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人說金庸武俠里「丁春秋」影射的是孔子?

辰逸話天下


看過金庸先生小說的人肯定都會對丁春秋這個人物印象頗深,因為丁春秋是金庸小說裡純粹的大惡人,他的惡似乎是與生俱來的,既沒有什麼悲慘過往,也沒有被人虐待,但他就是天生惡毒,卑鄙無恥,沒有底線。這麼一個大惡人名字卻頗有含義叫做春秋,而且他自述是山東曲阜人士,是孔子老鄉。這樣那就不禁有人會聯想了,丁春秋這個人是不是影射孔子的啊。

在我看來,丁春秋這個人物只是作者諷刺一些假衛道士的醜惡嘴臉,而不是針對孔子。

首先來說,金庸先生自己就是個文人,飽讀詩書,通習歷史,也許是在讀書人堆裡處得久了,金庸先生很瞭解讀書人的無奈和短板,當然了也有很多讓人不齒的行為。但是讀書人是讀書人,孔子是孔子,不可混為一談,如果金庸先生還健在的話,有人說他藐視諷刺孔子,我想金庸先生自己也不會同意的。

可以看看金庸先生的作品,除了第一部《書劍恩仇錄》裡的陳家洛是個翩翩世公子書生形象,其他書裡的主角也就段譽是個書生形象,不過段譽是《天龍八部》三主角之一,雖然是個讀書人,明顯卻更偏佛家,說不上是純粹儒家代表。然而就是這個唯一的書生公子陳家洛,種種表現也充分反映了古代書生的弱點,也是廣大金庸迷最不喜歡的男主之一。不知道是金庸先生有意為之還是第一部作品筆法不夠老辣,陳家洛顯然不是一個成功的人物形象,從他以後,金庸先生就摒棄了純書生主角的創作。

第二部《碧血劍》裡的袁承志雖然是名門將後,模樣卻黑黑壯壯,跟書生基本不搭邊。等到《射鵰英雄傳》郭靖出世時,完全就是個鄉下小子形象,字都認識的不多。不過在這部作品裡有個黃藥師形象,這恐怕是金庸小說裡粉絲最多的配角之一,此人離經叛道,最討厭世俗腐禮,但是他對盡忠愛國和至孝至性的書生很敬重。這看起來好像很矛盾,實際上從他身上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端倪:

對拘泥形式的世俗禮教批判厭惡,對真正的大道大義十分推崇。這部作品的主角郭靖成長為一代大俠,所謂為國為民俠之大者,成為金庸武俠作品的主要思想核心之一。這跟孔子儒家的家國思想是不謀而合的,從這也看出來,作者借丁春秋這個人物諷刺孔子顯然是不成立的。

《天龍八部》是金庸先生最宏大的一部作品,在這之前,已經有十分成功的“射鵰三部曲”問世,之前的作品如果說是主要體現主角的光輝的話,《天龍八部》就是寫盡了江湖裡的眾生態:說的隨性一點就是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用古龍先生的話說,那就是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天龍里的人物,除了神仙一般的掃地僧大徹大悟,其他人物就沒有不經歷苦難的,丁春秋就是罪惡人物受苦的代表。

看看丁春秋的人生,從小生的好看,得遇名門大派,修煉上乘武功,一心想著飛黃騰達,卻始終得不到師父青睞,後面勾結師母暗算師父,邪惡的種子已經萌發就不可收拾。最後丁春秋居然開宗立派,招收的也盡是奸佞小人,卑鄙無恥之徒,在江湖上闖下了不小的名頭,不過卻都是惡名,丁春秋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在江湖上耀武揚威,不可一世。

但是丁春秋這樣就快活嗎,我看不見得,最上乘的武功北冥神功始終得不到,弄了個似是而非的化功大法,心愛的師孃也得不到,只能豢養一群吹牛拍馬的小人。最後被虛竹生死符制服,忍受生理上的巨大痛苦,就算之後解除了,也跟廢人無異。這對一個飛揚跋扈不可一世的人來說,還不如死了算了,他後面活著就是遭罪。

