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商業化的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位於福建省廈門市東南五老峰下,面臨碧澄海港,該寺佔地面積25.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1270萬平方米。始建於唐朝末年,稱為泗洲寺,宋治平年間改名為普照寺,明朝初年,寺院荒蕪,直到清朝康熙年間才得到重建。因其供奉觀世音菩薩,與浙江普陀山觀音道場類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南普陀寺”,為閩南佛教勝地之一。寺內明萬曆年間血書《妙法蓮華經》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觀音等最為名貴。

殿前的放生池

夏天遊客頗多,大概是廈門氣候宜人吧

天王殿

後殿門沒開,遊客較少

南普陀寺要比北方的寺院商業化程度低,寺內遊覽無障礙

五峰山

五峰山上開有洞穴,穴內有出家人清修

洞穴外擺有各種觀音佛像,洞內有出家人苦修

舍利塔

夏天到南普陀,需帶虔誠

寺內古塔,帶有北方佛塔的特點

喧囂鬧市中的清淨之地











喧囂與清淨對比

寺前蓮花池,觀音坐蓮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