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坑爹的兒子很多,坑兒子的爹也有,但是這位坑了子孫數代!

常言道:虎父無犬子,這是父子傳承。然而翻開厚厚的歷史書冊,虎父犬子的例子卻有很多,比如房玄齡,一代名相,兒子房遺愛一介庸才不說,還十分貪婪,最終因謀反被殺,房家自此沒落;再比如趙國重臣趙奢,與廉頗齊名,然而其子趙括,確有遺笑萬年的“紙上談兵”之名,40w趙軍被白起坑殺;再比如大名首輔徐階,幾個兒子一個比一個混賬,因為貪墨,全部被充軍,家產全部被沒收,害的徐閣老退休了都回不了老家。

歷史上坑爹的兒子很多,坑兒子的爹也有,但是這位坑了子孫數代!

父子雄兵

當然老子犯錯連累兒子的也有很多,比如“五代第一明君”後周國君柴榮,繼承了姑父郭威的帝位。國家治理的好,但是他老爹卻是違法亂紀無惡不作,偏生古代都是以孝治國,無法治父親的罪,柴榮輝煌的一生也因此有了汙點;最經典的是西晉的開國元勳賈充,其妻子嫉妒心很強,賈充有一次下班回家,看見乳母抱著孩子,出於憐愛就微笑著撫摸兒子的頭,不巧被其妻子看見了,以為是賈充和乳母搞曖昧,就把乳母殺了,結果兒子思念乳母,不久病逝了。這還不算完 ...他第二個兒子也這麼死的,雖說這事兒不怪賈充,然而如此縱容妻室,難道不算錯嗎?


歷史上坑爹的兒子很多,坑兒子的爹也有,但是這位坑了子孫數代!

趙文華

當然這些都是下酒小菜,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一位官居一品的大臣,生前榮華富貴盡享,死後卻讓子孫數代為其還債,真是坑兒子界的典範!

此人正是大明嘉靖帝重臣,工部尚書、右副都御史、太子太保——趙文華!

熟悉明史或是看過《大明王朝》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此人正是大明第一權奸嚴嵩的義子。依靠著投機鑽營、阿諛諂媚成功上位,一直爬到了大明最頂級的權利圈子,歷任大明最實惠和最風光的兩個職務,然而正是這兩個職務,為其敲響了喪鐘,更是坑的子孫後代苦不堪言。

最風光的職務

嘉靖三十一年,因為前閩浙提督朱紈被陷害致死,東南無人約束,邊患四起,倭寇橫行。趙文華不知受何人點播,上疏議東南邊患七事,受到嘉靖帝的讚賞,加上嚴閣老的大力推薦,於是在嘉靖三十四年被派往東南巡視防倭事宜。在那裡他物色到一位得力助手——胡宗憲,此人也比較複雜,能力是有的,後期重用戚繼光、俞大猷等將,明朝邊患得意平息,全賴此人。不過此人為了上位也是不擇手段,找到趙文華這座靠山之後,二人聯手陷害忠良,冒領軍功,貪汙軍費,最後將東南總督張經和浙江巡撫李天寵攻倒,還冒領了張經的軍功,自此東南便成了趙、胡二人的天下。不過後來,趙文華也為他此時的放縱付出了最沉重的代價。

歷史上坑爹的兒子很多,坑兒子的爹也有,但是這位坑了子孫數代!

胡宗憲

最實惠的職務

不久之後趙文華回到京城,升任工部尚書。這工部,在古代可是一等一的肥差,因為它是管理全國工程事務的機關。職掌土木興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寢供億之典。凡全國之土木、水利工程,機器製造工程(包括軍器、軍火、軍用器物等),礦冶、紡織等官辦工業無不綜理,並主管一部分金融貨幣和統一度量衡。說白了就是全國最大的包工頭子,趙部堂正是在這個位子上栽了跟頭。原因很簡單,他貪了不該貪的東西。

歷史上坑爹的兒子很多,坑兒子的爹也有,但是這位坑了子孫數代!

故宮

按理說,趙文華貪墨無度,嘉靖帝是知道的,並且在嘉靖看來,官員貪墨並不是什麼大罪,這點從其一直重用嚴嵩就可以看出來,只要你實心為我辦事,多貪一點少貪一點我都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麼趙部堂到底貪墨了什麼讓嘉靖帝如此惱火呢?他貪了修葺城牆和皇帝寢宮的工程建材和錢款。別的事兒皇帝可以忍,但是保命的城牆怎麼能不好好修,用的殘渣廢料,要知道前幾年剛剛發生了千百年不遇的大地震,蒙古兵還兵臨過一次北京城,要讓蒙古人知道城牆這麼脆弱,估計一使勁兒就攻進來了。再說皇帝的寢宮,也要經常翻修,但是戶部卻是沒那麼多銀子,按說沒錢就等等慢慢修唄,可是他趙部堂竟然把僅有的一些建材和欠款都搬到自己家去了。搜刮民脂民膏也就罷了,連皇帝老子的錢都敢明目張膽的拿,龍有逆鱗,處置必死啊!

滑稽的栽倒

事情的敗露十分具有戲劇性,趙文華負責為嘉靖帝修葺西苑,然而進度十分緩慢,嘉靖帝幾次催促,趙文華都已欠款不足推脫。直到一次嘉靖帝閒著無聊,登高觀賞紫禁城,看到不遠處一座正在修建的規模龐大的府邸,一問是趙文華的!於是怒不可遏,下令將趙文華革職抄家,家產全部用來修葺宮殿。歷史真是驚人的相似,也就是在明朝,百餘年前,有位叫石亨的權臣,也是被皇帝看見了宅子,一命嗚呼的。

歷史上坑爹的兒子很多,坑兒子的爹也有,但是這位坑了子孫數代!

譭譽參半的石亨

所謂牆倒眾人推,不久後,給事中羅嘉賓上書皇帝,彈劾趙文華侵吞軍餉,數額高達十萬多白銀。抄家的結果出來了,遠遠不足十萬兩白銀。

嘉靖帝餘怒未消,下令這筆錢由他的子孫充軍來代賠。於是這筆錢一直賠到了萬曆十一年,還只賠了一半。有人實在看不下去,說算了吧。然而明神宗謹記爺爺的教誨,一定要他的子孫接著賠,還將他的子孫發配到了更邊遠的地方去,要麼賠光,要麼死光。

大臣犯錯,罷黜免官也好,流放也罷,最慘的誅九族,也不過是腦袋掉了碗大的疤,然而趙部堂確是坑兒子坑出新高度,世代幹苦力為其還債,真是身體和精神的雙向摧殘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