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縣:黨建引領促發展,產業調整助致富

息烽县:党建引领促发展,产业调整助致富

“價格要比苞谷高出一大截。”日前,息烽縣養龍司鎮高硐村村民鄔忠仁從刺梨收購商手中接過一沓“紅票子”,高興地連聲唸叨。

息烽县:党建引领促发展,产业调整助致富

前些年,高硐村在發展產業上幾經波折,均以失敗告終。2016年,新一屆村兩委班子再次“挑戰”村裡產業結構單一的“頑疾”,瞄準刺梨種植產業,下決心打贏產業“變革仗”。村裡先後組織500餘名村民前往龍里、貴定等縣的刺梨種植基地參觀學習,發動村內黨員先行先試,示範帶動農戶共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回引村內能人洪玉波的公司作為刺梨生產銷售的龍頭企業,實行保底收購,有效保障群眾利益。

息烽县:党建引领促发展,产业调整助致富

高硐村種植刺梨現場

今年,在嚐到產業變革帶來的甜頭後,高硐村黨支部積極發動群眾擴大刺梨種植規模,新增種植面積2400餘畝。兩年後,待高硐村的3000餘畝刺梨全部掛果後,刺梨年產量將達到400餘萬斤,年產值預計約800餘萬元。屆時,刺梨產業全覆蓋的國標貧困戶和低收入戶人年均收入將達1萬元以上,而分紅也將為村集體經濟年增收80餘萬元。

西山鎮豬場、溫泉鎮興隆、石硐鎮中壩等村黨支部紛紛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積極引領推動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大力發展獼猴桃、葡萄、柑橘等產業,2018年全縣完成農業產業結構調整12.91萬畝,其中有刺梨32887畝,葡萄4123畝,吊瓜558畝,獼猴桃、柑橘等其他特色產業9萬餘畝,為脫貧攻堅夯實了產業基礎。

隨著“叮咚”一聲響,電商頁面彈出信息:“您有一筆新訂單。”永靖鎮立碑村村民彭順軍點開這條來自北京的訂單,內容為“臘肉、香腸、折耳根各兩包”。

息烽县:党建引领促发展,产业调整助致富

彭順軍正在處理訂單

隨著一件件農特產品從“線下”走到“線上”,在立碑村上演著一個又一個網絡熱銷傳奇。在村支兩委的共同謀劃下,立碑村改變以往農產品的傳統銷售模式,搭上“電商快車”,以電商發展推進產業調整、脫貧攻堅。立碑村引進貴州老臘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建設農村淘寶村級服務站,為“網貨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搭建好基礎平臺。依託服務站篩選開發“花甜蜜就”“懶剁”等13個網貨產品系列,改造了辣子雞、葡萄酒等6類傳統產品,“手把手”指導村民將農產品變成“網貨”。引進“菜鳥物流”入駐倉儲物流中心,在立碑村形成物流成本“窪地”,吸引周邊網商、網貨等各類要素集聚。成立種植合作社,推進產品貨源本地化,打造冰草、石蓮花、刺梨等精品電商特色種植園。

息烽县:党建引领促发展,产业调整助致富

2017年,息烽縣農村電商網絡零售額突破1923.84萬元,增長率達201.7%。立碑村被阿里研究院評定為2017年度“中國淘寶村”,實現了貴州淘寶村“零”的突破。

“在南山驛站度過的三天,真的‘巴適’得很,我們一家三口不僅體驗了刺激的戶外運動,還感受了豐富的民俗文化。”來自四川的馬先生說道。

息烽县:党建引领促发展,产业调整助致富

南山共享菊園

“南山驛站”是息烽縣黎安——坪上片區農旅聯動精準扶貧項目的一部分。近年來,息烽縣按照生態體育公園、農業示範園區、精準扶貧、全域旅遊發展“四位一體”模式,打造了驛站共享莊園,設有書院、影院、婚慶中心、森林餐廳、卡丁車賽場等配套設施。通過深入推進農旅聯動模式,共發展1000畝南山共享菊園、稻園、果園供遊客觀賞及採摘體驗,完成農民變股東401戶,土地入股1751畝。其中低收入貧困戶16戶,入股土地133畝;農戶入股土地已獲得保底分紅52.5萬元。

息烽县:党建引领促发展,产业调整助致富

苗族蘆笙表演

9月23日中國貴州首屆農民豐收節和第六屆貴陽農業嘉年華活動舉行以來,大批遊客湧入南山田園綜合體休閒觀光,特別是在國慶長假首日,到南山共享菊園賞菊觀景、採摘水果的遊客突破5000人,有效帶動了地區旅遊及服務業發展。

隨著脫貧攻堅行動計劃向深層次挺進,息烽縣全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先後湧現出了養龍司鎮高硐村、溫泉鎮興隆村、西山鎮豬場村、永靖鎮坪上村等先進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中勇挑重擔,展現了新時代的新擔當、新作為。

(貴陽日報築組軒 衣瓊)

主辦:息烽縣新聞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