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海戰,隱藏著3個歷史疑點,至今沒有一個合理解釋

我們都知道南宋滅亡的標誌,也就是崖山海戰,在崖山海戰失敗之後,整個南宋就被元軍給滅掉了。當朝宰相直接揹著皇帝跳到海里面,選擇了自殺,而很多南宋的城市也跟著他們跳到海里面自殺了。10萬多百姓和士兵們為了國家都跳了海,這場戰爭雖然說不能夠說是所有中國曾經發生過的戰爭裡面最慘烈的一個,但絕對是民族氣節最重的一個。崖山海戰中的三個疑點,如果能解開,當初或許不會亡國。

崖山海戰,隱藏著3個歷史疑點,至今沒有一個合理解釋

但這場戰爭同樣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疑惑,時至今日,都沒有人能夠給出一個完美答案。

第一個疑點,為什麼南宋當時的統帥要把所有的將士們都召集到崖山,在這裡和元軍進行決鬥呢?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崖山的位置並不算好,並且它的地勢和地形也不是太有利於作戰。

本來南宋的軍隊都在崖山南邊的海域作戰,他們能夠利用海上島嶼的優勢進行戰鬥,不過讓人奇怪的是,這幾乎是最後的大決戰了,但宋軍卻選擇了一個位置不怎麼好的崖山,難道他們是想要主動投降嗎?

崖山海戰,隱藏著3個歷史疑點,至今沒有一個合理解釋

並且有趣的是決戰的那天,南宋軍隊的方位和方向相反,這樣一來,他們獲勝的可能性就更低了,有人猜測在決戰之前,南宋軍隊的統帥早就想到他們會輸。他們覺得根本無法獲勝,所以才會把作戰地點選擇在崖山,目的讓人們非常震驚,那就是為跳崖做好準備。

崖山海戰,隱藏著3個歷史疑點,至今沒有一個合理解釋

第二個疑點,當初南宋手中可是有20萬軍隊,但元朝進攻的軍隊不過只有2萬人。而且崖山海戰既然是海戰,他們是在海域裡面進行戰鬥的,元軍擅長的是騎術,作戰的優勢地區是草原和平地,海上作戰並不是他們擅長的,而在這個方面佔據上風的明顯就是南宋,但南宋卻是節節敗退。有人覺得是因為南宋的這20萬人是臨時拼湊的,訓練不嚴格,戰鬥起來自然是一片散沙。

崖山海戰,隱藏著3個歷史疑點,至今沒有一個合理解釋

第三個疑點,當時的統帥名字叫做張世傑,他的戰略方案如此奇怪,是什麼讓他下了這麼一個命令呢。要知道,南宋水軍力量強悍,但張世傑的命令卻沒有發揮出來一點水軍的優勢,他讓所有的士兵都在一個狹小的海灣之中擠著,水軍的戰鬥能力,根本發揮不出來。後來他還使用鐵索連橫的辦法,元朝將領直接使用火攻,將400多艘船隻全部燒掉,崖山海戰由此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