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三線廠」變身畫家村,一年迎來十萬人,村民一天做30桌飯菜


上世紀80年代,安徽大別山,隨著三線廠大撤離,留下空空的廠房,經歷數十年的風雨之後,呈現一片破敗的景象。不過三線廠的寧靜很快被打破,從2015年開始,沉靜了30多年的仙人衝迎來80多位畫家。他們大興土木,廢舊的老廠房改造成為自己的工作室,還建起了美術館,曾經被村民放棺材的破舊廠房變成了畫室。

最讓村民意外的是,畫家的到來,讓他們也沾了藝術氣息,房子也變得藝術範,最重要的是每年吸引著近十萬遊客前來參觀,村民紛紛搞起農家樂,最多一天要做30桌飯。圖為村民戚小梅家每天要接待二三十桌遊客。

仙人衝位於六安茶谷大別山腹地諸佛庵鎮的東南部,從霍山縣城出發,驅車近半個小時可達。這裡道路兩旁奇峰羅列、險壁懸崖、怪石嶙峋。圖為仙人衝鳥瞰。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諸佛庵鎮範圍內分佈著很多從城市遷進來的三線軍工企業,如安徽省皖西、紅星、江北、東風四家機械廠和皖西化工廠、皖西醫院等。仙人衝則是皖西化工廠的腹地。圖為三線廠舊廠房上被畫家畫的圖案,讓這裡充滿著藝術氣息。

統計數據顯示,四家三線廠共計佔地20.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達12.5萬平方米,高峰期幹部職工達2萬餘人,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4.15億元,實現利稅9500萬元,極大地繁榮了當地乃至整個縣域的社會經濟發展,一時被外界譽為安徽的“小上海”。圖為仙人衝現在成了畫家村。


到上世紀80年代,三線企業陸續遷出,當時的廠區、廠房就基本保留下來,後來成為小企業和村民寄居地。圖為80歲的熊兆崒和老伴也是因為自家的房子倒塌無處可住,才搬到皖西化工廠的宿舍居住,因為畫家入駐,老人搬到半山腰的一個宿舍里居住。

早在2014年,該縣的畫家見這裡遠離城市喧囂,適合創作和休閒養,於是大膽和當地政府合作,依託現有三線廠房建築,規劃建設核心區1平方公里,打造“畫家村”。圖為仙人衝廢棄廠房裡被老人放了幾口棺木 。

按照計劃,畫家村分三個階段實施,計劃總投資4000萬元,前兩期工程投入2000萬元, 在保持原有自然風貌的基礎上,修建畫家工作室。畫家入駐,當地政府免費提供30年的使用權,畫家自行裝修改造。圖為畫家在畫室創作。不過大部分時間畫家村裡的畫家並不是很多,他們只有在不忙的時候才會回到畫家村。


經過幾年艱苦的努力,畫家村總面積達9.6平方公里,基礎設施和旅遊配套不斷完善,吸引範迪安、楊國新、羅郎、陸靜波等85名國家級知名藝術家入駐。圖為村民在畫家的工作室參觀。這裡村民和畫家很熟悉,隨便可以進入畫家工作室參觀。他們說這還是第一次看到畫家怎麼畫畫。

中央美院、中國美術報、北京南海畫院、敦煌美術院、江蘇畫院等一大批藝術教育教學機構紛紛簽約進駐。圖為碩大的廠房成了工作室,這裡曾經機器轟鳴,後來被放上村民的棺材。

圖為仙人衝的老工廠禮堂已經變成了美術館。

圖為遊客在美術館參觀。這裡常年舉辦作品展,作品全部出自隱居畫家手中。

畫家村的興起,讓這個原本無名的小山村人氣越來越旺。據統計,仙人衝畫家村2016年累計接待遊客6.8萬人次,2017年已成功突破10萬人次,極大地帶動了當地村民脫貧致富。圖為幾名遊客在畫家村參觀。

村民黎紹武就住在畫家村,房子是十幾年前從政府手裡買回來的,“原來村裡一個月可能都遇不到一個外人,現在一到週末來個三、五百人也是正常的如今週末生意好的不得了,收入更是翻了幾番。” 黎紹武原本在外給人跑三輪、當搬運工,利用畫家村裡自家的房屋開起了農家樂。老黎很興奮,後悔當初規模沒建大點。

與老黎隔壁的小夥汪金的農家小院,上下兩層的老式樓房如今變成了7間住宿和5間餐飲包廂的農家小院。汪金在仙人衝土生土長,過去因為建三線廠,家被遷移出去,十多年前從政府手裡買了老廠房後,又搬了回來。圖為村民在做土雞蛋餅,招待遊客。


汪金說:“我十八歲就在外面打工,看到這麼多畫家來了,節假日還有這麼多遊人。現在看到他們家農家樂搞的不錯,就想也搞一個農家樂,在政府的幫助和大家的支持下,我拿出多年打工的積蓄,又找親戚借點、銀行貸點款,湊了30多萬幹起來了。”圖為中午,畫家在自己做飯。

在畫家村入口處,一個碩大的炮彈被豎立起來,一座名為三線軍工博物館正在布展,此外一些民宿和農家樂也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出來。原創作品,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轉載,侵權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