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意識是不是個科學的定義明確的概念?

潛意識是不是個科學的定義明確的概念?很多工作記憶的相關問題感覺都可以用潛意識的模型去解釋。反正我認為現階段的認知神經科學還不是典型意義上的科學。因為研究的對象沒法直接定義,無法直接量化測量。只能側面測量,所以無法建立量化的數學模型。

潛意識是不是個科學的定義明確的概念?

潛意識這個概念最早是弗洛伊德提出來的。

無論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還是榮格的心理分析,還是後來的新弗洛伊德、人本主義等,實際上都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認知體系的科學解構,很多分析帶有極大的主觀性,這些學派很大程度上都烙下了發起者個人鮮明的特色。

潛意識作為這些學派所提出的概念之一,同樣也是一個沒有明確界定範疇的概念。不過,這並不代表這個概念沒有實際意義。

潛意識概念與下意識概念相當,現有的認知神經科學實驗已經發現了越來越多的行為實際上並沒有觸發意識,這種情況實際上就是所謂的下意識表現。

關於為什麼會出現下意識,學界還沒有統一的答案。

有多方面的原因導致這些基本的行為認知問題得不到解決:

一方面是因為心理學對試驗分析過於計較,這種高度“科學化”的界定實際上將心理學的研究範疇壓縮在一個極其有限的狀態空間當中,很難統籌提煉出不同場景中的共性規律表現。

另一方面是心理學界並沒有很好的吸收跨界、跨領域的知識體系,尤其是複雜系統領域的建構知識。

人體作為一個高度精煉的智能系統,不可能靠單一的學科範式來研究得出其中可能存在的底層規律,而當底層規律無法揭示時,也就沒有一個有效的理論體系來支撐這個領域當中的基本概念。

不過,這些問題均只是暫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