作者創作丁春秋這個形象,也許就是想說明,你出生禮儀之鄉怎樣,生的漂亮又怎樣,練成蓋世武功又怎樣,心術不正,道德敗壞,以後還是要受苦,還是要受人唾罵。


一覽眾河小


仔細想想,這個問題還是有幾分水準的,要說金庸小說中“丁春秋”影射的是“孔子”,也確實有跡可循。

一、丁春秋的武功。

丁春秋有一門武功是化功大法,通過接觸把劇毒傳入對手體內,達到消除對手內力的目的。中了化功大法的人,就只能坐以待斃,任人宰割。

要說這和孔子的學說有無相同之處,我覺得還是有的。儒家中有一個供奉牌位——天地君親師。除了天地之外,就是皇帝最大,所有人都該臣服於皇帝。這也是儒家不好的一面,要求你必須忠於皇帝,而當你忠於了皇帝,那麼你就只能任皇帝宰割,不能去反抗,這點和化功大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二、丁春秋門下弟子的法螺功。

這個情節的寫出,是金庸為了諷刺世上的一些無恥之人,有些人專靠吹牛拍馬,謅諛權勢而存活,這是最卑劣最低下的人。丁春秋武功厲害,他的徒弟就奉承他,而當丁春秋被虛竹打敗之後,丁春秋的徒弟立刻隨風轉舵,去奉承虛竹,奉承的都是厲害的人。

在儒學中,君主的地位是超然的,但君主卻不是唯一的,誰是君主誰就會被推崇,這也是儒家不好的地方。

三、丁春秋的出身。

丁春秋咳嗽一聲,說道:“少林方丈言之差矣!老夫乃山東曲阜人氏
,生於聖人之邦,星宿派乃老夫一手創建,怎能說是西域番邦的門派?星宿派雖居處西域,那隻不過是老夫暫時隱居之地。你說星宿派是番邦門派,那麼孔夫子也是番邦人氏了,可笑啊可笑!說到西域番邦,少林武功源於天竺達摩祖師,連佛教也是西域番邦之物,我看少林派才是西域的門派呢!”新修版《天龍八部》第四十一回——燕雲十八飛騎 奔騰如虎風煙舉

這一段情節中,有兩個要注意的地方,一是丁春秋說自己是山東曲阜人,二是丁春秋客居他鄉。

恰巧孔子也是山東曲阜人,一生顛沛流離,也是客居他鄉。

四、丁春秋的名字。

有一個典故是說孔夫子“筆削春秋,述而不作”,孔子把《魯史》刪刪改改就成了《春秋》,在書裡孔子只是集中了前人的智慧,並沒有加入自己的思想。

丁春秋呢,學習了逍遙派的武功,然後又背叛師門,自己卻沒有絲毫創新。

丁春秋的徒子徒孫,也把丁春秋稱為聖人,和孔子的地位是一樣的。

“春秋”二字,又難免不讓人聯想到孔子“筆削春秋”的故事,所以如果說,金庸用丁春秋影射孔子,還是有幾分道理的。

金庸先生已經去世,孔子也已作古千年,再優秀的人也會成為歷史,少部分人能留下來自己的思想,並影響後世,這就已經是很了不起事。

這篇問答寫出來,估計我要被罵,但是網絡時代就是讓人暢所欲言,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想法都不敢表達出來,那就活的太無趣了。


驛城異客憶鄉人


我覺得東方不敗還是影射東方紅,特別是不讀教主寶訓吃不下飯睡不著覺那個橋段


白雪連天射飛鹿


金庸用現代的話說,就是不折不扣的儒黑。

我沒看全他所有作品,但是在看過的幾部裡,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規律。

一、絕世武功多出自道家、佛家,甚至還有伊斯蘭教(聖火令),但是沒找到來自儒家的。

二、小說中塑造的許多最讓人記憶深刻的角色,都是離經叛道與孔孟儒家和傳統禮法作對的。如黃藥師父女、楊過、令狐沖、韋小寶等等。

三、但凡書中出現的儒家人物,要麼是陰陽怪氣的酸書生、要麼是道貌岸然的偽君子,要麼是在旁聒噪指責某某不尊禮教的路人甲乙丙丁,反正形象不太好,下場普遍也都不大好。

綜上所述,金庸借丁春秋諷刺孔子不無可能。其實射鵰中引用的一首詩足以看出金庸對儒家的輕蔑態度:“乞丐何曾有二妻?鄰家焉得許多雞?當時尚有周天子,何必紛紛說魏齊?”(書中說這是黃藥師所作,其實出自馮夢龍的《古今譚概》)


