

成為頂樑柱的90後,需要一點安全感

不過說到底,90後之所以成為新一代“保民”,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安全感。作為獨生一代,90後要成為兩個家庭的支柱。不焦慮是假的,缺乏安全感已成90後群體症狀。

針對90後的“安全感來源調查”,29.18%的人選擇了“賺更多的錢”,22.41%的人選擇了“家庭”,18.96%的人選擇了“努力工作”。而90後培訓師阿丹覺得,購買保險也會獲得安全感。

我想要優雅地老去——聽起來很雞湯,卻是每個90後的願望。不要在ICU面臨人性選擇,不要在疾病面前捉襟見肘,不要年老時無法保障家庭的安康。

“第一批90後”招誰惹誰了

接連不斷的刷屏文章彷彿提醒著90後們,你們“老了”。

比如,第一批90後已經禿了:90後面臨的主要矛盾,成為日益增長的髮量需要與不可逆的脫髮之間的矛盾。

圖片來源:學術大爆炸公眾號《第一批90後博士的研究新課題:日益增長的髮量需要與不可逆的脫髮之間的矛盾》

再比如,第一批90後的胃已經垮了:

“目前,13億中國人中有1.2億腸胃病患者,且患者低齡化趨勢明顯。 比較30年前的數據,19-35歲的年輕人胃癌發病率高了一倍。沈晨介紹,在她的門診中,90後的胃病病人有明顯增多,他們常出現的有食管反流、慢性胃炎、胃潰瘍。這些年輕的胃病病人中,有的病人是反覆發作的,有的則是突然發病。而且胃病的確已經引起了年輕人的廣泛焦慮,有的人甚至請兩週的病假調養身體。”

——壹讀《第一批90後的胃已經垮了》

然後,第一批90後已經開始健忘了:

“第一批90後正飽受記憶力衰退的折磨。每一個健忘青年都曾在白天、夜晚、清晨、黃昏發出過這樣一句絕望的吶喊:臥槽又忘了!”

——歪樓《第一批90後已經健忘了》

和“第一批90後孤寡老人”同時火起來的,還有“第一批離婚的90後”:

“有報道說1980年至1989年出生的人正在成為中國離婚人群的主力,最近一次人口普查顯示,這個群體約為2.2億。‘80後不是離婚了,就是正走在離婚的路上。’而90後,不知不覺,周圍也有人結婚了,有人懷孕了,有人當爸爸了,有人離婚了。”

——《第一批離婚的90後》

多重摺磨之下,第一批90後失控般地 “油膩”起來。

誰說80後最慘,90後更慘!

90後到底何德何能,老天爺要這樣苦其心志勞其筋骨?脫髮焦慮、胃病焦慮、健忘焦慮,單身是空巢老人,結婚還變油膩。今天的90後可真不容易。

當人們為無數篇名為“第一批90後XXX”吐槽喪文轉發點讚的時候,90後生存現狀也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有網友曾調侃80後是最慘的一代,“奔三、沒房、沒車、沒錢、沒經驗、沒身份、沒背景……,其實90後比80後更慘,調查顯示:

1.深圳、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年輕人的健康指數得分卻不如中年人。90後居多的18-29歲受訪者的健康指數得分是65.5,比80後居多的30-39歲人群少了1.5個百分點;更讓人意外的是,66%的18-29歲受訪者認為自己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且42%擔心自己的心理健康問題,

2.一線城市的年輕人面臨較大的生活壓力,有29%的18-29歲受訪者認為自己有睡眠障礙,相比之下80後僅24%。

3.有超過75%的受訪者擔心在老去之後的健康開支、財務狀態和行動不便等問題,僅有23%的受訪者認為有足夠的金錢做好自己退休的準備。

——《2017年信諾360°健康指數調研中國區報告》

第一批90後已經開始買保險了

面對禿了的頭頂、垮了的胃、破碎的婚姻,不再好使的腦子以及生兒育女、贍養老人的壓力、越來越多的90後已經開始為自己買保險了。

根據《2016年度華夏保險客戶數據分析報告》顯示,

1.男性客戶中90後居多的18-29歲人群佔比9.9%,女性客戶中90後佔比11.7%,相對於男性90後來說,女性更加註重健康保障,但是針對同齡人來說,男性客戶風險應該大於女性,因此,90後的男性朋友們要注意增加自身健康保障了。

2.90後居多的18-29歲人群健康險平均投保保額為29.2萬,平均投保保費4535元,其中有20%的90後已經開始為自己子女投保啦!

3.雖然有很多90後還沒有為自己配置保險保障,但是越來越多的90後已經開始接觸保險產品,其中公司贈險客戶中,90後客戶佔比已高達25%,90後的保險保障需求變得越來越強烈。

當你還在掙扎要不要買保險時,部分90後已經開始為自己孩子投保了,請接受這份來自“第一批90後”的“暴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