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男子4歲被拐,父親積鬱成疾去世,22年後兒子回家,母親大哭


22年裡,鄒其秀本來可以陪伴著兒子慢慢長大,享受平凡的天倫之樂,但這一切,都因為兒子的被拐賣,遲來了22年。那一年在福建莆田,湖南邵陽隆回小販鄒其秀躲避城管時,丟失了她4歲的兒子。失子之痛以及漫長的找尋在她心裡積鬱成結,直到2016年4月24日才解開:兒子袁丹找到了他們,回家了。

鄒其秀心中的結,是22年前在福建莆田就開始積鬱在心中的。那時,她大兒子袁丹才4歲多,大女兒慧慧還在肚子裡。“我們在廣場擺攤,看到城管來了,就趕快卷著貨走,再回過去找兒子時,再也找不到了。”2016年月24日下午,50歲的鄒其秀像在回憶昨天剛發生的事,她說,那是1994年農曆11月11日,她在擺了兩年多攤位的廣場將兒子丟失了,事後她茶飯不思,一心想找回兒子,但兒子卻從此像人間蒸發一樣,再也沒有音信。

“說是有輛摩托車矇住了兒子的嘴抱走的。”鄒其秀的妹夫證實,當時在廣場擺攤的有不少老鄉,有人看到鄒其秀的兒子被騎摩托車的人抱走,但也就是幾分鐘時間,大家再返回去找時,卻再也沒有蹤跡。“她像瘋婆子一樣。”鄒其秀妹夫說,事後他們看到駝著大肚子的鄒其秀整天神神叨叨,頭髮蓬亂,不知情的人還以為她是個瘋子。“知道的都說她是想兒子想的。”


鄒其秀說,丈夫雖然跟她一樣著急,但還是安慰她,並陪著她走遍了莆田的大街小巷。因為家中還有一個老母親,找了兒子幾個月後,他們直到春節前幾天才回到隆回老家,後來生下大女兒慧慧後,丈夫又一個人返回了莆田。“他不是去擺攤做生意,是為了找兒子。”

鄒其秀說,後來她又生了二女兒和小兒子,但丈夫一直沒有放棄尋找大兒子袁丹。“他後來幾年身體全垮了。”鄒其秀說,2001年,長年在外找兒子的丈夫積鬱成疾,被確診患了肝癌,但丈夫一直忍著劇痛,直到去世前16天才回到老家。“他就盯著我,一直不肯閉眼。”鄒其秀說,她明白丈夫的意思,承諾丈夫一定會照顧好身邊的三個兒女,也一定會找到被抱走的大兒子袁丹。

他們不知道的是,被拐走的兒子一直待在離他們並不遠的莆田農村“家裡”,直到15歲去廣州打工。“我沒文化,但兒女讀了書,肯定會有辦法找到。”鄒其秀說,丈夫去世後,除了種田,剩下的時間她就一個人在外打工,不僅把身邊的三個兒女送去讀書,也一直沒有把尋找大兒子的心思給兒女們說。


“我不想影響他們學習。”鄒其秀說,她與丈夫都沒有文化,只知道靠自己走街串巷去尋找,丈夫去世後,家裡的頂樑柱倒了,她又帶著三個兒女,尋找大兒子的心思從此就深埋在心中。不過,大女兒慧慧2014年考上大學後,鄒其秀開始慢慢地把自己心思說給女兒聽。“他們現在有文化了,肯定有辦法。”

慧慧抱了抱媽媽,說她很小的時候曾聽爸爸媽媽說過哥哥的事,但後來爸爸去世後,媽媽就再也沒有提過。“我也想找到我的親哥哥。”慧慧說,自從媽媽再次跟她提及尋找哥哥後,她也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麼了。“媽媽太辛苦了。”慧慧說,2015年3月份,她按媽媽的描述在寶貝回家網站登記了找親哥哥的資料,半年後接到了志願者的電話,稱有一位福建的尋親對象與她描述的資料非常吻合。她與媽媽聯繫後,媽媽竟肯定說那就是他們的哥哥。

在志願者的幫助下,鄒其秀於2015年底前往公安機關進行了DNA採樣,而福建的尋親者也在廣東進行了採樣,2016年3月10日,好消息傳來。“對上了。”24日,志願者朱先生仍難掩飾興奮之情,說他與另一名志願者為此跟蹤了近兩年,直到比對成功後,他們才敢將消息告之相隔千里的尋親人。“袁丹2014年就登記了資料,我們也一直在跟蹤,很艱難,也很欣慰。”而袁丹在得知消息後也當即告訴他們要回去看自己的親生母親。


2016年4月24日中午12時許,袁丹在志願者的陪同下從廣州乘高鐵抵達長沙南站,稍作停留後又轉乘至邵陽北站的高鐵。一路上,除向志願者表示謝意,袁丹很少說話。

2016年4月24日,下午3時許,得知袁丹已經抵達邵陽北站後,在家等候的鄒其秀站了起來,除招呼聞訊而來的親戚,她不時站在門口,望著村口的小路凝視。“兒子的床已經鋪好了。”鄒其秀說,22日得知大兒子袁丹要回家後,她已經在家收拾了兩天。

鄒其秀的家還是一座未完工的兩層毛坯房,廚房還是在屋外搭了一個簡易棚,但二樓兒女睡的幾個房間卻鋪上了地板磚,準備給袁丹的房間鋪上了大紅的被褥,拉上了嶄新的窗簾。

“不管怎麼樣,我心裡的結總算是解開了。”鄒其秀摺疊著被子說,之前她已經與兒子通過電話,得知兒子現在已經結婚生子,生活得很幸福,她也為自己當上了奶奶高興。“我想我的媳婦,孫子孫女都回來,一家人團圓,多好。”

或許是多年的鬱結突然一下解開,當袁丹出現在鄒其秀面前時,鄒其秀再也掩飾不住內心的情緒,抱著結實高一頭的袁丹號啕大哭,不過,當袁丹上前扶住她時,鄒其秀很快拉住兒子的手往家中走去,久久不願放開。

袁丹表示,心裡還是挺激動,但不知道怎麼說。畢竟對小時候,對老家,已經沒有任何印象了。“不管怎樣,我希望親生母親生活得很幸福,也會對弟弟妹妹盡到自己兄長的責任。我以後會經常回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