熊貓白黑


怎麼可能,丁春秋的原型,一是戰國時被齊國滅國的宋王,他鞭撻天地,不敬祖宗,讓百姓喊他萬歲萬歲萬萬歲,另一個則是搞個人崇拜的專制者,有哪些人應該心裡都有數


好玩的私塾


郭德綱與丁春秋神似:1,都是門人弟子多,但是都是烏合之眾!2,都是人模人樣的裝宗師!3,對武林同行都是手段卑劣!4,門人弟子阿諛奉承噁心巴拉的也是如出一轍!5都盼著一統江湖!…………………一直想寫個郭德綱丁春秋的文章


南華莊子吟


為什麼會有人說金庸筆下的丁春秋影射的是孔子,這典型的就是望文生義而已,是對金庸老先生的侮辱和不敬。下面來談談為什麼這樣說。

春秋是什麼?

春秋的意思有很多,下面就來說說它在史書的含義,所謂《春秋》在史書方面最早的意思,是先秦時期編年史的通稱。而孔子在前人的成果上也編了一本《春秋》,到後來儒家地位崛起,這本《春秋》的名氣大了之後,就跟著火起來了,到了如今,就成了孔子編寫史書的專用詞了。同樣的還有一個就是《史記》,史記也是古史的通稱,司馬遷編纂的史書正式的名字叫做《太史公》或者《太史公書》,只是後人稱為了《史記》而已。作為飽讀古書的金庸老先生,這些會不知道嗎?若真是暗射孔子,幹嘛不用更單獨性的稱謂呢,用春秋這樣一個稱謂來指孔子典型就是不懂歷史。



儒家在古代真的很正統嗎?

下面再來說說,儒家在古代真的居正統地位嗎?有些現代學者認為的古代是外儒內法,秦始皇定下來的那一套才是古代帝王內在的真正做法。若真是按照孔子的正統願景,明顯是勸人向善。不應該再用法家的思想來約束大家,孔子思想在古代統治者來說,只是一個招牌的居多。所以讓孔子來當古代中國衰落替罪羊這種做法公平嗎?難道金庸老先生這個也沒有看清楚嗎?


其實要去批判某人或者某人的思想的時候,至少應該好好的讀過其思想,理解其所處時代的局勢等等。當年墨子、莊子不就是這樣做的嗎?現在很多人覺得自我覺醒程度高,沒看人家的思想寫的是什麼,就去人云亦云。更不會去設身處地的去想想前人在那個時候為什麼做出這樣的選擇,總帶著所謂的上帝視角來批判,這種做法的結果就是人家可以成為偉人,而不假思索就批判的永遠就只能動動嘴巴而已。所以把金庸老先生想象也是這樣的人,明顯就是對金庸老先生的不敬和侮辱。更別說某些回答裡面什麼東方不敗的影射了,這典型就是架空歷史的無知行為。


淡看天上月


從姓名上看“丁春秋”到底“釘”的那個春秋,是歲月之中的春秋還是歷史上的“春秋戰國”。春秋是四季往復歲月轉換,光陰是不能停存的,能在戰國時留下姓名又有幾人呢。春秋戰國時留下大名鼎鼎之人“孔丘”也,孔夫子推崇了幾千年到底是負量還是正量,是《禮》還是禍害,自有智者會作出判定。而小說裡的丁春秋確實個慾望之徒,別人的財物,別人的老婆能變為己有是件爽心事。吸星大法就如宇宙中的“黑洞”,吞噬一切。任我行、丁春秋們練的都是怎樣邪門的功夫,拿來主義,說得不好聽就是抄襲山寨,任何門派的精華吸入為己用來增強自己。老先生的妙筆之處就在於此,葵花寶典、九陰真經、吸星大法等等,讓人聯想偏偏。


掛羊頭賣狗肉628


有題主的提醒,仔細想想,金庸的武俠,更有墨家風範,對於儒家確有貶抑。

如《天龍八部》中的丁春秋,自以為是,喜歡別人前呼後擁、阿諛奉承,而其名有"春秋"二字,似也暗指孔子"筆削春秋"。

如《笑傲江湖》中的"君子劍"嶽不群,則是"偽君子"的極致,其所作所為,陰險毒辣防不勝防,讓人不寒而慄。

而"書生"的武功,往往很低,如朱子柳、朱聰以及看守梅莊的"江南四友"(琴棋書畫),都只是小角色。

三教九流,金庸的書裡都有描述,名山派別則是書中的主角,儒不儒的倒不明顯。


幽幽南山客


絕不是孔子,,誰被歌功頌德就是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