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和李世民實力比照

李建成雖然執行力弱氣,但這不代表他感覺不到二人的鬥爭,隨著二人關係越來越緊張。他也逐漸感受到了日益臨近的危險,不錯從整體戰略佈局上來看他是把李世民困在了長安,然而李世民為什麼一定要按照他出牌呢?李世民為什麼一定要跟他慢慢地消耗自己在軍隊大員,以及朝唐臣遼中的力量,李世民完全可以揚長避短利用秦王府的謀臣勇將們來一場突如其來的政變,李世民太危險了,估計李建成捉摸透這層干係的時候一定出了一身冷汗。當下首要的任務便是釜底抽薪,剪除秦王的羽翼,而這第一步便是慫恿李淵找機會將龐玄齡和杜如悔都趕出秦王府去,以防他們為李世民出謀劃策。

李建成和李世民實力比照

李建成等了很久終於等到一個天賜的良機,當時有數萬突厥兵入寇中原,按照以往的慣例自然是由李世民領兵前去禦敵,然而李建成絕對不會再給李世民染指軍隊壯大自己的機會,她也不可能冒險離開中樞走上戰場,於是李建成想到了一個一石二鳥之計,由齊王李元吉和燕郡王李毅一道領兵出征,不過為了保障勝利需要調用秦王府的勇將,尉遲敬德、秦叔寶等人都是為國效力,秦王你不至於一口回絕吧,而只要你同意將這些猛將遣出秦王府,那你就是虎爪鳥無異,只能任人宰割。

李建成和李世民實力比照

整件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間不得不攤牌了,謀劃攤牌之前,李世民首先要做的事是檢視一下自己手中的基幹力量,長孫無忌,龐玄齡,杜如晦,尉遲敬德,秦叔寶,程咬金,侯君集,屈突通,宇文士吉,是齊秦王府上上下下的文臣武將,他們都能一條心跟自己走嗎?在玄武門之變這件事上後是有各種各樣的誤會,其中的誤會之一,便是秦王府的將士都是鐵板。他們在李世民人格魅力的感召之下生死相隨,不離不棄。提著自己的腦袋隨著李世民殺進了玄武門,這不是實話,這是一個神話,當時的真相併非如此,也許是李世民在世人眼中的形象過於高大。

李建成和李世民實力比照

年輕英武,禮賢下士公馬嫻熟,一個不是出的治世明君模子,但凡是想幹一番事業的人,如果不選擇死心塌地的跟著李世民走那真是瞎了眼睛,但凡是想升官發財的人,如果不選擇死心塌地的跟著李世民走,那就是沒有頭腦。政變並非簡單的請客吃飯,人心也不是那麼的清明如水,要知道上述那些故事。都是李世民後來站在一個成功者立場上的回顧而已,我們已經全面比較過當時的李世民和李建成的實力,結論是李世民在多方面均處於下風,這個問題秦王府的將士們不會不明白,這是一場賭博,風險係數極高的賭博,贏了固然前途無量,可若是輸了,輕則從此永遠的被排斥出大唐官場發配邊疆,重則人頭不保,過去拿命換來的功勳業績通通歸為零。

李建成和李世民實力比照

有的人天生就是風險偏好型的冒險者,他們追逐風險和刺激就好像追逐自己的生命一樣,而更多的人是風險厭惡型的他們寧願保住自己手上的既得利益而不願去博取更大的發展空間。在李建成失敗之後,便有了許許多多關於他屬下言行的傳說,比如說當時李建成手下的文臣之首李剛就曾多次苦口婆心地勸說李建成以仁德寬厚為主,不要跟李世民搞的刺刀見紅那麼嚴重。其實李剛就是這樣一位典型的風險厭惡型人才,他更希望採取保守一些的策略,而不希望用過於激進的手段給朝堂帶來動盪,問題來了,第一李世民怎麼才能確保自己手下的都是風險偏好型的人才,其實在此之前秦王府中不是沒有人像李剛樣勸諫李世民,要李世民息事寧人退一步海闊天空。

李建成和李世民實力比照

李世民是天策上將李淵的愛子,東都洛陽的實際主宰,李世民不一定非要動李建成不可,李建成也不見得會來動李世民,大家兄弟相安無事不是很好麼,何苦搞出魚死網破的局面來了。第二個大問題策劃政變,只需要幾個關鍵的人之情就可以了,而發動政變卻是需要全體參與的。從總動員到行動的這段短暫的時間內,只要有一兩個靠不住的人,就會功虧一簣。想想看得到消息的李建成和李雲李雲吉,立刻會像李淵稟報,同時在玄武門設伏圍攻秦王府再有李淵下詔天下,斷絕京師內外交通,調兵秦王,李世民豈不是就到了走投無路的絕境了嗎,李建成收買浴池敬德和程咬金雖然未果,卻也鬧得沸沸揚揚。

李建成和李世民實力比照

李世民站在勝利者的立場上,自然可以總結批評他的拙劣手法,但是在當時李世民的心情可以說是忐忑不安的,尉遲敬德和程咬金他們嚴詞回絕,這都是明面兒上的事兒,但暗地裡又有多少事是他不知道的,李世民府中會不會出現像王治,爾朱煥那樣的人呢,要知道李世民的心腹之一,宇文士吉實際上是李淵安插到秦王府中的監聽者,這個李世民是知道的,可還有多少是他不知道的,縱觀歷史有多少政變的發動者就是狠狠的敗在了這兩大問題之上,李世又如何才能繞得過去呢。

李建成和李世民實力比照

李世民有李世民的奇招,第一大奇招誘之以利,這一招看起來平淡無奇,李建成不就是用這招,結果失敗了麼,憑什麼你李世民就比他高明呢,李建成失敗的原因在於沒有摸準人的心裡,他不懂人性,自然駕馭不了這些比猴還精的聰明人,這一著棋李世民很早就已經就已經佈下了,從公元617年一直到公元624年李世民長時間在外統兵作戰,幾十萬人馬要吃要喝,錢糧從哪裡來?最開始靠的就是就地征伐,不過這不是長遠之計,進入長安之後有了一個穩定的後方,才能夠源源不斷地為軍隊提供軍糧補給,可以說前方將士的生命,全要仰仗於後方的不斷輸送。

李建成和李世民實力比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