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理解英語思維的?該如何學習?

懶人英語


今天回答一個英語學習的關鍵問題:什麼是英語思維? 提到英語思維,好象總讓人覺得虛無縹緲,無處下手。其實,關於這個概念,是可以講清楚的。 下面,我會從一個關鍵點導入英語思維的探討。這個關鍵點就是“句子”。 在結構化英語中,關於英語學習有三個底層邏輯:

1.\t英語是一門語言,語言的功能在於傳遞信息;

2.\t任何語言,傳遞信息的基本單元是“句子”(不是單詞,也不是短語);

3.\t構成句子的是“角色” (不是單詞,也不是短語); 有了這三個底層邏輯,我們今天探討的英語思維,就是構成句子的方式或規則。 簡單來說,就是英語中的各類角色在構成句子時,它們在句子中的排列方式。

試看下面的例子:

例1 太陽昇起來了。 The sun rose.

例2 我喜歡她。 I like her.

在上述兩個例子中,英語和漢語中的角色在句子中的位置都是一樣的,這表明在構成這樣的句子時,英語和漢語構成句子的思維方式相同,可惜的是,這種情況在兩種語言中很少,即英語和漢語構成句子的規則還有更多的不同點。(結構化英語一直強調學習英語時要對比它和漢語的相同點與不同點,這對我們培養出英語思維至為重要)

下面就來說說這些不同點。

一、句子的構成原則三大層次(見下圖1)

1. 句型

(1)英語和漢語都有5類基本句型:

①主謂句

②主系表句(屬於複合主謂句,系動詞+表語構成謂語)

③主謂賓句

④主語+謂語+間接賓語+直接賓語

⑤主語+謂語+賓語+賓語補語 注:相關例子請參閱《結構化英語語法》

(2)擴展句型

①句子中增加了定語

②句子中增加了狀語

③句子中增加了同位語

注:句子中增加了上述3類角色後,英語的句子構成方式變得更為複雜。

2. 句子的形式

(1)陳述句

①肯定句 在肯定句的五類基本句型中,主系表句在英語和漢語中存在區別,即在漢語中,形容詞或介詞短語可以直接扮演謂語,而在英語中,必須有系動詞。

例1 I am Alex. 我是Alex.

例2 She is beautiful. 她漂亮。(漢語中不需要系動詞)

例3 He is in the river. 他在河裡。(漢語中不需要系動詞)

②否定句

兩種語言的否定句的構成方式有很大不同

漢語是用否定副詞否定,而且只否定動詞。 英語是用否定助動詞,否定副詞和否定名詞表否定。

例1 He did not come. 他沒有來。(漢語中沒有助動詞)

例2 He never does it. 他從不做這個。(這一句漢語與英語相同)

例3 He has no book. 他沒有書。(漢語不會否定名詞)

(2)疑問句

英語的疑問句中,除少數例子外,基本都要助動詞提前。

例1 Do you like it? 你喜歡這個嗎?

例2 What do you like? 你喜歡什麼?

例3 Who will come? 誰會來?

注:在英語中,只有對主語提問時,才會用陳述語序(例3),其它的疑問句都需要助動詞或系動詞(be)提前,而在漢語中,全部都是用陳述語序。

(3)祈使句 兩種語言區別不大,也不是難點。具體請參閱結構化英語句型相關書籍。

(4)強調句 在漢語中沒有專門的強調句型,而在英語中有兩種強調句

It is/was…that…

I do like it .

3. 構成規則

(1)常規語序:即基本句型中的角色地按主語、謂語、賓語、補語的順序排列

(2)非常規語序:即基本句型中的角色的位置會發生變化

① 主語的位置會後移

② 賓語的位置會後移

③ 賓語補語的位置會前移

④ 謂語會前置(這就是所謂的全部倒裝與部分倒裝) 範例見下圖2.

注:在漢語中沒有非常規語序,即主語、謂語、賓語、賓語補語的位置不會變化。

(3)定語的位置

在英語中有後置定語,這是我一直強調的現代漢語與英語的重大區別之一。範例見下圖3

(4)狀語的位置 英語的狀語和漢語中的狀語在句子中的位置不完全相同

例:小明做了這個事。 我也做了(這個事)。 對“我也做了(這個事)”。 英語的表示方法有:

表達1:Ialso did it. (和漢語相同)

表達2:I did it too. (和漢語不同)

表達3:So did I. (和漢語不同)

注:在上述三個句子中,also, too和so都扮演方式狀語,後兩者在句中的位置和漢語不相同。

(5)同位語位置

例1 I can do it myself.

例2 I myself can do it. 我自己能做這個。(英語的第一個例子的同位語myself放在句末,這與漢語不同)

總結

1.“句子”是所有語言學習的核心;

2.句子是由“角色”構成;

3.不同語言的角色在構成句子時,在句子中的位置不相同,這也就是本文重點介紹的語言的思維模式;

4. 句型的學習從三個維度展開,分別是

(1)句型的類別:基本句型與擴展句型 注:在擴展句型中,主要需要了解漢語中的定語與狀語和英語中的定語與狀語在句子中位置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2)句型的形式:陳述句(肯定句+否定句)、疑問句、祈使句、強調句

注1:在否定句與疑問句中,會出現助動詞的變化,這些變化與時態、被動語態和虛擬語氣相關聯;

注2:在句型學習中,需要掌握肯定句到否定句再到疑問句的變化規律。

(3)句型的結構:常規結構與非常規結構

① 非常規結構1:主語的位置

② 非常規結構2:謂語的位置(包括表語的位置)

③ 非常規結構3:賓語的位置

④ 非常規結構4:賓語補語的位置

在上述四類變化中,變化形式最多的是謂語的位置,在英語中,會有如下變化:

◆部分倒裝:部分謂語前置到主語前

◆全部倒裝:全部謂語前置到主語前

5. 在句型中,由於涉及到助動詞的變化,所以還需要重點掌握如下八種主要時態的句型 (1)一般過去時 (2)一般現在時 (3)一般將來時 (4)過去進行時 (5)現在進行時 (6)將來進行時 (7)過去完成時 (8)現在完成時

英語的思維方式,主要就體現為英語構成句子的方式,關於句型的全面學習,請參閱結構化英語句型學習書(2019年,首先出版《結構化英語初中句型學習書》)。


結構化英語Alex


迄今為止,英語思維在教學中一直是一個偽命題,說的多做的少,原因是因為切入的視角不對,操作的方案繁瑣。對思維的定義與定型,完全不是母語方式的潛移默化,無師自通,來得全不費工夫。而是不能入門、難以琢磨、無法參悟的敲邊鼓和瞎起鬨。

各種英語課程現在已經非常豐富,但英語思維這一主題嘗待補充。其實整個的互聯網教育,在英語思維領域,都幾乎空白,作品寥寥。

我們在這一領域耕耘經年,略有心得,於是就有了下面獨立的英語思維,內容原創,迄今為止,網絡尚無雷同。

思維本身應該是一些潛意識的規律,而我們的課程想把它講成一種顯意識的操作,讓每一個後來的英語語言學習者都能少走彎路,直面思維,並能循序漸進,學有所成!

 

什麼是英語思維?

對於思維我們是這樣定義的:

思維就是這個世界的物質生活在大腦中的影像和反映。是生活中的物質及其屬性,運動及其軌跡,對應的空間及時間,在語言表達中排列組合的規律。

所以流動的英語思維一定有凝聚的表象規律。

眾所周知,英語是一種形合的語言,所以凝聚的表象規律其實就是英語思維的具體結構形態。

具備英語思維,需要樹立如下的思維觀念:

運動的思維觀:英語中的萬事萬物只有活起來、動起來,才是真正的英語!

鮮明的時空觀:只有靈活運用介詞才是真正的英語!

形合的語言觀:英語的結構無處不在!

簡明的邏輯觀:英語語言的邏輯結構只有四個!

樸素的方法論:掌握思維,駕馭語言,一定有對應的方法,而且必須簡潔明瞭。

我們有簡單易學的英語思維課程,可以在短時間內讓學習者超越語法,構築信仰,順利底走向英語工具化學習的正確方向,做到用簡單規範複雜,用不變擁抱變化。

課程核心:八個字搞定語法,四個詞掃蕩思維。



極簡英語思維


英語思維是幼兒思維。把句子主幹放前面,修飾詞放後面,這就是從句。因為英語承受不了很多修飾詞放前面。

詞彙也如此,比如壞事,壞放前面,但是英語說something bad 壞放後面了,典型的英語思維。

所以修飾動詞的狀語放動詞後面,修飾名詞的定語也放名次後面,就是英語思維了。

幼兒都是這麼說話的,主幹放前面,修飾的一律放後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